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海绵宝宝》《千与千寻》竟陪伴了我们的童年
《千与千寻》
导演:宫崎骏
产地:日本
时间:2019-06-21
TAG:剧情,动画,奇幻
主演:柊瑠美,入野自由,夏木真理,菅原文太,中村彰男,玉井夕海,神木隆之介,内藤刚志,泽口靖子,我修院达也,大泉洋,小林郁夫,上条恒彦,小野武彦
更新时间:2019-05-31 11:08:19
简介:在她的家人搬到郊区的过程中,一个阴沉的 10 岁女孩漫游到一个由上帝、女巫和灵魂统治的世界,在那里人类被变成了野兽。
明天就是儿童节,但又难免陷入思考:虽然孩子们有属于自己的“六一”,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儿童电影吗?
在影神看来,儿童电影没有上限只有下限:只要是儿童能看的电影,成人也能观看,所以儿童电影是属于全年龄层的电影。相反,涉及暴力、色情、吸毒、脏话等镜头的成人电影则不适合儿童观看。
如今,商业大片集体霸屏,故事内核直指成人,儿童电影仿佛已是成人电影的附属品,逐渐边缘化。之所以给人这样的错觉,是因为大众对儿童电影的认知存有误区,直接影响了成人对于何为儿童电影的判断。
误区1·《海绵宝宝》其实不是拍给孩子看的
当你去影院看一部动画时,家长可能会立马制止:“这么大人了还看小孩子看的东西。”然而,动画片并非就是儿童电影。
普遍印象中,动画片被年龄化,即一些拍给孩子们看的低幼玩意。
《海绵宝宝》是90后的集体回忆,其中一集讲的是章鱼哥因临时加班而把活全推给海绵宝宝,“身在家中心在餐厅”的他仍无法安心度假。乍一看故事主题是劝你善良,而一些网友却认为章鱼哥神经质式的反应与蟹老板这一资本家的压迫有关,是功利社会对人的异化。
此类深层的含义,恰恰是超越儿童认知范围的。
动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里面的内容需由创作者自行填充,所以不能通过形式来认定动画只是给孩子看的。
由于商业市场的主导地位,一些动画专门就是拍给成人看的。《大护法》夹杂血腥暴力镜头以及对现实的批判。更有甚者为了卖票房,宣发将一些明显不适合孩子观看的电影弱化成合家欢式的电影。《白蛇:缘起》中小白与许宣的情欲戏码,直指成人受众。
动画一直都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所以家长在带孩子去影院时,需严谨甄别,合情筛选。
误区2·《小鬼当家》比《千与千寻》更适合孩子观看
因为存在着动画片受众的误区,以至于有些家长会为孩子优先选择动画电影,忽视真人电影。
就拿《小鬼当家》系列来说,片中的小男孩凯文总因各种原因独自与蠢贼团伙周旋,笑料百出,最终击退坏人不说,还获得成长,甚至挽救了父母的婚姻。
最近影院上映的电影《海蒂和爷爷》,阿尔卑斯山下村庄的风光旖旎、祖孙间的真情流露,以及海蒂与牧羊男孩、富家女的友谊,着实让观众感到自然与人的美好。
此类温馨的真人电影更具代入感,让孩子收获意想不到的感动。
反观手绘动画《千与千寻》,尽管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但若过早地接触这部影片,也难免留下童年阴影。
儿童喜欢将动物拟人化,如《三只小熊》中熊爸爸、熊妈妈的设计便是如此,但却很难接受人拟动物化。比如开场父母因饕餮而变成猪的镜头,因这种贬损式的降格,带有对人性轻微的讽刺,从而很难让孩子接受。
无脸男变成庞然怪物在屋内横冲直撞吃人无数,黑色身躯加上神秘面具,更是带有很强的惊悚色彩。
宫崎骏的作品更像是成人童话,为具有一定阅历的观众提供回忆的温床,却未必适合儿童尚未成熟的世界观。但由于其在动画领域里程碑式的意义,依然是很多家长的首选。而这一误区,或许在今年六月中旬《千与千寻》重映时,便可见分晓。
误区3·“第六代”导演拍的儿童片你会让孩子看吗
顾名思义,儿童电影大多围绕儿童视角展开,以拍摄儿童故事为主,那么,有儿童参演,或讲述儿童故事的电影,是不是儿童电影?
提及中国“第六代”导演,反叛、文艺、独立等词语在脑海翻涌,你能想象他们也曾拍过一些由儿童参演,甚至讲述儿童故事的电影吗?
拍摄《东宫西宫》《北京杂种》的张元就曾执导过一部由儿童参演的电影《看上去很美》。环境是幼儿园,讲的也是孩子间的故事,但幼儿园园长被象征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压制者,对孩子们无时无刻进行条条框框地管理。张元以幼儿园的真实状况影射社会现状:孩子被管理的小社会正是成人被钳制的大社会的缩影。
关于孩子的故事,张元还拍过一部《妈妈》,讲述母亲带着自己的智障儿子过生活:儿子冬冬才上小学,智力低下的他屡次受人排挤,但母亲依旧不放弃治疗儿子的希望。
此类电影虽说涉及孩子,但焦点却集中在成人对孩子的照顾上,反映成人社会的艰辛与不易。在电影作品中,孩童只是创作者讽刺现实社会的一个工具。成年人看到的更多是生活的苦难,他们借助儿童来展现自己心中的愤懑与无助,以突显自身的无奈,或对社会现状进行批判。他们镜头下的烦恼,可能与孩子当下的烦恼相去甚远。
假如以成人视角拍摄的儿童电影不再是纯粹的儿童电影,那儿童电影还存在吗?
误区4·孩子拍的电影成人能看吗?
现在AI换脸技术普及,科技平民化,老人孩子都能进行简单地视频拍摄,试想当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孩子能独立拍摄一部电影,那时,是不是就会有纯粹的儿童电影呢?
首先,人文社会学家可能会发声:那时的孩子,还是孩子吗?
马克思曾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因为那是人类最自然的状态,之后随着对金钱、名誉的追求,人的思想越发复杂,不再如儿童般自然天真。当下社会,信息的自由传播导致儿童早熟,童年的消逝让孩子更加成人化,那时候孩子拍摄的电影或许跟大人别无二致。
另外,孩子的电影成人能不能看得懂。之前在世博中国馆的墙面上,看过一些幼儿园孩子的绘画,影神感叹:这孩子前世确定不是毕加索或梵高吗?
成人的世界条条框框,而孩子的世界难以企及。性器官在儿童世界可以是任何东西,唯独没有色情意味,反而受社会思想蚕食的成人接受了“谈性色变”的现状,从而将其视为情色。这时,孩子是否会将思想片面的大人们赶出自己的理想国,甚至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分级制度。
在美国分级制中,PG-13的电影就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凡是涉及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裸体镜头、吸毒脏话镜头,都不能让儿童观看。这也是一个规定儿童电影内容的标准。
聊到这,又回到开篇影神所提出的问题:尽管孩子们有自己的节日,却没有自己的儿童电影。这是一个无奈的、长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话题——任何电影都必然涉及儿童之外的主题。
显然,部分成人类的电影不适合儿童,但儿童能看的电影却面向所有观众,也就是说儿童电影实际上是全年龄层的。这便是另外一种程度下的不公平,儿童的密码尚未破译,儿童的体验却已被剥夺。
庆幸的是,儿童电影中尚存一片纯粹的、未被挖掘的土地,以至于成人一思考,孩子就发笑。
最后祝各位儿童节快乐!孩子们于此徜徉,大人们于此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