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消费了4000万人的善意,所以我必须推荐这片
《涌潮》
导演:康斯坦丁·波佩斯库
产地:罗马尼亚,法国
时间:2017-09-26
TAG:剧情
主演:博格丹·杜米特拉克,尤利娅·卢梅阿勒,Costin Dogioiu,Stefan Raus,Adela Marghidan
更新时间:2019-05-29 12:05:36
简介:故事讲述了都铎和他的家人,他们的女儿在公园失踪后,他的生活被摧毁了。
周口男婴丢失案,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最近出了结果。
案件嫌疑人迫于舆论压力,向警方自首,并归还了男婴。
本该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却在两天后迎来了惊天逆转。
警方证实男婴丢失系家庭矛盾引起的闹剧。
整个事件由母亲策划并自导自演。
更加狗血的是,男婴生父不是现任丈夫,是其母亲婚外情所生。
这次丢婴事件动用了大量公众资源,诸多女明星转发,消费了4000多万人的同情心;
几度登上热搜,浪费了非常多的警力。
带来的恶果可想而知。
而这已不是第一起「狼来了」拐卖案。
去年12月,引起大众广泛讨论的乐清男孩失联事件,也是由男孩母亲炮制。
这些自导自演虚假警情的家长们,都只是拿孩子当道具,泄私愤。
他们根本不会知道,那些真正的失孤父母所遭受的痛苦。
并且严重损害了社会诚信和良知,导致同样的丢婴案情发生,民众不再关注。
所以,今天鱼叔必须推荐这部电影——
《涌潮》
Pororoca
这是一部罗马尼亚电影。
绝大部分观众对罗马尼亚电影都印象寥寥,认为是冷门中的冷门,小众中的小众。
以为全都是这样的电影
但实际上,罗马尼亚电影一直都是东欧影视界的一朵奇葩。
上世纪后期,罗马尼亚曾出产了《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复仇》《重建》等一批带有浓郁社会主义色彩的优秀故事片。
部分影片还被引进国内,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进入21世纪,新一代艺术家们,推出了《四月三周两天》《毕业会考》等一系列直击现实的批判力作。
获戛纳金棕榈,讨论堕胎话题的《四月三周两天》
这部《涌潮》,也是罗马尼亚电影人探索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本片不仅斩获了数十个国际电影节奖项;
更在烂番茄上拿下双料100%的新鲜度,收获了媒体与观众共同的肯定。
有影评人将其形容为一部“狂野又令人不安的作品”。
别看影片的评价逼格甚高,但其核心剧情,是一场寻常的拐卖事件。
主角都铎,是一位典型的中产阶级大叔。
他有车有房,与妻子恩爱多年,还养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被一起突如其来的失踪案击垮。
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都铎带着七岁的儿子伊利耶,与五岁半的女儿玛丽亚,在小区附近的公园游玩。
周末的公园游人如织,很是热闹。
儿子踢起了足球,女儿和其他小朋友们奔跑嬉闹。
都铎则因为有公务需要处理,一边与同事通电话,一边关注着两个孩子的动向。
中途,他去移动餐车处买了杯咖啡。
回到长椅上时,他确认了一遍孩子们的位置。
看到两个孩子都仍待在原地玩耍后,放心地转身朝几米外的垃圾桶走去,扔掉手里的烟头。
就在这往返十几秒的间隙中,玛利亚从镜头的左下角飞奔而过。
这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再然后,都铎就发现玛丽亚不见了。
他叫喊着女儿的名字:
“玛丽亚”“宝贝”“小凯蒂猫”“我的公主”...
没有任何回应。
都铎立刻慌了。
他将整个公园跑了个遍,四处搜寻玛丽亚的踪影。
甚至还赶往湖边,以防女儿溺水。
一无所获。
最终,他不得不接受女儿失踪的事实,拨通了报警电话。
大家光看图片可能意识不到,以为女儿失踪的过程持续了很久。
但其实,从都铎坐在长椅上打电话开始,到确认女儿失踪后报警,整个过程一镜到底。
这是一个长达18分钟的长镜头。
无剪辑,无特效,无配乐。
你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摄影师的手臂,在超负荷工作后产生的抖动。
这种极端写实的拍摄手法,为观众提供了超强的代入感。
鱼叔眼看着从玛丽亚在镜头面前消失,但起初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失踪的征兆,还以往她只是在玩闹。
直到都铎发现女儿失踪,我的心也跟着被揪起,完整体验了这位父亲焦虑到崩溃的一系列情绪。
仅仅片刻的时间,一个孩子就这么消失了。
这种无力与惊愕感让人震撼。
但孩子的失踪,只是悲剧的开始。
在《亲爱的》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通过一场场分享会,倾诉着失去孩子后心如刀绞般的痛苦。
张译的自述、黄渤的泪水、郝蕾的咆哮,都成为影片中最大的泪点。
也打通了电影与现实之间的情感宣泄口。
但此时的都铎,却只能独自承受这种痛苦。
女儿失踪后的几天里,都铎与妻子到处张贴寻人启事。
向附近计程车司机征集线索;
找案发当天同样在公园里游玩的家长们,探寻蛛丝马迹。
除了这些,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等待,无尽的等待。
案发一周后,都铎到警察局询问案件进展。
——阿sir,有线索吗?
——冇...
——目前的搜查有什么进展?
——冇...
——你们派了多少人调查这个案子?
——五个。
——才五个?
——我们警力有限,五个已经算非常重视了。
案发一个月后,案子依旧毫无进展。
妻子再也无法忍受这样消沉而颓废的生活,带着儿子回了娘家。
空留都铎一人,独守这个没有家人的家。
正如片名「涌潮」一样,女儿失踪所带来的伤痛,如潮水一般,持续侵蚀着这个破碎的家庭。
而内心最煎熬的,无疑是没能在公园看管好女儿的都铎。
有个细节值得关注。
案发之后,一家三口来到警察局录口供。
面对警官提出的有关案发时间的相关问题,都铎对答如流,毕竟当时他就在现场。
但被问到早餐具体吃了什么,都铎开始支支吾吾,需要一旁的妻子补充。
到了衣物穿搭等细节问题时,都铎只能描述出女儿的着装类型与整体颜色。
而妻子却能准确说出其凉鞋上的装饰、T恤上的花纹、发夹的形状等细节。
一番对比下来,旁人很容易得出「都铎压根儿不关心孩子,所以才会弄丢女儿」的结论。
但身为观众的我们,已在18分钟的长镜头中洞悉了一切。
案发之前,都铎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盯紧儿女们。
若孩子要去远处游玩,便会要求他们时刻与朋友们待在一起。
自己需要买咖啡时,他会让女儿留在人群密集处等待。
哪怕在发觉女儿失踪后,他依旧保持了一定的冷静,先将儿子交由熟人照顾,再前去寻找女儿。
他已经足够小心,可失踪事件,还是发生在扔个垃圾的十几秒功夫里。
再负责任的父母,也没办法将视线时刻聚焦在儿女身上。
但除了被赋予上帝视角的观众,影片中的其他人却无法看到都铎的努力,大家自然会将玛丽亚失踪的责任都归咎于他。
案发后不久,本就沉浸在痛苦中的都铎,就依次经受了:
岳母的责备;
邻里的嘲讽;
以及妻子的暴怒。
亲友的指责,让都铎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愧疚。
他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精神逐渐陷入癫狂状态。
为展现都铎堕入深渊的过程,导演继续使用大量的长镜头。
动辄数分钟的长镜头,构建出一种绝望的高级形式,它从未展现痛苦,却在一步步吞噬掉你心中的希望。
其中最精彩的,要数最后一幕。
数月过去了,失踪案悬而未决,都铎家破人亡。
他剔光了头发,带上一把大锤,闯入了自己跟踪已久的一位嫌疑人家中。
歇斯底里的都铎二话没说,抡起大锤,砸碎了嫌疑人的头盖骨。
接下来,该找女儿了。
“玛丽亚,你在哪儿?”
客厅、卧室、厨房、浴室...
壁橱、衣柜、冰箱、抽屉...
没有,什么也没有。
更讽刺的是,「嫌疑人」还留存了都铎曾散发的寻人启事。
善良的他,其实也在帮忙留意着玛丽亚,以便及时通报警方。
伴随着激烈的敲门声与楼下的警笛声,绝望的都铎跪倒在客厅中央,大口喘着粗气。
温热的脑浆,正从「嫌疑人」碎裂的头颅中缓缓流出。
画面拉黑,故事戛然而止。
这不是个人的癫狂,而是一场社会悲剧。
拐卖玛丽亚的人,创造了最初的恶行。
而人心之间的隔阂,将恶行的受害者推入深渊,最终催生了另一场恶行。
我们注定无法为都铎的疯狂行径洗白,但必须承认的是,在至亲的生死之前,道德与理性皆已成为毫无意义的虚词。
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受害者的确有很大可能做出违背基本道义的事情。
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就讲述了一个守法公民在女儿被凌虐致死后,以同样残忍的手段追杀凶手的故事。
书中的一句话,即可以完美概括《涌潮》想要表达的主题:
“社会所制造出来的怪物,是无法用人类的力量让他变回人类的。”
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周口男婴丢失案。
男婴母亲自导自演的愚蠢举动,不仅伤害了关注此事的热心群众,还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与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狼来了」效应,则会在无形中降低打拐行动的执行效率。
而一次失败的失踪案调查,不知又会催生出多少「社会所制造出来的怪物」。
可笑的是,当事人亲属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既然人家主动自首送回孩子,就不追究其责任吧,毕竟是孩子的母亲嘛!
好一个经典的儒家式和稀泥,但容鱼叔真诚地问一句:
为人父母,您配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