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太子殿下的疑惑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是和之前不一样的。
草原部落如今已经非常的稳定了,至少现如今这一代人可以说完全臣服于大明之下。
之前那些不满意的人,要么远远的逃遁,要么就早就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选择了向北或者是向西。
之前大臣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大明而言,如今这样的态势确确实实是最好的。
皇宫里的太子正在跟其他大臣商量这些事情,他曾经也有过好奇,为什么朝廷这些年来一直远远不断的进行战争,向北方扩张得到的结论就是如此,那就是如果不能完完全全将那里变成真正的属于朝廷的地方,大明继续强盛的话,那里就是大明治下的一片沃土,可是如果大明日后走向了衰弱,像以往的那些中原朝廷一样,那么那些民族草原部落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再次反叛中原,离开大明帝国的统治。
太子也渐渐的被这一套说辞说服,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朝廷继续北伐甚至向西行进,可以让南北货物更快的沟通交流,现在这样的事情也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北面的规划城还是南面的哈密卫,都是如此。
那里有着大量的商人和货物,朝廷可以收到更多的商税,百姓们也能渐渐的积累起资本,这样的话,让他们的内心安定下来,为大明帝国付出更大的贡献,休养生息,是需要时间的,总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让他们这样进行下去吧。
太子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是的,这些大臣们所说的这些想法在之前他也曾和其他人讨论过,特别是之前陪伴在他身边的那些年轻人,只不过大家都能想象那个意思,确实没有办法仔细的将这些话清晰的明确的说出来。
现如今得到这样的回复,太子可以说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不用相同的方式对乌斯藏地区进行统治呢?”
这是太子的疑惑,当初朝廷其实也是用过兵的,只不过最后确实选择了,相对来说比较和平的方式。
不是大明不舍得在那上面用兵,只不过消耗太大,甚至可以说那个时候朝廷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要让那里成为永久的大明国土。
“那里实在是太远了,就算是如今朝廷的力量都只能长久的用商业来笼络他们那里的力量是现在朝廷难以对付的,不是朝廷做不到,只是除非用真正的战争完全消灭掉那里的上层,可是咱们统治基础太过薄弱。
贸然动武的话恐怕多有不妥。”
议事长齐泰齐大人作为留在今世里最高长官,自然要为太子解惑。
他们何尝不想,只是尝试过数次之后就选择了放弃,如今那里的朱镇长官愿意衣服大明已经是超越了之前很多朝代了,毕竟在之前他们和中原朝代都是藩国关系甚至是盟友。
他也很遗憾,甚至是在座的诸位大臣都更加的遗憾,所以他们也曾想着也许多年以后朝廷能够真正的把那一片土地纳为己有,现如今多多少少只是名义上的,毕竟朝廷派去的官员大多都没有办法占据更高的位置。
太子也没有太过遗憾,反而内心里起了更多的想法,他甚至在想,如果让他主政是不是会更快的将这些事情解决。
不过这样的想法这个时候他是不会说出来的,毕竟自己的父皇还在,不管他做什么事情,多多少少还是要考虑他的父皇。
朝中有这一班能成,但是他们却没有在这个时候解决这个问题,就意味着整件事情会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所以朝中在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是做得非常不错了。
这些年来大明的通讯变化了不少,但是在这种状况下,通讯还是极端不方便的,所以朝廷是不会发布过于详细的秘密,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外作战的军队。
所以不管是往北还是往西的那些军队,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过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做这样的事情。
他们要按照朝廷的大体上的策略行进,然后获得自己的功勋。
大明帝国的军队如今已经是非常完善了,至少不会像之前一样成为某某将军的司军,现在大部分将领都是来源于黄明军事学院同时那些训导官如今也有专门的训导学院。
如常,虽然没有在训导学院担任具体官职,但是在北方大营的训导官,他依然是首位。
北方大营如今能够统治的地方都开始修建军保。
不是那种普通的堡垒,而是相对于来说就像是一座小的城池,墙非常的高大,而且是用的土石与水泥混杂起来修筑的。
上面还配备着火炮,如今大明的火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虽然与之前想象的不一样,但是用来打击草原部落上的探明还是有用处的。
大明在草原部落和草原部落往北的地方,有大量这样的堡垒,里面有着驻留士兵的营房。
朝廷正是因为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保障,所以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在这里。
为大明,守候边疆。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的政策,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大明最高利益在进行着,正是因为建文皇帝朱允文相信那些将士们,所以那些将士们也愿意为整个帝国付出自己的生命。
所以这些年来,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军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毕竟很多人不会因为打仗失去生命,除非那些运气真的不好的现,如今他们不会因为受伤就立马被抛弃,最后死在战场上,只要能够救他们的军中的医院,一直都在努力的救护他们,而这一切的来源都是金狮岭所做出的,那些发展金狮医院,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这一切有不少的钱是借我皇帝朱允文从自己的内库拿出来的,当然更多的也有皇后投在这里面的钱。
虽然之前见过皇帝,朱允文一直努力想把自己的府库和国库分开,但是还是有不少重合的地方,这些年来统计了不少的事情,最终却没有确实的答案。
将士们心里也都清楚,没有办法。
大明帝国和之前的各个朝廷都不一样,就比如大汉在把匈奴打垮之后,依然撤离了草原,最终让草原部落再次壮大起来,最后给中原造成了大量的麻烦。可是如今大明帝国却不一样,他们不会去册封安抚那些草原部落上的人,更多的是直接把他们纳为统治。
建文皇帝朱允炆越来越相信方中愈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只要汉人强盛的时候,那些草原部落的人就会俯首称臣,甚至是把自己放在泥土里那样滴都是愿意的,可是只要中原朝廷一旦衰败,那些草原部落就会不断的抢劫骚扰甚至一路冲关破阵染指中原。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对待草原部落上的政策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就算是那些草原部落上的人认为大明帝国标榜自己是一个仁慈的国家,对待各族百姓都会公平对待,他们也不愿意相信。
但是他们认为他们一定会顾及自己的名声,所以不会做些什么,所以我相信这一套说辞,人现在坟头草起码都有三尺高了,大明帝国怎么会允许那些时刻反叛的人在自己的统治之下生活呢,大明帝国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和大明帝国一起将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美好的百姓,而不是毒蝎蛇狼。
皇帝朱允文也深刻的明白这一点,所以任凭下面的大臣怎样劝说,甚至还有人觉得皇帝不断的移民到塞外甚至是更远的地方,这是不人道的做法,甚至有向昏君发展的意思,所以有不少人还在大骂建文皇帝,朱允文好在如今建文皇帝,朱允文心胸非常宽广,并不计较这些,越是这样就越是证明他所做的决策是正确的,毕竟其他人反对,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同意而反对,而不是因为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文离开京师的这几天开始非常的忙碌,他不仅要从头开始学起,从作为一名楚军作为一名坚国太子,应该做的点点滴滴开始熟悉民生,熟悉军事,不仅要有战略眼光,还要有更加大局的观点来判断所有的事情的正确与否。
这样的事情其实有些难为他了,毕竟他的年纪还不足够大,至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经历过各种风雨,没有在社会上真正的摸爬滚打过。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会放任他让他去民间真正的接触这些事情,所以现如今他学的很是吃力,不过好在身在皇家,从小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事情,这倒是让议事长齐泰齐大人和其他的几位尚书非常的满意。
他们不怕麻烦,这些年来也引导和教导了不少的人,手底下的官员大部分都是由他们教导学习,最后通过朝廷的考核,提拔上来的,对于看人识人还是有一些方法的,太子,确确实实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在这个年纪能够考虑到这些问题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虽然与他们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不过这也是刚开始,以后可说不定。
太子身边的玩伴,此时也都在外边等待他们,自然没有能够与太子在一起向其他重臣学习的机会。
所以一个个都有一些等候难耐,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不少人比较特殊的,有人闭目沉思,有人抬头看天,有人窃窃私语,有人相互讨论。
不管他们是何想法,如今太子已经有了明确的权力,所以当初他们的选择并没有什么错,更何况家里把他们送上来的目的就是如此,一定要在未来的皇帝面前多露露脸不管最终能够捞得多少的情谊,有这一份情谊总比没有要好,更何况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方大人的交情是一门令人羡慕的友谊。
以后这甚至会成为一段佳话,所以他们也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家里,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之前他们可以说一次又一次的撩唠叨着这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最终走到这一步,大明帝国以后肯定是需要这些人的,他们一定会走上重要的岗位,只不过有人会真正的得到未来皇帝的信任,而有人还差一些,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去努力。
“中宪,你说现在他们在聊些什么?太子殿下是不是在讨论打仗的事情。”
毕竟都是小孩子,心性这些年来争争吵吵打打闹闹已经过来了这么多年了,彼此还是有一些竞争的,再加上方中愈如今风头正盛,他们也知道有些人得罪得起有些人得罪不起,可是孩子之间就算是真的,有什么过节也不会闹到家长那里去,毕竟面子上过不去。
更何况他们都知道小方大人不会过问这些事情,甚至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眼里,就算是知道他也不会真正的去做些什么,方家的男人要靠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甚至是受了欺负也得自己找回来,这一点是他们都知道的,在晋中没有谁不知道方家是这样教导自己的孩子的,男的女的都一样。
“如果你真的有兴趣的话,一会儿自己问太子殿下,不用问我,我不知道,也不想讨论这些事情。”
谁都知道这里面有不少人一直都希望着打大仗,他们现在还没有资格去,所以有不少人已经打算考皇明军事学院,当然如果实在进不去考地方的那些军事学院,预备大学也是可以的。
朝廷给予了他们众多的机会,就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把握住了,所以他们都希望能够从方中宪这里获得一些比较重要的情报,毕竟在他们眼中方中愈一定会告诉自己的弟弟,他所知道的内幕消息的,只是他们想错了,方中愈从来不会把这些消息当做谈资告诉自己家里人,除非跟他们有关,否则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的算盘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