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2章 朝廷欲学越勾践
没有人口就没有发展。
曾经人们相信人多好办事,所以不顾一切的繁衍着后代。
所以在那一瞬间积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力量,就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人口红利。
方中愈虽然记不清楚怎样使这个方法更行之有效,但是他知道大明朝廷还需要更多的人。
要想要更多的汉人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更好,那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为整个朝廷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中愈告诉建文皇帝朱允文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人需要大量的人。
“陛下说得确实有道理。这个问题臣已经提到过了。大明朝廷的粮食确确实实在很多地方是不够吃的,主要是因为物种不够丰富。粮食的种类过于单一。所以首先要找到能够在偏远的地方生长的那些主食来,替代一部分大米。”
在这个时候,大米一般在江浙苏一带,中愈记得其实根本不是很清楚,但是早期的话就是有些百姓能够吃饱,而有些百姓却不能吃饱,不能吃饱的也就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那些物产比较贫瘠的地方
太祖高皇帝是经历过那一次饿肚子的时候,所以他对于这件事情还是看的挺重的。
开国之后对于粮食的把控还是挺严的,再加上长治久安这么久了,百姓们都有一些懈怠,只要能吃饱肚子安居乐业就好了,这是他们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是那些能吃饱的地方,粮食反而越多,那些不能吃饱的地方,粮食反而越少。
现在中愈于想要增加人口,增加人口的话,就需要更多的粮食,也许目前看来还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但是以后谁说的准呢,所以对于中愈来说,不管是为以后的考虑,还是现在考虑,他,都希望能够找出更多的作物来替代大米。
不是说完完全全的抛弃大米,不用了,意思是选择一种或者是多种能够在老百姓餐桌上出现的食物。
“虽然朕不是太懂你说的这些东西,但是但是既然这么久都没有突破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建文皇帝朱允文,理解中愈的意思,但是他没有办法对这件事情做出一个他自己的想法。
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张嘴都说到了重点。
要是真的能这么容易解决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某些地方的人还是吃不饱肚子。
况且中愈提到的,要是增加人口那花费的粮食就会更多。
“这个臣还没有想好,不过还是能有解决的,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自然会有充足的粮食,只要有相关的政策,相信还是能够筹措到不少的粮食。臣现在所想的事情就是怎样来增加人口。”
说白了,终于就是一个半吊子,他能想到的情况都是模模糊糊的。
前世有太多的东西,他都只知道一个大概。
所以他只能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来修改自己的东西。叉叉她遇到的皇帝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是一个涉世未深的人。
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他的想法还是比较简单的。
“那你想怎么做?”
对于中愈的想法,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挺感兴趣的,所以这也是他之前一直做的事情,现在也算是在补课吧,两个人都讨论一些。
“依臣看来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口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吸附,让那些边远地区的百姓们归附朝廷。当然全指的是那些不同于汉民族的人。例如塞外,例如西南边境以外的百姓们。”
“那第二呢?”
建文皇帝稍微思索之后就问了第二个问题,对于他来说第一个问题,似乎不是太难。
早在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就有无数的异族人进入大明,向大明投诚。
只是那些人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尊重与认可。罢了
就好比当初宁王殿下手下统领的朵颜三卫一样,虽然他们也在大明的统治之下,但是并没有让汉民对他们得到认可。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就问了另一个方法。
“当然是鼓励生育了,国朝的百姓有很多,但是这场战争之后有不少的百姓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朝廷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尽快的生育小孩,生育更多的小孩。”
中愈说的很是其中脸上也充满了笑容,但是这话听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耳朵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鼓励生育确实是一个办法,但是你这样的话还是回到原先那个问题,吃的怎么解决,人越多吃的就更难解决了。”
“陛下,不必担心,当年越王勾践和大夫文种两人在国内推行鼓励生育,女子不嫁,父母有罪,男子不娶,父母有罪。生一胎者,朝廷有赏,生多胎者,朝廷赏赐更多。如今朝廷还算稳定国库,虽然不充盈,但是想必上钱还是能够拿出来的,只要咱们依据国朝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些情况加以不同的政策想必会让百姓们愿意生孩子。这些孩子再长个十多年,就是大明的栋梁之才。”
“方法确实是个方法,可是这得等多长时间,朕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花费?难道就没有什么其他速成的方法吗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想了想之后觉得确实有道理,当年越王勾践也正是因为采用这样的方法是整个国家人数众多,国力骤增,最后才灭掉了吴国。
如今他是想做大事做成事就必须有更多的人。
按照中愈的规划,这些各种各样的改变,都需要更多的人来操作。
他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为他将这个国家管理好好。
这次的平叛战争中,让他越发的感觉到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太过于匮乏。
整个朝廷的官员们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没有办法做到完完全全的对于朝廷好有好处。
“速成的方法嘛,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回到第一点,咱们大量的的接纳外人,其他族群的人。让他们尽快的变成汉人,两三代之后谁也不会记得之前他们是属于哪个民族的,不过这中间的过程可能就有一些残忍了。”
说是这样说,但是中愈想到不到最后不采取这样的方法,不过朝廷要想向外扩张,大明要想获得更多的领土,这些都是必经的一环。
“行吧,你这个还是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等你准备好了,朕决定开一次朝廷的会议,着众位大臣一起讨论。”
这是同意了,也就是中愈要好好做准备,然后去一一说服众位大臣。
对于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是支持的,但是也知道阻力有多大,毕竟在某种情况来说,他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改变了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祖制。
之前中愈破坏了不少次祖制,也让更多的人对他有些忧心。
现在长兴侯叶耿炳文来到了方府,跟他做了一番交谈之后,也让更多的人认为方中愈,可能要做什么大事情?
如果这些风声传出去的话,恐怕会引来更大的敌视,不过也没有办法,这件事还是要做的,不管中愈做不做,总要有人来把这件事情承担起来。
“还有别的吗?”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晓人才不是那么容易得的,但是要想培养更多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更大的人口基数,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
“臣知晓,国子监那边陈老大人编纂的大明国音,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想必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推广了。臣恳请陛下一定要支持这项措施,让更多的人学习这门语言。让他带着大明的荣光向四处散发。只有读文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朝廷新发的政策就会越来越深入民心,他们懂得道理,自然就不会像以往的那样粗暴的对待朝廷的法令。从长远来看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虽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是只要咱们坚持下去,以后总是会成功的,十年不行就20年,20年不行就30年。大明朝廷有这么大,大明统治的疆域也有那么大。总有一天会让所有的人都说上朝廷的国语,当大家都说着同一种语言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隔阂。沟通起来简单之后就越容易被对方说服讲道理。这也会避免民间的纷争变大。”
“国子监的陈大人确确实实向朕说过此事,他们已经花费了大量的力量走访了民间。当战争还在发生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这一点朕还是挺欣赏的。之前他们在京师附近推广建文数字的时候,朕听说效果还不错。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建文皇帝朱允文这个消息他是知晓的,不仅仅来源于锦衣卫,还来源于其他的大臣国子监的周报中,提到他们已经在京师附近的私塾中广泛的传播建文数字。
这又引起了一系的变化,比如那些记账的记账师傅们。
因为建文数字特别的简单明了,让他们在处理账本的时候,很是方便。
所以倍受他们的喜欢这些数字,也从京师向外面传递着者。
“听你的意思,还想在京师开私塾?”
“是的,陛下,臣不仅希望在京师,也需要在全国各地鼓励那些乡绅们多开一些公益性的学堂。当然,朝廷是要出面的,由朝廷出面建立的学堂,自然收费是偏低的,甚至是免费的。当然目前如果朝廷达不到这种地步,适当的收些费用也是可以的,民间的所办的学校只要在朝廷的监管之下,也是可以的。”
中愈提出来的,也就是后世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
其实这个时候中愈,还没有完完全全的说想要依靠朝廷办理的学校。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朝廷没有太多的钱,也没有太多的精力管。
所以他希望借助民间的力量。
“为什么要区分民间和官办呢?”
建文皇帝朱允文从小老师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所以他对于民间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
“陛下,道理也很简单,毕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承担的起。有的家庭能可以承担的起更好的学校,自然所读的书教的费用也就更多了。当朝廷还不能一视同仁的时候就要考虑众多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可以上学。臣只能建议做一些普遍性的工作。”
“你说的这些都需要钱,朝廷恐怕现在没有多余的钱,在这上面。”
建文皇帝能想象中愈的建议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朝廷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年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如今中愈又想做各种各样的改变,想要花的钱就要更多了。
而且还要编练新军,不仅仅是北方的陆军,还有朝廷想要建造更强大的水师,这些都需要花钱。
“陛下,臣自然能提出这个问题,也想到了解决办法。学校可以有私人来承建,如今朝廷统治下的的商人还是挺富裕的,朝廷,现在只要给他们地位,自然能让他们在这些传播自己名声的事情上付出更多的的东西。朝廷,只要提高他们的地位,他们肯定会心甘情愿的做这件事情的。”
“那怎样监管呢?”
商人要是在办理学校教出来的人,能为朝廷做事吗?
那些孩子可是心性未满的,要是商人把他们教的一个个都成为了油腔滑调,,还怎么治理?
“陛下,商人建立学校朝廷可以给封赏,甚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都没有关系,但是真正的教学还是有朝廷统一审核,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杜绝那样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陛下所说被商人带呈逐利的本性。”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凡事都有一个开端,中愈还是希望从这件事情上来改变大明现在的精神状况况。
总的来说,现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如果不能说服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话,就别说其他的大臣了,他必须获得皇帝朱允文的支持,才能在这件事情上说服更多的大臣,然后在大明朝的改变之中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落实,然后给大明朝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