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天王叛乱
第一百九十二章天王叛乱
如果让李贞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大呼冤枉的,他在武媚娘跟前的确强势不起来,但那是因为那是家事的缘故,因为家中事都是武媚娘在做主的,这一点哪怕是李贞都不能轻易干涉,因此显得略微弱势。
可若是放在公事上,李贞才不会听武媚娘的意见呢吗,反而一旦武媚娘露出想要插手政事的意思,李贞绝对会第一时间制止并且对武媚娘升起警惕之心的——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才华丝毫不下于皇帝的奇女子啊,历史上更是唯一一个以女儿之躯,硬生生的坐上了皇位的女子。
而之所以武媚娘会在后期诞生那么大的野心,就是因为李治后期的时候身体愈发不行,甚至连眼睛都出问题了,不得不让武媚娘替他处理一些事务,结果后来李治的身体越来越差,武媚娘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掌控的权利因为越来越大,以至于独揽朝纲,权倾天下,最终滋生出了野心,在李治死后接连废掉了两个儿子,自己坐上了皇位。
也就是说武媚娘的野心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被环境慢慢的培养出来的,而让李贞感到庆幸的是,武媚娘自从嫁给他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产生干涉政务的意思,也让李贞松了一口气,否则两人相识二十年的感情,李贞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武媚娘——总不能将其废了吧?李贞还真有点舍不得。而且李贞的后*宫组成成分也都是很乱的,一直都是在靠武媚娘震慑,才没有出问题,一旦没有了武媚娘,肯定会天下大乱的。
还好,还好,目前来看,武媚娘可能真的已经习惯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并没有跳出来的意思。
“算了,你也是关心则乱,我们回去吧。”看着武媚娘,李贞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招呼大家一起回去。
“是。”众人这才装模作样的转过身子。
经过李昭这一闹,原先准备好的欢迎仪式自然无法展开,众人也没有心情举办了,只是让所有人草草的跨过火盆,去了一下身上的晦气就罢了。
……
李昭终究是没有躲过一劫,在李贞给他们接风洗尘之后,就立刻被大魔王武媚娘抓起来狠狠的抽了几下屁股,然后被罚面壁思过去了。
看着小萌娃留着眼泪一抽一噎委屈的样子,李贞的心都化了。只是关于这种后院的事情,一项都是武媚娘做主的,李贞虽然有心求情,但武媚娘一个眼神横过来,他立马就萎了,连忙装作去处理公务去了——浑然忘记了他已经将公务全部下放下去,桌面上已经没有一份公务了。
好在长安城的一道讯息传来,让所有人都转移了话题,李昭的事情也就没有人关心了——只是对于李贞来说,他宁可李昭被罚站三天,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这一道讯息的。
因为长安传来的讯息赫然便是皇帝病危,传位于晋王的情报——没错,所谓的天王就是李治,这个在小时候曾经跟在李贞屁股后面追着玩的人,如今也已经长大了,要知道李贞和李治的年龄只差一岁,因此关系是最好的,几乎整天都腻在一起,亲密的不得了,无论是谁得到了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给另一个人一份的。
只是天家无亲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贞越发的璀璨夺目,几乎盖过了所有兄弟们的风采,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成为所有兄弟们的眼中钉。虽然李贞已经竭尽全力的维护兄弟关系了,但却依旧只是维持了一个表面兄弟的结果,但凡是有一点对那个位置有想法的人,都会将李贞当做最大的敌人——反而是那些对皇位没兴趣的人,或者注定坐不上皇位的人,比如李愔和李佑,以及年龄还小的李明里简和李贞的关系不错。
只是这些关系不错的人中,显然是没有李治的,除了他对皇位也很有兴趣之外,另一个原因则是他自觉不论出身(两人的母亲都是皇后,都算是嫡子)还是才能都不比李贞差多少,却被李贞彻底掩盖了光芒,不论是大唐还是外国,都知道大唐有一个注定会将大唐带上更高峰的太子李贞,而不知道他李治……
他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小透明,除非是对皇家特别熟悉的人,否则哪怕是他走出去,也不会有人认出他来的。
这让李治如何能够忍受?要知道李治看起来性格温和孝顺,但实际上也是腹黑的紧呢——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除了他还有蒋王李福之外,一共有十二个都是死于非命的,这十二个中再除去三个早夭的,剩下的九个中可是有六个都是死在了他在位时期啊(李恪、李泰、李愔、李恽、李福、李明),其中除了李泰和李福算是善终之外,其余四个的死因可都是和他有关系的,而且全都和谋反有关,可见他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于是为了个李贞争位,李治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并且化身天王拉拢各方势力,如今他已经拉拢了大部分世家,又获得了佛门和儒家的支持,自觉麾下势力已经不逊色于李贞,再加上李贞马上就要回到长安,便立刻发动了政变,将李世民囚禁在了皇宫之中。
除此之外,他还对朝中进行了大清洗,将几乎所有李贞的支持者都给清洗了下去——好在他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李贞在朝中的支持者大部分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子,哪怕是李治已经篡位,但也不敢轻易拿他们开刀,否则以这些老臣子们的威望,李治别说是刚刚篡位成功,就算是他已经坐稳了皇位,真要杀了这些老臣的话,也很快会被民间给推翻的。
因此哪怕是李治也不敢动这些老臣,而是将他们全部罢免,幽禁了起来,包括与李世民也同样如此,只是在对外公布的消息上说的是皇帝病重,传位于晋王而已,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