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这些天,京城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时传的是沸沸扬扬。
而这两件大事,都与那靖王爷有关。
前段时间靖王爷打猎时遇刺,此事自然也是传的人尽皆知。捉了两名刺客在刑部,但是奈何那两名刺客是口紧相连,据说刑部尚书审了多日也撬不开那铁口,急得是焦头烂额。
而数日前恰出了一个转机,由刑部的一个小吏出手,也不知是用了什么法子,竟是开了那铁口,终让刺客吐出了实话。
千想万想,原来那幕后主使竟是刑部尚书,难怪久审无果。
于是乎,那位叫袁家漳的小吏一夜成了名人,审了刺客,揪了尚书,若无意外,日后就是荣华富贵,得天赏识了。
出乎意外的,就是这第二件事,叫人想起来都遍体生寒。
只听袁家漳刚得意了没两天,接着却不知是怎么得罪了靖王爷,被拖出靖王府打了一顿板子不说,还被处以了极刑。
那天,刑部大堂外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多是得了消息来看热闹的百姓。
大家便是想知道的,前几日还是功臣,就等着加官了,怎么现在又成了阶下囚。
都在猜测着他是因什么事开罪了王爷,猛不防的从后堂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叫之凄惨,喊之裂响,围观的百姓立刻鸦雀无声。
接着又是几下伴随哭喊的呜咽,诡异凄怨,叫人立生了一头冷汗。
看来是在受刑了。
众人想着退开,正巧看了衙差捧了一个漆盘出来,上头盖着块白布,眼尖的一瞧就看见布上正在隐隐透血。
好奇心又聚,不过当衙差将白布猛然一掀,血腥味冲鼻,妇人立捂上了眼尖叫,男人们也被恶心的退后了好几步。
衙差却没当回事,只听得堂上新上任的尚书大人道:“如此秽物,扔去喂狗。”
那衙差果然扬手,一阵血淋淋的飞过,众人纷纷逃窜。
混乱中,果真出现了一只大黄狗,开始围着那污秽之物转悠。
整个京城的人都见证了袁家漳的悲惨,被处以极刑之后就被扔去了大街,后来也不知沦落去了哪个破庙,总之随便一个乞丐都可以欺负他。再接着几天,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了,大概是死在哪个角落了吧。
事情传开的同时,众人对于靖王爷的惧怕,顿时又加了一层。
类似的消息,王府里也尽能听到。
段韶华同样是避不过的,也有些特意的打听。毕竟他是真的见过袁家漳,就像裴靖说的,他也置身其中。
听到事实的当时实在是一震,没想到那时还好端端的一个人,现下却已是残缺不全。
他已变得如此,唯一的路就只能进宫了。可同时他又是罪人,若能得活,宫里的人还不知会不会要他。
这样的人生,比起自己还要艰难数倍。
段韶华攥着拳头,刹那间在发抖。
无声无息中,他实在觉得害怕。
裴靖阴情不定,喜怒无常,翻脸无情。之前的多少认知和形容,都比不上这一时的深刻。
猜破了心思也不懂,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算计着什么。
那封血书上已经如愿以偿的被加了靖王爷的金印,本该十成十的放心,这一刻却又被卷了上来。
对这位靖王爷,实在不知该怎么信任。
日子依然在过,却是一天比一天提心吊胆。
裴靖依然时不时召他陪宿,每次段韶华都尽量把自己当成个哑巴,无论怎么折腾也咬紧了牙不开口,日夜下来,唇上是加了一道又一道的血痕。
偏却不知,他越沉默,裴靖就越发了狠的想折磨他。两个人就像斗角力一般,结果是两人都不肯认输。
如此的度了数日,段韶华已经有些神思恍惚。
只是在满府之人看来,足见的就是王爷的确是疼宠这位段公子。
经历的一场遇刺,倒成全了这位段公子,可真是因祸得福。
段韶华对外人的想法只觉可笑,他有苦难言,能言也是不得,每一日都在浑浑噩噩。
唯有意外的,越了深府而来,好消息来临的总是叫人措手不及。
这日段韶华同样是陪了宿回来,步履蹒跚中,满身满脸尽是疲态。
总算是等到裴靖上朝去了,又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只觉得身上的每一块皮肉都好似被车轮碾过,等不及的就想好好补一觉。
东儿早已准备了热水热茶,段韶华洗梳过后正准备更衣,神思懒散的,却突的听到门外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明明是白日,总遮着门做什么?”
除了传话的小厮,这地方几乎就没有其他人来了。猛不防听了一句,段韶华下意识就是愣了一瞬。
这声音听来好生熟悉,可一时就是没反应过来。要好一思虑,才晓得是谁。
那一瞬间的大喜,段韶华立刻站起,仿佛是浴火重生,一身的懒散抖尽,大步打开了门。
一袭阳光立透了进来,展现在眼前的除了一欣长的身影就是一抹温笑。
面如桃花,人若美玉,无暇公子。
信若元着了一身长衫,慵懒闲适的站在院中,反复摇扇,面上擒着一丝笑,借着和风暖阳,说不出的温暖和煦。
段韶华其实已等了他许久,这时再见,说不出的惊喜。任何疲惫似乎也随着他的出现一扫而空。
静静的看了他一会,似乎是喜过了头,段韶华张了张嘴,竟不知要说什么。
信若元也不催促,抱着双臂笑看。
好半响才终于反应过来,立迎了几步,“信公子。”
信若元点了点头,极其快速的扫了一眼他的院子,“当真是个清净的好地方。”
段韶华心里有些便扭,半垂着头,“信公子怎么知道这清净地?”
信若元还在环顾着院子,“我本就是靖王府的常客,找一个认识的小厮也就行了。”
自然是,段韶华险些忘了,信若元与裴靖本就有交情。不过此时此刻,裴靖恐怕还在朝上,他也不该挑着这时候来。
看到他,虽然第一时间就想开口问及宝丫头一家,但好歹上门之客,也没有让客站在门外说话的道理。
段韶华稍稍微侧身,“信公子可要进来坐坐。”
信若元自是笑着点了点头。
东儿见有来客,虽觉不妥还是听话去冲了水,沏了茶,招呼信若元坐下。
俩俩相坐,一时竟也无话。
段韶华想了想,终是忍不住,看着信若元的笑,慢慢开口。
不过他刚吐出几字,信若元已像知道了什么。一手往桌上一放,笑道:“不必担心,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得了他的肯定,段韶华高悬的心也算放下。与之相涌的,就是一股感激之情。
“那!”段韶华微微镇定,“他们可好?”
信若元点了点头,“他们决定先去乡下老家住一段时间,离了这京城喧哗,去过些简单日子也好。”
当初来到京城多半也是为了能替宝丫头寻个名医,现在,似乎也没有多留的道理。
听到离开心中总有几丝惆怅,但反之,也是好事一件。眼下他们离开京城,寻个安静去处也好,免得有一日再添是非。
段韶华郑重起身作了一揖,满心满口的感激,唯也仅能几字代替。
信若元笑着受了,又看他道:“只是那宝丫头,临走前哭喊着就想见你一面。”
听得这句话,段韶华慢慢低了头,只想自己还有何颜面去见他们。
但是屏之,还是要对信若元千恩万谢。
“信公子这次出手相助,段某实在是感激不尽。日后若是有任何需要段某出力的地方,一定万死不辞。”
“别别!”信若元打开他那把标志性的折扇摇起风来,“这话说的可是严重了,万死不辞,猫也只有九条命罢了。”
他打趣着,反让段韶华更不好意思,搓了搓手,寻了些话说。
许是说了太多表示感谢的话,信若元还真努了努嘴道:“其实,我倒真有一事要请帮忙。”
段韶华听了,当即道:“信兄尽管请说。”
信若元“唰”的一把收了扇,忽而正色道:“我前些日子又去了雪宇楼一趟,亲点了新的第一琴师,可是细下听来,与段兄你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说完就含笑看他,来意明显。
段韶华听得明白,听他一说也不由自主想起未进王府之前与信若元在雪宇楼谈琴品酒,那时的日子好不快活。
他是爱曲之人,他是爱琴之人。
回想间,段韶华也不禁觉得心思开朗。他本就是琴师,每日靠着普琴弄曲生活,只是来了这靖王府,所剩的用处似乎也有陪宿之用了。
信若元提此要求,其实也是成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