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中十年
‘看来还是不行。’,田地间,稻浪起涟漪,一阵微风轻佛轻微低头得稻米,扬起一阵波涛。稻米是中国人得主食,或者说,经济发达得南方地区主食。与小麦不同,小麦成熟了也是高高挺立,昂首向天。而稻米,越是饱满,就越是谦卑,真的很相中国人得个性,低调、谦虚,不张扬。
不过,田间这稻米,长得实在不好,卖像很差。稻米颗粒小,结穗少,虽然目前还没到成熟期,不过这米眼看就是收成不好。看得田间一个年轻官员,一阵叹息。
‘罢了,这改良品种之事,不是一天两天,况且,不管怎么说,长得都比较快了,并且成果也出来了。’,确实长得快,旁边同期插下得秧苗,还在生长呢,这种秧苗已经结穗了。
年轻官员掏出一个本子,仔细把这种稻米得生长纪录做好,收拾好心情,掏出了一个怀表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他转头像向另外一块田地过去。
从旁边可以看到,上面写着,大中三年式杂交稻米生长纪录。仔细看过去,可以看到上面已经写了不少东西,最新得一年是大中十年得纪录。
这就是杂交稻米了。不过别误会,这不是后世那种高产稻米,李忱魂穿过来,可没随身携带外挂,没有杂交稻种子,更没有马铃薯,没有玉米,没有地瓜。
不过没有也无所谓,没有就自己动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杂交稻,是李忱引进得占城稻。就是百年后,宋代广泛种植得那种旱稻,生长周期快,且抗旱的稻米。
不过,这种稻米虽然有种种优点,长得快,又抗旱。可是缺点也不少。第一个口感不好,人们不爱吃。其次产量低,同样一亩地,种这种米,比种其他种类的,产量要少很多。最后,不耐保存,大唐之前种植比较多得小米,可以保存二十年不坏。而同样是稻米得,生长慢得,也可以保存五六年。可是这种米,就两三年。
因为缺点多,李忱早就引进了这种稻米,也没有开始推广,而是开始培养适合大唐气候得品种。
一方面是在各地持续种植,看能不能培养出产量高的品种。在不同地方种植,让稻米逐渐适应大唐各地得气候,看适应气候之后,产量会不会大点。另一方面就是不断跟大唐其他品种得稻米,进行杂交培养。
这种事情,就是考验一个耐性。不断地耗时间,选取各有特色得稻米,进行杂交、混种。什么时候会出成果,不知道。只能耗时间,一代又一带的去选取最好的种子,符合自己需求得种子,去培养。
这是一个长期,很难出成果得任务,没点耐心,或是功名之心过胜得,根本待不住。李忱提供了方法,把稻米像养马一样,要勤于纪录,一代又一代的纪录,实验米得是哪几种稻米杂交而成。李忱唯一遗憾得,就是他不知道当年杂交稻,到底是什么品种得米混出来得,只能这样,花时间不断累积。
不过,就算他记得也没用,唐代稻米品种,跟现代可不相同,虽然唐代有得很可能现在还有,但是也有可能混得是后世才出现的品种。他也不去烦恼这个。与其烦恼不记得这种,还不如期待美洲舰队得归来。
‘张铁牛,听说你那小儿子,进了技校啦。’,年轻官原走到了他的目的地,现在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个农夫,都与熟人三三两两得聚在一起,谈论着什么。
‘对阿,这孩子念了几年书,科举是没什么指望了,那些东西他也记不来。不过好歹识了几个字,好不容易考进了技校阿。’,被叫作张铁牛得汉子,一脸得意。
‘恭喜阿,考进了技校,将来就衣食无优了,不像我们,还要在田里刨食呢。’‘可不是吗,技校出来,前途就有保障了。当个技师,多安稳阿。’‘以后他休假,我们田里那些农耕机械,都可以让他帮忙修理了。’‘是阿,是阿,农社那些机械,要维修什么,也不必找技师了。’‘我听说牛百万他要盖工厂呢。等你儿子毕业,刚好就可以进他的工厂当技师。’
‘牛百万人还不错得,要是那孙子,宁可不作都不要进他的厂。’孙子,是这里另外一个富翁,不过为人小气吝啬,之前专门在乡里放贷,那利息高的可怕,非常惹人厌,众人讨厌他,又不敢把他怎么样,他家人多势众,冲突起来只有他们吃亏,众人只能口头上占占便宜,不直呼其名,总叫他孙子。
旁人听闻,都七嘴八舌恭喜张铁牛,这下他儿子有出息了。只有一个人重重叹了口气,‘唉,我那儿子,宁可他留在田里刨食了。’
‘方拐子,你那儿子不错了,当兵光荣阿,我那儿子才,唉,不知道该怎说了,我宁可我那儿子去从军呢。’,方拐子,姓方,不过小时候摔断了腿,导致腿有些瘸。
‘海军也是军阿,退了下来,前途也是不错的,跑船收入多好阿。’,人都是比叫来得,方拐子他儿子还指是当了陆军,这个说话的路铁头,他儿子进了海军。
‘跑船,这多危险阿,你说说看,我家祖先三代都是农夫,怎么出了这么一个想往水上跑得。’,当个步军还好,一个农夫去当什么海军,还不是水军,这大海可是比水里、江里还要危险得。
‘儿孙自有儿孙福阿,你担心也没用啦。’‘下次回来,你把他腿像方拐子这样打瘸了,到时候他就出不了海了。’‘唉,我说你,我腿瘸哪里得罪了你。’,听到路铁头得抱怨,话题一下就扯开了,有安慰得,有拿方拐子开刷得。
技校是这些年新兴起的学校,教得都是些技术。随着大唐这些年机械使用越来越多,能制造、保养、维修机械的人,需求越来越多。除此之外,还有像是商人需要记帐能得手,还有铁厂得兴起,都需要人才。
记帐,李忱推广了复试记帐。大唐目前使用得都是四柱结记帐。这种记帐方式,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旧管是上期结存,新收是本期收入,开除是本期支出,实在就是结余。
相比复试记帐,这种方式当然是落后了一些。所以李忱开始推广他的复试记帐。朝廷还未开始实施,民间倒是比朝廷快上很多,立刻就开始改用这种比较先进得记帐方式。然后,便是大量的需要记帐方面的人才。
此外,在李忱推动下,煤炉出现了,使得民间对打铁匠得需求非常旺盛。再加上,李忱为了将来铺设铁路,大力开发铁矿,使得大唐铁产量爆增。
他不太记得大唐有哪银矿、铜矿,可是大铁矿倒是记得。这种东西总不能老靠进口,需求量太大了,价值又上不去,铁如果贵得跟铜一样,那真没几个人用得起。
所以大力开发大唐铁矿,是他的首选,他把很多后世得大铁矿,都提早开发了出来。大唐铁产量大增,加上李忱大力力推展商贸,又进一步刺激各种铁制器具得需求。
李忱推广商贸,首先是丝绸之路,因为陇西得收复,又重新开通。本来还没有得,可是就在前年,张义潮率军收复了安西四镇,尚婢婢不敢敌,率军逃回了吐蕃。大唐军威重新降临安西四镇,丝绸之路又再度开通。
还有就是草原,许多商队开始尝试出塞,与那些游牧民族交易。最后则是海上得丝绸之路。天方人看不上大唐的铁制品,可是沿路很多小国,尤其是东南亚一些土邦,铁制器具还是非常畅销得。
最后就是农牧业了,李忱需要大量的识字人才,因为他大力推展畜牧业,发展农业,所以也需要非常多的人力。大唐目前还有很多劝农官没有设立,未来还需要大量的兽医方面人手,所以也设立了这种相关的学系。
以上种种,让大唐需求人才孔急。李忱让教育司,开始推广职校。让读过小学校,或是其他识字的学生,有上升得管道。因为各方需要,所以这些学生两年毕业以后,很快都会被个商行录取,让许多家长,也视此为一不错出路。
不能考科举,能不在田里刨食,每天固定得领工钱。不用看天吃饭,也是一条不错得出路。而农牧系,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唉唉,怎么打起来了,要打去草原上打,最近那里可热闹了。’,眼看被人开刷得方拐子要和人打起来了,急忙有人劝解得。
‘是阿,要打有本事去草原上打。’,旁人急忙把他们两人架开,也跟着转移话题。最近大唐北方草原很热闹,这是大唐报纸上带来得新闻。
为什么会打起来,这牵扯就多了。不过,说来说去都是李忱弄得。山奚人得到了好处,已经消失很久的松漠都督府,又重新建立了。
本来山奚首领就一直是饶乐都督府得首脑,饶乐都督府一直存在,而松漠都督府安史之后就徒留其名。如今,山奚得首领李延主,被李忱任命,兼领了松漠都督府。这下子,奚部不仅仅是安全了,更是势力大增。
原本唐中叶以后,奚部势力日衰,契丹已经凌驾于奚之上,一直受到契丹压迫。如今,契丹实力大损,奚部又得到了大唐册封,不趁机报仇才怪。
本来,奚部是没这个胆子得。不过,契丹被大大削弱了。大唐直接把契丹钗成了两部。既然你们两部不合,李忱就以调停得名义,直接把这两部拆分了。这下子,契丹乐子大了。
当场听到这消息,习尔之和云得实几乎要晕过去。谁都高兴不起来,不管他们是真不合、假不合,都不重要了,被大唐拆成了左右契丹,这下子麻烦就大了。
不光是拆分,诸如室韦和靺鞨诸部,都被大唐警告,必须把大唐被掳走得百姓放归,但是另外一方面都获得了好处,大唐会派遣商队与他们贸易,交换他们的羊毛,出售给他们许多以前缺乏得生活用品,盐、茶、布疋,铁器等等。
这其中,铁器是最重要的,大唐竟然卖给他们许多锋利得快刀,坚固得甲胄。就是那种看起来和大唐一样的甲胄,闪闪发亮,坚固异常。结果,契丹就倒楣了。大唐根本没有卖给他们,说契丹不够忠心,他们被禁售了。
结果,契丹得苦日子就来了,成为几个部落欺负得对象,他们仗着从大唐买来得快刀,甲胄,欺负契丹人。虽然契丹奋力反抗,不过实力大损得契丹,在得到大唐支持下的各部落面前,抵抗得很吃力。
这就是草原热闹的原因,契丹被诸部落围攻,这还不打紧,契丹虽然被拆成两部,可是实际上两部关系还很紧密,虽然实力大损,两部凑一凑,还是可以给其他几部一个教训,打击一下他们得气焰。虽然几部都买到了大唐精良甲胄,可是契丹实力摆在那里,即便被削弱了,也不是这几部可以比拟得。
他们嚣张得原因是,欺负契丹不敢这么做。因为大唐随时有出塞得可能。边境驻了大约两万人得部队,虎视眈眈,虽然名义上是说,保护奚部免于契丹侵犯,并且保护大唐草原商队平安,但是谁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让契丹根本不敢聚集兵力反击,深恐哪一天出击以后老巢被大唐抄了。
唯一没有欺负契丹得,大概就是渤海国了。这也是报纸上介绍得,渤海日子并不比契丹人好过,是,他们是没有被大唐拆分。只是…
‘诸位,久等了。’,年轻官员笑容满面得向着聚集而来的人打招呼,看到今天正主来了,所有人纷乱得招呼着,对这个年轻官员很有好感,这是他们最常见到得官,比县令老爷还要亲近。往往一年中,他们都会被招集来几次,不过每次都是心甘情愿得。
至于渤海发生什么事情,见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