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三节 令人匪夷所思的世代使命
p> ……………﹌﹌﹌
.
我并不相信这世上真有什么鬼力乱神,只是在听到阿月婆婆说起十里桃林时有些莫名的触动,但不知这触动具体因何而起,回去想了许久,所能想到的就是几个月前为了得到夏氏那块临海商圈地皮,有意接近夏夫人而参加翰轩雅社画展时,无意间在偏厅看到的那副巨大油画。
.
这幅画目前就在我C市那套公寓住宅的客房里,它是经由安东尼之手,名叫《绯色荼蘼》,画的就是绵延十里的绯色桃林。我记得当时看到那幅画时,就有种特别触动,尤其当安东尼跟我解释这幅画的寓意,他说:开到荼蘼花事了,绯色荼蘼指代末路之美,而桃花是寂寞的花,所以百花中就数它开的最为灿烂。
.
只是归根到底,还是说不出自己心里那一层特别感觉从何而生,最后自己也不愿多想,听听就算了,何必较真。
.
走过阿月婆婆时,发现她苍老浑浊的双目正直直盯着我看,我愣了愣,虽生性冷淡,但出于一个晚辈的礼貌,我还是朝她点头微笑,问候了句早上好。见她没什么发应,我也没再有什么表示,绕过她打算到村外边走走。
.
“年轻人,你回来。”身后突然有人叫,我回过头看见坐在村头的阿月婆婆正朝我招手。
.
我有些迟疑地手指着自己:“您是在叫我吗?”
.
她点头,继续朝我招手:“回来,小姑娘,你回来让我瞧瞧。”
.
总觉得今天的阿月婆婆有些奇怪,我原地轻皱眉,犹豫了会,朝她走去。
.
“您叫我……有事吗,阿月婆婆?”我站在她跟前问。
.
“来,凑近点,婆婆眼睛不太好使。”她朝我伸手,我应声又朝她走进了几步,顺带把腰弯下去离她更近。
.
她布满褶皱粗糙的手仔细地摸着我的脸,浑浊模糊的眼更是一寸一寸将我细看过去,这种感觉很怪异,但我惊奇地是今天阿月婆婆看我的眼神。她眼睛虽然依旧浑浊但目光却是清晰,我心想:难道这阿月婆婆的痴呆症今天好了?而她接下的话,几乎让我打消了这个想法。
.
老婆婆满目苍夷,凝视许久才悠悠感叹:“真像啊,小姑娘,你长得可真像我祖母跟我描述的女神仙,你就是……我要等的那个人吗?”话到最后,她浑浊的眼堆满期许,隐约闪动着水光。
.
我一时怔住。
她祖母?那该多大?——女神仙?
我笑得有些无奈:“阿月婆婆你认错了,我不是什么神仙,更不是你要等的人。”
.
听我这么一说,她浑浊的目光闪现一丝迷惘,思索许久,才嘀咕:“你……真不是我等的人?”莫名的,我看着她眉宇间的迷惘和隐约失望,心有些揪紧,刚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突然见她眸光一动,又亮了起来:“我记得了,你确实不是我要等的人。”她颤着手激动地抓住我,说:“你就是让我仡楼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等的人,你就是那个女神仙!”
.
“……哈?”我想我是被这个脑子不太清醒的老婆婆弄得有些蒙了。
.
“你跟我来。”说着,她抓起我的手,步履蹒跚就往村子里走,对方是过百的老人,就算是我外婆在这都还得叫声阿姨,我这会是想拒绝都怕挣手太用力伤了她,只能无所适从地跟着她走。
.
一遍遍解释,我真不是什么神仙,跟她等的人更没什么关系,可她压根不听我的,自己也在那说什么:她仡楼家世世代代住在这村子里,当初女神仙救了她的祖先,她祖先为了报恩就应下了女神仙后来的请求。女神仙害怕她们这一脉会中途断掉,就在初代先祖身上种了长命蛊,这蛊世世代代可以延续,但只能在女性身上生长,所以仡楼家的女人都可以活过百岁,传到她这一代已经整整第二十三代了,她是从过逝的祖母身上接下来的。
.
我听在耳里觉得慎得慌,还有种无可奈何的挫败,难道人老了,脑子糊涂了都会变成这样吗?故事倒是编的蛮全的,听得出这个女神仙想的还满周到,只是不知这阿月婆婆从哪本书上看来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以前在城里听人说城乡观念差别大,就迷信这一条乡下人就严重许多,那时还没觉得,现在一对比,不信都不行了。眼下都什么年代了,哪有神仙啊,可我又不能跟一个得了痴呆症的老人较真。
.
听她说传到她都二十三代了,而每代人都能活过百岁,即便考虑上每代人的年龄差,时至今日算起来,少说也有上千年了吧?
都能赶上高中时看的神话剧了,只是我还有疑惑:“时间跨度这么长,能保证每一代都能生出女儿吗?”
.
糊涂的阿月婆婆,清楚地回答道:“这一点女神仙早就想到了,她说她能用术法立下血咒,保证仡楼家每代都能有女孩诞生,直到她等的人出现,或是有一天,她的转世现身,这血咒才算终结。”
.
我忍住要笑的冲动,因为这老婆婆故事讲的实在太认真,想起容妈说早些年他唯一的儿子都病死了只剩下一个孙子,突然好奇问:“我记得阿月婆婆您没有女儿,也有没有孙女。”
.
老婆婆一直前走的步子突然顿住,还好我停的快,要不就撞到她了,她犹疑了一会,幽深的眼眸有些飘渺地抬起不知望向某处,过了许久,才感叹说:“你说的没错,我本以为……我这一代要辜负祖辈所托——”说着她回头看了我一眼,慈爱地笑了笑:“还好你来了,要知道再过半年我就要满百岁了。”接下来半句她回过头说,我没听清,不过按她话的意思不难推出,她眼下是认为我就是那个女神仙的转世,这下,我是欲哭无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