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 目标星辰大海
李不弃一直在思索为什么自宋以后不但汉族在军事上衰落了,而且在经济、文化上都开始失去了领先的优势。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事儿以前李不弃也思索了很久没有答案,但是想起了和范大神一番谈话,想起了大宋文官做得那些事,说的那些话突然顿悟了。特么的原来毛病就出在这帮文人儒士身上啊!就是这帮人彻底把中华给玩儿坏了!
汉唐和宋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李不弃感觉就是儒生为主的文人集团彻底占据了统治地位。
文人集团具有统治性优势了,躺着都能过好日子,还需要为了和其他集团争夺领导权不断推出最优秀的人物,吸纳新鲜血液,适应社会发展吗?还需要不断清除内部的污秽保证先进性吗?还需要拼死拼活去做事表现自己的能力吗?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种事傻子才去做。相反他们在肆无忌惮地傲娇,怠工,贪污,搜刮百姓。
当然文人集团也看到这个集团掌权完全来自于偶然性,来自于出了一个脑残的宋太宗,所以他们的地位其实非常不稳固,因此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保卫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把皇帝培养成猪一样的存在,还时刻惦记着把天下所有人也都教育成猪。他们让无论皇帝还是百姓都相信了“大宋不杀士大夫”,但其实无论是宋太祖还是宋太宗都是杀过贪污的文官的。
这个手段李不弃不得不佩服,仅仅是不到八十年的历史啊,李不弃随手翻一翻当朝的各种记载就可以找出一大堆的大宋皇帝杀贪官的事例,可是这帮文人竟然凭借着红口白牙就把历史颠覆了。至今“大宋不杀士大夫”已经成了政治正确,无人能够挑战。
实在太可怕了。在宋太宗的纵容下,仅仅几十年的时间,文人集团就给全天下的人洗了脑,把文人集团打造成一个超然的存在,法律对于他们完全不适用。就连范大神这样才智一流的人物也对此没有任何违和感。
但是更可怕的是文人的追求还不止于此。在不久之后,他们终于通过程家兄弟打造出了终极武器“儒教”,把孔夫子打造成一尊与天地道德分庭抗礼的神,自此他们便成为了神的代言人,彻底获得了神职人员的身份。
只有他们才能解释神的旨意,皇帝只有获得他们的认可才能获得“神的认可”,才能具有统治的合法性。这下连皇权在很多时候都无法与他们抗衡。
至于他们怎么扼杀了中华积极向上的文化,请看中世纪的欧洲。
一下子李不弃认为自己彻底明白了中华衰落的原因,于是校场上一大堆人惊讶的看到李不弃在房顶上哈哈大笑起来。
好在李不弃不是什么狂放的人,笑了一会儿赶紧从房顶上下来,免得让人以为他精神出了问题。但是回到屋子里他还是继续想他的心事。
穿越到这个时代他能够阻止悲剧重演吗?李不弃认为很困难。文人集团的势力已经成型了,现在只差最后一步就彻底控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李不弃目前为止还找不到一支可靠的同盟军。要想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挑战整个文人儒生集团,即使他是穿越者也绝无可能。
但是也不是没有希望。毕竟现在文人集团还差了最后一步,还没有彻底稳固儒教的国教地位深入民心,还是有可能打断这一进程的。
只是以前李不弃幻靠不断的打脸把文官士大夫们打醒的想法太可笑了,沉浸在沾沾自喜和自恋中的士大夫们需要更加刻骨铭心的刺痛才能改弦更张。李不弃决定采取更加铁血的手段。
如果自己作皇帝强行变法呢?
这个想法只是略一闪现就被他掐死在萌芽状态。因为李不弃的目标是带领中华走向星辰大海,而不只是固守一个大宋。但是要走向星辰大海需要一个基石,而这个基石必须是,也只有大宋。因此大宋不能乱!
每换一家皇帝必然出现社会动荡,这个没有疑问。除非李不弃能象宋太祖那样控制大宋的军队。可要做到这一点也许需要几十年时间。
就算是象宋太祖一样兵不血刃换一个皇帝,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动荡,新的皇帝就要向大宋举足轻重的文人儒生妥协,那还不是和不换皇帝一样嘛。若是新皇帝不妥协,那就要斗争,直到分出个胜负,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
那种情况下儒生文人会四处拆台,皇帝要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维稳上,在斗出胜负之前恐怕新皇帝什么都干不了。可李不弃能在这个时代活多少年?这个真的不好说。
所以李不弃打定主意继续混在大宋,利用大宋的资源作自己的事情。处在这个位置上李不弃可以随时拆台,而把维稳的任务丢给文人儒生,岂不快哉?等到李不弃在引导宋人走向星辰大海的过程中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然后再回头来解决大宋的问题也不错啊。
打定了主意,李不弃终于可以安然入睡了。
——————————————————————————
阳春三月,大宋皇帝照例游幸金明池。按照皇帝的吩咐,新军也将在金明池接受皇帝的校阅。对这事儿三个勋贵比李不弃还上心,早早就给新军弄来了崭新的军衣铠甲和武器把士兵们打扮得漂漂亮亮。这些面子上的功夫都不用李不弃操心,他只要抓好训练就成了。
三月初一,新军在汴梁一亮相就彻底震撼了皇帝和一班大臣们。
本来新军以方队站在护卫皇帝的诸班值后面,并不起眼,但是在枢密使韩琦一声号令,随着传令官把命令传下去,鼓声响起,众大臣只见在诸班值后面一支队伍立刻行动起来,从静止很快变为跑步走的状态。就算是诸班值在跑步的状态下也难免出现散乱,但是这五百人喊着号子如一块门板一样平推到了校阅台右侧。
在王昭明一声号令后,五百双脚在同一时间突然停住,闷雷一样的脚步声戛然而止,五百条汉子如森林一样矗立在校场上,不但不摇不动,而且横成行竖成列,根本都不用再调整间距。
不但皇帝和文武大臣们看得目瞪口呆,就连心高气傲的诸班值也看傻了眼:这、这还是人吗?
接下来进行分列式,李不弃加的比如披枪等花哨动作再次让所有人看得大呼过瘾。赵祯立刻就要赏赐,只有韩琦冷着脸说道:“陛下,这支军看来不错,只是要上阵杀敌光靠走得整齐确是不行的,还要看武艺如何。不如就让他们操练兵器看看如何?”
赵祯也想看看自己这支新军怎么样,便同意了,韩琦立刻传令下去让新军逐项操练军械和阵法。结果让原本兴趣盎然的皇帝没想到的是,下面的演练突然变得索然无味。
首先上来的是长枪手,就是一百人排成三排前进几步然后突刺,后退几步然后突刺,根本没有象检阅禁军一样把长枪盘弄得象风车一样,没有看头啊。
接下来是盾牌手和刀斧手出场,也是前进几步,劈,后退几步,劈,完全没有观赏性嘛。
再然后是弓弩手出场,就是射箭嘛,完全没有什么稀奇。
但是皇帝还是很敬业的脸上挂着微笑,连说:“好,好。”
正在皇帝打算结束这乏味的表演时,突然枢密副使富弼突然道:“陛下,那些弩手似乎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