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夜莺3
三日后皇帝在王宫给榜上有名的考生下旨封赏,大殿上密密麻麻站满了王公大臣和侍卫,而杨冰也混在其中,这世上没有什么是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花了不少银两才顶了一个位置。
此时的杨可为也在那群考生之中穿着一件印着仙鹤的官袍,一脸的意气风发神采奕奕,穿了这身袍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皇帝分别考了他们一行人的文采,那些书生无不是对答如流,明朝皇帝和满朝文武对于这批考生赞不绝口,分别给与了重用。
“高丽,安南,扶桑使节前来晋见。”一个太监匆匆忙忙上来通报之后,皇帝一脸春风得意,众大臣纷纷高呼,大明国威扬于四方。
首先进来的是高丽使节,他们提着一个巨大的宝箱,接着是安南也是带着一个大箱子,最后进来是扶桑使节。
当所有人看到扶桑使节之时,脸上露出不快的神色,因为,那些倭人没有带来贡品,只带来了一个鸟笼子,里面装着一只不起眼的小鸟。
高丽带来是一大箱的珍珠,看的所有人眼珠子都直了,而安南使节带来的是野生兽皮,虽说没有高丽那么名贵,却也让皇帝满意命令将两个宝箱抬走,另外也吩咐太监将二国使节团带入驿馆休息。
扶桑使节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只是带着一脸的笑,还带着点嘲讽,等二国使节进贡完毕之后,他朝着鸟笼子吹了一声口哨。
小鸟发出一阵欢快的鸣叫,声音如同天籁之音一般在王宫中穿梭,所有人都都被这美妙的嗓音给惊呆了。
一曲完毕之后,皇帝亲自从王位上走了下来一把捧起鸟笼子爱不释手,那扶桑使节得意的说:“大明物产丰富什么金银珠宝没有,所以,我扶桑国特意训练这只夜莺来送给大明皇帝,不知道陛下还满意不?”
皇帝满不满意从他的动作看来已经非常明了:“夜莺?好一只夜莺,这世间居然有如此灵鸟,好好,我一定会好好打赏你们。”
“父皇,我听说扶桑国送来一只灵鸟。”一道靓丽的身影出现在大殿中,使得所有人眼前一亮,一个年纪大约在十六岁的少女出现,她直接走到皇帝身前一把夺过那只鸟笼,吹了两声口哨,那夜莺再次欢快叫起来,那少女听得是心花怒放。
“月儿在满朝文武和使节面前不得无礼。”皇帝虽说是责备她,语气中却是带着慈爱和无可奈何。“这里不是后宫,你一个女孩子家来这里成何体统。”
“这就是明朝夜月公主?”扶桑使节露出一丝神秘的笑,给夜月行礼“扶桑使节德川康见过公主千岁。”
“夜月公主?名字倒是取得不错。”杨冰的目光锁定着夜月,从夜月可以直闯皇宫和皇帝对她包容看来,她应该是皇帝最爱的女儿,这个小公主长得还算漂亮,如果说是倾城倾国那倒也谈不上,“这几个日本人肯定不安好心。”
“据我所知,高贵美丽的夜月公主没有婚配,而我扶桑国太子器宇轩昂,若是和夜月公主配成一对,那么也是天作地和。”
德川康的话引发了一片哗然,满朝文武议论纷纷,有反对的也有同意的,只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夜月却是没有表态,只是继续玩着夜莺。
“不行,我大明天朝上国,怎么能够和你扶桑小国结亲,你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这话的是其中一个高中的考生,他的脸上写满着气愤。
德川康没有生气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说:“这位大人,我扶桑虽说是小国,但东瀛人论起文采武功倒也不比中原人差。”
“好个狂妄的东瀛人,大明皇宫岂容你大放厥词,扶桑弹丸之地无异于萤火之光也想和大明日月争辉。”
“既然,你们自称是日月,那么我们可以来比试一场。”德川康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在场之人都疑惑了,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那么你想怎么比?”说话的依然是刚才那个高中的书生。
“很简单,既然你们都是高中的大明后起之秀,那么我和你们比试一场文采和武功。”文采当然没问题,只是那些考生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比起武艺却是有些为难他们。“这样吧,就算你们能够赢一场,那么也算你们赢了,我自当向诸位道歉,若是你们输掉了,那么请答应夜月公主和我们扶桑太子结亲一事。”
德川康说这句话的语气虽然平和,其中的狂妄是毋庸置疑的,皇帝岂能丢了这个脸,他一拍龙椅站起身来:“还真欺负我大明没人了,若是两场无法胜过你,就算我们输。”
“不愧是皇帝陛下,果然有魄力,那么比试就此开始吧。”德川康露出一副奸计得逞的笑容,第一场就是文斗。
德川康写了一个上联要求那些书生对下联,那些高中的书生其中有几个冥思苦想都无法想出下联急得吐血晕倒过去,场上只剩下包括杨可为在内的前三名。
状元冷笑一声很容易接了下联,然后轮到状元出了一个上联,德川康想了半天都没能想出只得认输,说了句大明人才济济,全场一片喝彩声,而德川似乎也没有输掉第一场而颓废。
第二场就是武斗,场上只剩下的四人每人分了一把木剑,首先对阵的状元,他挥舞着木剑两三下就被德川康打败,第二个上次的是探花,这个人也很容易被击败。
“贵国的书生只会读书,不像我扶桑国个个文武兼备,看来夜月公主注定要嫁入我扶桑了。”德川康冷笑着带着贪婪的神色看了看夜月。
“不行,我才不想嫁到扶桑去呢?父皇都怪你,谁叫你乱说的,现在好了,本来只要赢一场就行了,都怪你,呜呜呜。”
“榜眼何在?”杨可为对着皇帝下跪之后,皇帝正色说道,“若是你能击败德川,那么朕就将夜月公主许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