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军用自发热方便面
喜马拉雅山麓,东亚和南洋、中亚的分界线,世界屋脊上的高山,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屹立于世界之巅。
如今,这里全部都是中华帝国的领土。
喜马拉雅山南麓,是英属印度殖民地。尽管李卫国多次策划扶植印度人独立,可惜均告失败,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还有那么一丝国运,竟然死死的守住了印度殖民地,令李卫国扶植的好几个印度领袖折戟沉沙。
自第六次中英战争结束后,战败的大英帝国不得不把整个喜马拉雅山脉都让给中华帝国,甚至在距离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一侧两百公里内化为非军事区,禁止驻军。
随着中华帝国在科威特问题上向大英帝国施压,科威特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作为大英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罗斯首相每天都在焦头烂额,苦思解决办法。
作为大英帝国的鹰派领袖,罗斯知道自己不能让步,从科威特撤军绝对不行,会令大英帝国国民失望,令支持他的人心寒。但如果不从科威特撤军,面对中华帝国神策军有可能攻击科威特,引爆中英战争,甚至引爆世界大战,后果不堪设想,至少在目前阶段,罗斯不想开战,因为大英帝国还没有准备好。
很快,一个人出现了。
他叫张伯伦,从英属开普敦殖民地调回,成为罗斯内阁的重要成员,他给罗斯带来了解决方案。
张伯伦之所以返回伦敦,加入唐宁街罗斯内阁,主要是他在开普敦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和卓越的指挥,保住开普敦,同时打败了布尔大军的疯狂进攻。
如今的布尔战场,十几万英军从开普敦据点登陆,对布尔军进行反扑,打得布尔军节节败退,这些功劳都是张伯伦的,正因为张伯伦的出色表现,守住了开普敦,才有英军如今的大反攻。
因此,罗斯出于政治目标,需要树立大英帝国军方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和信心,所以他把张伯伦调回了伦敦,公开表彰张伯伦的功绩,从而振奋低迷的大英帝国国民的士气。
在跟张伯伦的几天接触中,罗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的兴奋,他见张伯伦拥有极高了战略眼光,便把张伯伦留在了身边,成为首相顾问团之一。
张伯伦也的确没有辜负罗斯的期望,很快就给罗斯出了一个解决科威特问题的主意,那就是声东击西。
中华帝国在科威特咄咄逼人,罗斯没有跟中华帝国开战的打算,因此张伯伦便建议罗斯在印度和中华帝国边界挑事,转移中华帝国的注意力。
这是惯用的政治伎俩,就好比21世纪的中华东海和南海问题,当东海问题严峻时,就在南海挑事,转移敌我双方的注意力,给东海降温。反过来亦是如此,南海问题严峻时,就在东海挑事,转移舆论关注。
如今,张伯伦给罗斯提供的建议,便是这种政治伎俩。
在张伯伦的唆使下,罗斯下令大英帝国印度总督府,向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两百公里非军事区驻军。
当英军和英属印度兵团约二十万军队进入非军事区后,顿时引起了中华帝国的强烈抗议,勒令英印军队立即退出非军事区,否则将视为对中华帝国的战争挑衅。
面对大英帝国军队的动作,中华帝国虽然强烈抗议,甚至发出战争威胁,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李卫国遇上了对手,张伯伦的这条计策,却是将了他一军,令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如果不是李卫国对甲午战争有着不可告人的执着之心,他或许可用选择先对大英帝国动手,而科威特恰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
可是,如果先对大英帝国动手,那么日本必然有所防备,这不是李卫国想要看到的结果,因为他希望直接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干掉,就像历史上日本联合舰队偷袭北洋水师一样,李卫国就像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方法去对付日本。
这是李卫国的一次任性,他发誓,这是仅有的一次任性,以后便不会再这样了,会根据国家需要选择敌人。
因为李卫国不放弃先攻击日本,所以中华帝国军方便不能先攻击大英帝国,于是面对大英帝国的军队开进非军事区,中华帝国只是提出了抗议,却没有采取军事行动。
这样一来,在国际舆论面前,无疑是大英帝国取得了一次外交胜利。
罗斯立即拿印度非军事区来跟中华帝国谈判,希望交换科威特事件。
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华帝国的整体策略,中华帝国继续跟大英帝国进行谈判,双方既紧张又克制,都没有开第一枪,只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李卫国的本意就是拖延时间,所以在战略上,只要大英帝国和协约国都继续关注科威特问题和印度非军事区问题,那么就没有影响。
而对于大英帝国而言,罗斯此刻非常高兴,他以为中华帝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也不愿意开战。
罗斯认为他赢得了这次中英博弈,因为他成功的杀了中华帝国的威风,吓得中华帝国不敢动手,于是威风八面。
中英两国在相互扯皮,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力。
时间进入甲午年(1894)八月,李卫国的日程安排也越来越紧凑,基本上都是跟军事有关。
这一天,李卫国来到雪域高原,视察西部战区的战备情况。
在发动甲午战争结束前,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部战区都将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整体上以防守为主。
表面上,中华帝国军在西部进行战略防御,是在集中兵力进行东方战争,同日美进行决战,在击败日美之前,李卫国都没有打算向西进攻。
实际上,这是故意让欧洲战场打得更激烈一些。中华帝国军在西线进行战略防御,那么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就会把重兵和更多精力投入欧洲战场,跟德意志、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王国火拼,削弱整个欧洲的实力。
李卫国亲自登上西姆拉隘口,这里是中华帝国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从隘口两侧的山上,可以直接眺望南面的印度平原,印度首都新德里一览无余。
虽然这些年来,中华帝国已经将铁路修通,直达喜马拉雅山下,公路亦修到了隘口,军用物资和补给品可以直接运输到隘口军营。
不过,中华帝国神策军还是认为修建永备要塞工事比较合理。、
由于这里是冻土,在第六次中英战争期间,未能完成,直到最近才算修建完成,安装了各种口径的要塞火炮,制高点均有重机枪碉堡永备工事。
除了隘口通道,其他斜坡上都埋放了地镭,防止有英印军队偷袭。
有永备防御工事后,这里便可以储备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给养品,一般半年补给一次就够了。
“陛下,我们还是下山用餐吧!”
陪同的西部战区司令刘哲,向李卫国进言。
李卫国摆摆手,道:“今天朕就要跟这里的战士们一起用餐,晚上就住在军营宿舍了!”
众人顿时大吃一惊,刘哲急忙劝道:“陛下不可,这里伙食不适合陛下的身体,恐伤陛下龙体。而这里晚上的温度太低,零下几十度,太危险了。”
李卫国顿时皱眉,问道:“那这里的战士们是如何做到的?朕也是军旅出身,不怕这点苦!”
刘哲于是解释了一番,李卫国这才明白,原来这里的守军,并不能做到长期驻守,每隔一个月就得轮换,以确保战士们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虽然这里的守军也可以吃到大米白面蔬菜和肉类,但可惜这里海拔太高,做饭压力不够很难煮熟,一般都是半生不熟的饭菜,吃一个月已经是极限,尤其是给远处的哨兵送饭,走到一半路饭菜就凉了。
也就只有中华帝国神策军中最精锐的战士才能挺得住,然后就得迅速轮换,让守军下山修养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重新轮换。
“原来是这样啊!”
李卫国迅速明白了,在后世有高压锅可以解决问题,但在这一世,高压锅虽然发明出来了,不过却没有流行开,因为材料技术成本很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铝。
好在中华帝国已经秘密开始大规模工业点解铝了,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用来生产高压锅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同时,驻扎在雪域高原上的军队数量不是很多,就算花费高价生产一些高压锅也是值得的,财政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李卫国却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
“去叫人弄些生石灰和水来!”
李卫国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后世流行的自发热盒饭原理,用生石灰和水,瞬间产生大量热量,足够把饭菜煮熟了。
而生石灰和水,对于中华帝国的强大工业实力而言,资源充足,甚至可以用简直微不足道来形容。
看到李卫国用生石灰和水混合后,把饭菜煮熟了,刘哲等人顿时惊讶万分。尤其周围值班的隘口守军战士们,顿时两眼放光,他们非常明白,如果有了那东西,以后就可以轻松吃上热饭菜了。
只要有热饭菜,那么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保障,就不会在影响战斗力了。
“陛下,您真是神灵降世啊!”
“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生石灰和水进行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热量,用来煮饭菜却是足够了。”
“而且这种材料成本低,后勤可以充足供应!”
李卫国顿了顿,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种食品——方便面。
如果有了方便面,加上调料包,在加上自发热的生石灰和水,那么就可以为战士们迅速补充体力了。
当然,后世的方便面是没有营养的,李卫国给军队提供的方便面,却不可能忽视营养问题,调料包和肉包、菜包都要保证量大充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士兵的体力和健康不受影响。
再加上罐头食品,足以保证官兵们的营养和健康了。
于是,李卫国结束了考察,返回山下,叫来西部战区后勤部负责人,面授机宜。
很快,中华帝国军方便成立了方便面工厂,专门生产军用方便面。同时,自发热的生石灰和水,也成立了专门的工厂。
士兵的体力有限,需要考虑到士兵的单兵负重问题,所以军方要进行一系列测试,然后合理安排生石灰和水的重量分配比例,做到既可以煮熟米饭,又最大程度降低士兵的负重。
方便面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不过并没有被外界广泛知道,这目前只是中华帝国军方的专用军需品。如果让敌对国家知道了这种速食方法,将极大的提高敌人的战场生存能力,所以需要保密。
李卫国发明了方便面和速食方法,令雪域高原上的官兵们感激万分,宣誓一定要守好中华帝国的西大门,用实际行动报答李卫国的恩典。
回到西都伊犁行宫,李卫国接到了一个新报告,令他皱起眉头。
“陛下,我们的情报显示,沙俄帝国在里海巴库区发现了大型油田,如果让沙俄开采成功,不但满足沙俄自己的石油消耗,恐怕战时还会卖给英法等协约国。”
李卫国点点头,道:“巴库石油储量丰富,不但能够满足沙俄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出口给英法等协约国,一旦那样,我们就算切断了波斯湾的中东原油,英法也可以从沙俄帝国获得。”
李卫国来到窗前,负手而立,道“通知兵部,针对巴库地区,重新制定一份作战计划吧!”
沙俄帝国发现巴库石油区,同样比历史上提前了很多年,这让未来的战争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但李卫国不惧,就算历史完全改变了轨迹,他失去先知先觉的能力,也可以凭借未来人的远见,一一将问题化解开来,使其朝着有利于中华帝国的方向发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