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章 出访准备(热烈祝贺无聊来看SHU成为本书舵主!)
那些张口闭口说主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赵无极的对手。如果是前世,赵无极的理解自然不会这么深,他虽然是学的经济,但后来一辈子也没研究过经济。
但重生后的赵无极,对经济学的研究早就是“宗师”级的水平了,可以说,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谁也没有他这样“通泰”。或许,在某一方面,他不一定强于其他人,但就一般经济理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说到底,华夏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幼稚的一代人,既与所泊来的理论并不成熟有关,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
后世的华夏就慢慢地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一切的说教都是虚的,惟有真金白银是实在的。只是,华夏明白这个道理时比较晚,再加上政府对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与经济一同发展的,还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华夏的经济是发展了,但社会问题并没有减少。
赵无极这一番话后,反对“股份制”的声音便消失了。但是,如何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又成了一个拦路虎,因为卢江没有这个经验啊。
于是,众人又再次望向赵无极,希望他能够为大家解惑。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清产核资’的原因。一个企业的资产有多少,这是改制的前提啊。”赵无极先说了这么一句。
最近,关于“清产核资”的反对意见很多,有的企业反映到县委,说县委这样做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干涉了企业的正常经常活动。赵无极不得不为自己先正一个名。
“企业的改革,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譬如承包,就是一种浅表性的经营方式的改革,但显然,这种浅表性的改革,不足以焕发机械厂的活力。因此,对机械厂产权进行改革,一步到位股份制,才是最终的出路!”
“而股份制的改革,目前国内成功的经验不多,各地都刚开始试点。我这里有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第一,股份制改革,必须考虑到工人的利益。因为一旦进行股份制改革,原来工人作为国家正式工的身份就要发生变化,而企业为了利益,也不可能养那么多闲人、无用之人;
第二,就是企业级别与干部级别的问题,也将同样消失,股份制企业中,可以有党组织,但企业并不会承担党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除非是国有控投企业。第三,则是政府的定位,政府管股份制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行政命令,只能通过工商、税收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对其进行线束。第四,则是退休工人的问题,股份制企业,肯定不会承担退休工人的工资以及医药费什么的,而这项负担,则只有政府承担起来了。”
“关于工人的利益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给工人一定的虚拟股份,如果工人退出了企业,他可以把手中的股份转让给别人,从而得到一笔现金,当然,工人也可不转让股份,手持股份每年分红。”
赵无极之所以强调工人的利益,就是不想让工人在改制中受到太大的损失。这些工人手上拿着几千上万元的“原始股”,假如企业的股票最终能够上市,工人们也可小发一笔,即便不能上市,其“原始股”也是比较值钱的。
“胡书记,我建议机械厂的改制问题,就全权交给赵无极同志具体操办,这些问题,说实在的,我们也不太懂。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真诚希望赵无极同志能够为卢江企业发展探索出一条路来!”县长安福林说道,安福林,在当这个县长之前,一直是机关干部,对经济那还真是不懂。
“对,这事儿,就交给赵无极同志吧。”安福林的提议竟然有人附和。尼媒,这企业改制,可也是权力呢,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无极同志,你怎么看?”胡永生现在,几乎把赵无极当成了“智囊”,有问题,找无极。
“胡书记,安县长,各位,这项工作,就这样交给我,是不合适的。我们不是成立了一个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吗?把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问题就解决了。”赵无极事情可以做,但不是这种做法,改革,不是个人行为,而必须是组织行为。
再说,尼媒成立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时,每个人削尖了脑袋都往里钻,现在遇到麻烦,就想当甩手掌柜,这世界上的事,哪有那么便宜的。
众人又听里会忘记有个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事,只是,在这个小组里,包括安福林在内,看到赵无极泡制出的那些文件,就有如云里雾里,搞不懂啊。譬如刚才谈的“股份制”,如果不是赵无极进一步解释,搞不懂的东西,谁敢轻易表态啊。
很明显,这些县太爷们,因为要捞政绩,想绑上企业改革这个战车,但问题来了又没有多少办法。
“对啊,无极同志,你是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这个责任,你就担起来吧。大家说,这样好不好?”胡永生也觉得,这些“头痛”的事交给赵无极办最好。
或许,在胡永生看来,企业改革也不应该如此复杂,譬如“股份制”,虽然卢江没有经验,但平原正在改啊,派一个学习团去平原取经不就得了。但是,很明显的是,赵无极的改制,似乎不屑于借鉴别人的经验,而且赵无极的改制,似乎比平原的改制还要复杂得多。
而这些,也正是包括胡永生在内,想要从中抽身的原因。麻烦的事情由赵无极做吧,俺们,就在侧面敲敲边鼓,总结总结经验就行了。
其实,在赵无极看来,国有企业即便不引入所谓的外资,也未必就没有前途。这个,主要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譬如,如果能真正发挥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让工人自己选举厂长,一般面言,要让企业活出来是没问题的。譬如,企业的分配制度,在确保基本的按劳分配制度前提下,适度引入其他分配制度,以激励员工的首创精神和企业的发展,也未必没有效果。
当然,这个分配制度里,同样要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边界。不能企业搞好了,利润国家全部收走,或者始终坚持所谓的“国家拿大头”。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国家有通盘考虑,华夏的国有企业未必就没有新生。只是,后世的华夏,终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在竞争型行业,大多是民营、外商的天下,而国有企业,只能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固守几大垄断领域,以分食垄断利润为生。
这个常委会,赵无极最终成了“清洁员”,来收拾其他人收拾不了的残局。
次日,赵无极带着常务副县长李江林,与理想国际的何廉臣展开关于卢江机械厂的谈判。自然,赵无极说什么就是什么,何廉臣原则上都答应了下来。
三天后,关于卢江机械厂引入港资的签字仪式在县委会议室举行。
理想国际投资1388万米元,全面接管卢江机械厂,占有新组建的“理想国际(卢江)机械公司”53的股份。
理想国际将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将卢江机械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大中型机械企业;对原机械厂的员工,理想国际将充分尊重企业员工意见,符合退休规定的,尽快办理退休手续;不到退休年龄的,理想国际将对员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根据员工培训成绩安排合适的工作。
理想国际将从国风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卢江机械公司进行管理;原卢江机械厂总工程师周兴厚,将继续担任总工程师一职。
这个安排,是赵无极一手促成的。赵无极找周兴厚谈了一个晚上,在那次谈话中,赵无极展示了他雄厚的机械设计知识,以及超前的机械工业理念,并且,赵无极当场向周兴厚出示了几份机械设计草图,一下子就征服了周兴厚这个50年代的机械专业毕业生。
时间进入六月下旬,理想国际的两大制药公司选址及相关的谈判工作终于全部结束,在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相关的投资协议后,理想国际从香城港调来了一个总人数达120人的管理团队,这120人中,其中三分之一为米国人和欧洲人。
最终,因为与理想国际理念的分歧,卢江想要“合资”的愿望并没有达成,而是拿到了差不多1.2亿华夏币的土地出让金我,让卢江县的财政,一下子变得有钱了。
只是,卢江看起来发了一笔财,但在一年之后,力主拿钱的县长安福林就受到了上级领导的点名批评,因为卢江如果不拿这个1.2亿,再加上为理想国际的配套服务,卢江在“回春堂”项目中,可以占有7的股份,只是,当时卢江要求的股份是12,双方诉求差距较大。也就是这个7,在一年后,可以让卢江财政轻松拿到3000万米金。
不过,理想国际的管理团队到达卢江之时,赵无极已经离开了卢江,他作为“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已经到了京都,正在京都紧锣密鼓地做着出访米国的准备。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