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
景福宫的会议厅里,众人一听高名衡似乎要推脱,场上气氛顿时一变。
当即就有郑永文高声出列,道:“是不简单。那倭寇杀我国民,掠我百姓,更是毁城烧衙。目无我朝鲜有此一国,有此一君。王上,下臣唯请亲批战甲,募集勇士,战那倭寇。纵然死了,也算得上胸中无愧!”
“好一个胸中无愧!”李亻宗感动地说着:“只是如此忠臣义士,孤又如何舍得让你出战战死。再者,你一个文人,谈何行军打仗。我朝鲜上下,就没个敢战之士么?”
“恐怕,往后是没有了。”郑永文微微瞥了一眼高名衡,轻哼一声。
高名衡目光一凝,当即就听出了对方口中那隐含嘲弄之话。
显然,他们说的就是中华同盟而今已经执掌了军权,教官下派,当先就将汉城之中的数万大军给接管了过去,准备开始改组兵马。
这个时候,全军之中人心惶惶,都担忧自己什么时候被裁汰掉。哪里还有什么士气作战?
哪怕就是强硬要他们重新恢复编制,那也显然不是朝鲜人自己说话就能算数的了。得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说话才能算数。
要不然,这一回的会议显然也开不起来。
更重要的是,倭寇进犯朝鲜,糟蹋的不仅是朝鲜的主权,更是对大明的挑衅。
高名衡的话语引起在场所有人的侧目,一半的目光怪罪地落在了高名衡的身上,另一半的目光则是期盼地落在了朱慈烺的身上。
李亻宗对郑永文的赞同可谓是一颗软钉子顶在了朱慈烺的身上,让他无法沉默。
“倭寇进犯,必加严惩。这毋庸置疑,对中华同盟境内和平的维护,让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但是,高爱卿的担忧当然也不是没有道理。倭寇进犯,必须加以区别。第一,这是个别海贼的行为,还是日本国的国家行为。第二,针对倭寇的进犯,事涉日本国民,有必要要求日本对此进行处置,联合进剿。第三:对于倭寇必须立刻进剿,穷追不舍,一经抓捕,立刻审判执行,亦不给日本国干涉之机会。”朱慈烺说罢,看向高名衡与吴甡示意。
两人参加会议之前就已经收到了大量的消息,自然,针对这一回倭寇进犯也提出了相当多的议案。
此刻见朱慈烺决意进剿,两人都无疑虑。
见此,朝鲜人们纷纷长长出了一口气,李亻宗感激连连,朱慈烺却只是摆手。
他又如何不知道这一回倭寇的进犯来得特别奇怪,但既然是有倭寇进犯,那自然必须予以回应。
台上,吴甡与高名衡简要地商讨以后便开始讨论进剿方略。
大明比起朝鲜不愧是久经斩获考验的大国,一个个调兵遣将的计划安排出来,场上众人都是纷纷点头。
“驻扎釜山的第二舰队即可前往日本海,进剿海上倭寇力量。”
“驻扎仁川的第一舰队移驻釜山,监视日本动静。”
“水师陆战队进入汉城待命,与朝鲜官军一同进发。”
“调集驻扎在凤凰城的辽东镇进入朝鲜……”
……
当吴甡与高名衡的计划说完以后,场上众人纷纷看着看向朱慈烺。
这时,世子李皑在李亻宗耳边轻轻低语几句。李亻宗眉头一拧,打破了沉默:“孤方才注意到,大部分的计划都是水师。虽然倭寇主要以在海上移动,但他们这一回冲入江陵城,毁城破衙,端的是跋扈非常。孤的担忧是,他们恐怕会深入内陆。水师陆战队的确是天下劲旅,但若是对方深入内陆,以一支水师陆战队之军力加上其余朝鲜兵马,这恐怕……”李亻宗担忧地看向朱慈烺。
朱慈烺思虑稍许,便觉得李亻宗的担忧的确有道理。
水师陆战队兵马最初始的时候只有六百余人,这一回排遣他们出战,是因为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日本武士。这些人是大明的外籍军团,花销低,战斗意志坚韧,对付同样是日本流浪武士组成的倭寇十分对症。
但水师陆战队扩充至今,又经历林庆业回归朝鲜军队的事情,一共只有千余人马。这样的人马,在三千里江山的朝鲜上实在是太稀少了。
至于朝鲜军队,因为军权异位的变动,正是军心动荡的时候,让他们打打下手已经是极限,再要做多的,显然会力有未逮。
按照原计划,是徐徐图之,等红娘子的辽东镇兵马进入朝鲜就不用担心兵力短缺。可是凤凰城距离汉城路途遥远,以倭寇之机动,朝鲜地方之糜烂,都可能留下让倭寇肆虐的时间差。
“等朱笛所部辽东镇兵马进入朝鲜,时间恐怕会来不及。”朱慈烺沉吟稍许,便道:“高爱卿,跟随水师陆战队一同去的,朕决定再加两个禁卫团。”
“陛下!这些都是宫中亲卫!”高名衡当然知道大明还有一直兵马,战斗力强大,是军中精锐选拔出来的荣耀之师。
可是,这些是皇帝陛下的亲卫啊。是保护皇帝陛下的,这一抽调,那岂不是皇帝身边的保卫就要出漏洞了?
朱慈烺不以为意,又似乎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朝鲜人,道:“禁卫军乃是各军强兵选拔出来的,朕每次作战时,都将身边的禁卫军作为后备军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每战必胜,攻无不克。区区一个倭寇算得了什么?况且,朕又不是将兵马都抽调走了。还有一个近卫团呢。”
不同于大多数人想象之中,中央的就一定是厉害的。
在王朝末世,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中央的力量太过于衰微,以至于让地方诸侯做大,天下大乱。
故而,一听高名衡又表示异议,不少朝鲜大臣都想到了这一点。
朱慈烺辟谣完毕,一旁的高名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还想说点什么挣扎一下,但一想到朝鲜大臣们的目光,他迟疑着,最终还是叹息一口气,道:“臣谨遵圣命。”
朱慈烺笑着颔首,站起了身:“诸位爱卿且放心好了,区区倭寇,还算不了什么。就算再来一个壬辰倭乱,我大明也一样可以轻易评定。”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众人轰然称是,一片谢恩的山呼之中,李皑轻轻地笑了起来,隐藏在众人的欢呼之中,显得格外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