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小像
云朗走后,韩氏也熬过去了最艰难的一夜,之后云朗又来到上柳村给韩氏扎了几次针,就这样韩氏在云朗的调理下渐渐地好了起来。
至于宋采薇认识云朗的事,还有欠人家如此大的一个人情的事,事先宋采薇便和家里人打了招呼,让他们安心,告诉他们这件事她会处理好。
再加上云朗这几日来,多多少少表现出对宋采薇的特别之处,一家人也就放下心来,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而这几天宋家老宅在宋庆东回来的几天里也是平安无事,不过,宋庆东也只是小住了两三日而已,之后便启程去了清河城,跟去的还有宋娇娇,是刘氏领去的,说是让她出去见见世面。
当然对于这种相处和谐的姑嫂关系,宋老爷子当然是乐得高兴,也没有了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教条,只乐得让周氏给宋娇娇收拾好行李,再乐呵呵把自家闺女送上了马车。
先不说,宋家老宅发生的事,另一边,宋采薇一家要盖房子的事宜也渐渐的忙碌起来,先是在靠近十万大山的一家卖大青石的作坊定了足够盖起七八间大屋的青石。
然后运了回来之后,宋庆祥便领着上柳村一些事先说好的会盖房的村民开始挖地基。
至于给每个来上工村民的银钱,是宋采薇一家人商量出来的,一人一天四十文,管中午一顿饭。
当然饭菜也是下了血本的,顿顿都有肉,因为来上工的人大约有二十个人,苏氏忙不过来,到最后还是请胖婶儿和王寡妇过来帮忙洗菜做饭的。
这个王寡妇是柳辉的妻子,而柳辉就是和宋庆峰一块儿去了北境壮烈牺牲的那个人。
柳辉死后,家中还留下了两个女儿,大的和宋采莲一般大小,小的和宋采薇年岁差不多。
王寡妇也是个命苦的,没了丈夫也就算了,可偏偏却没能给柳辉留下个传宗接代的,虽说柳辉前面的两个哥哥都有了儿子,但还是招了公公婆婆的嫌弃。
她的公公婆婆也不好在族长、村长的眼皮子底下对王寡妇如何,但是却把她们娘仨儿给撵了出来。
不过,王寡妇也是个能吃苦的人,硬是在家中没有男人的情况下,把一对女儿给拉拔这么大。
向来寡妇门前是非多,所以当时同样身为寡妇的苏氏和王氏走的极近,再加上两人的性格又非常合得来,所以两人的感情也是格外的好。
家中盖房子,虽然忙,但是宋采薇却没有多少事情做,不过有时偶尔跟着宋承文上山采采柴胡,有时去镇上卖点儿荷包,还托了云朗帮她留意一点儿哪里有新奇的种子给她买下来。
除了这些事,宋采薇还在私底下忙着干两件大事,说是两件,不过就是两件绣品而已,只不过这两件绣品的用途却是迥然不同。
不过在刺绣的过程中,宋采薇不是偷偷地溜出家门,就是借口去后山玩耍,当然是在宋采薇极力保证不往深山里去的情况下,苏氏才同意的。
其中一件绣品是绣给宋承文的,因为宋采薇已经听说了等过了四月十五祭拜山神之后,他家大哥宋承文便要从军了。
当时宋采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难过一阵,甚至还找过宋承文劝说他,但是宋承文执意要从军,再加上宋采薇也不想泯灭他的理想,所以便点了头。
这件绣品绣的是一家几口的小像,宋采薇采用的是像西方写实画那样的刺绣手法绣的,等绣好之后,那小像就和现代的素描出来的人像一样,格外的逼真,这样让宋承文带着,也能一解他的思乡之苦。
当然宋采薇已经想好了,要把这件绣品放在她用歪歪扭扭的手法绣的荷包里面,然后再告诉宋承文到了北境再打开,再修书一封放在里面,让宋承文不要惊叹于她的绣技,也不要告诉爹娘,宋采薇相信就凭宋承文对她的维护,还有疼爱,他是不会说什么的。
另一幅是宋采薇绣的花鸟图,很大的一块儿绣品,宋采薇是打算绣来卖给红梅,好赚来钱把她家正在盖的房子四周的近四千亩的荒地买下来。
当然这是宋采薇规划好的,因为她打算以后就把绣庄建在这里,至于为什么这会儿就打算买下这块儿荒地。
这其实是宋采薇前世养成的毛病,那就是她看中的个东西要是不赶紧买下来她心里就会不舒服、不踏实。
因为前世的时候在孤儿院,那里向来都会因为一个小玩具、一点儿好吃的争得头破血流,这也就养成了宋采薇扭曲的心理,不过,宋采薇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坏处,反而会帮助自己更加的小心翼翼。
至于怎么去买这块儿荒地,宋采薇也早就打好了主意,所以就等着卖完绣品以后的实施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房子都盖了大半。
不过,这时候,宋采薇一家便更加的忙了,特别是宋庆山。
因为看着房子渐渐地快要盖好了,宋庆山就开始赶紧找人做家具,做家具就要有木材,因为上柳村是挨着十万大山,宋庆祥便不想花钱买木材,所以这几日便成日的领着宋承文,还有从盖房子中抽的几个村民去后山砍树。
不光如此,地里的那十亩小麦也到了追加肥料的时候了,所以宋庆祥整日里地里、后山来回跑。
人都消瘦了很多,只惹得苏氏每天心疼的直皱眉,劝说着他慢慢来,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仍是管不住宋庆祥忙忙碌碌的整日的操劳。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房子就开始封顶了,木材也从后山运了回来,木匠也找好了。
等再过个十几天,家具一做好,新房子里面的潮气也散的差不多了,那一家人便可以入住了。
房子封顶之后,只剩下做家具了,宋采薇一家人便开始有些空闲时间了。
苏氏依旧整日里躲在东厢房,手里也始终不停着,想要给宋承文多做几件衣服,多做几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