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辞行
“爹,你说的这是啥话,本来这两年俺也没在家帮上家里啥忙,咋还能拿家里的粮食,不过幸好俺干爹认识镇上的一家卖粮食的,所以人家看在俺干爹的面子上,就先给俺赊了一些粮食,等以后有了粮再还。”
上午村里开祠堂写完协议之后,宋庆祥就当着众人的面,拿出一百两银钱给了宋老爷子。
所以现在并不好说,这粮食是自己出钱买的,若真是实话实说,指不定周氏能戳着自己的脊梁骨把自己给戳死,所以宋庆祥只能打个哈哈遮掩过去。
“哦,那就好,既然已经弄回来了,那你们先吃着,要是以后没了粮,就只管向爹开口,就算爹再不济也不能饿着你们啊。”
宋老爷子听宋庆祥说得有理,也丝毫没抚了自己的面子,心底直称:宋庆祥会做人,便‘大发善心’的接着说道,那声音提的老高,省的四邻们听不到似的。
而一旁的宋庆祥听了宋老爷子的话,心头突的一暖,心想:爹,还是心中有他的,刚要开口回道,便听见宋采薇大声说道:“爷爷真好,正好昨儿俺看到家里还有一缸的江南米,俺可是馋的紧,不如爷就给俺盛点吧。”
应付人的话谁不会说啊,但是这话说了,可不是那么好收回的,特别是在宋采薇面前。
所以一听到宋老爷子如此说,宋采薇赶紧更大声的说道,也正好这时有三两个人经过宋家门口听到宋采薇的话,于是便驻足看着热闹。
听到宋采薇的话,宋老爷子这一下却是哑口无言了,脸上恨恨的,额头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握着烟杆的手也是抓的死紧,此刻他真的想拎起烟杆甩向宋采薇。
但又看到门外聚着的人向院里指指点点,老爷子终是忍住了气,愤愤的回到屋内。
见此,宋采薇也没奢求宋老爷子真的能盛点米给她,所以便开心的帮苏氏拿东西。
在看到苏氏竟然割了一块肉之后,宋采薇高兴的直跳脚,口水直到吃饭之前就没停下过。
这一边先不说,几个人搬完东西,然后又在东厢房做好饭吃完,也没见宋老爷子送来一粒米。
索性,一家人了解宋老爷子的脾性,也没放在心上。
吃过午饭,赵老爷子就向一家人辞了行说是要回南方辞了工,然后再回来。
本来赵老爷子在沈府只不过是个二等管事,关于辞工这件事写了封信给总管事也就行了。
但赵老爷子始终觉得他这条命是沈家当家的给救的,不去说一声就走了,忘恩负义不说,还得罪了人。
所以赵老爷子就打算亲自回去辞工,也是回去再见沈家当家的一面,毕竟沈家当家的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再不见一面估计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宋庆祥本来还是想让赵老爷子多住上几天的,但却被赵老爷子一句:早去早回,给拦住了。
赵老爷子最终还是在一家人的目送下离开了上柳村,走之前还塞给宋庆祥一百两银子。
宋庆祥知道这可能是赵老爷子全部的身家了,因为这两年给他抓药治病,赵老爷子可没少花钱。
宋庆祥感动的同时,直言不想接受,但宋采薇却是伸手把银子接了过来,说道:“爹,爷爷以后和咱可是一家了,反正以后全靠咱们孝敬了,你要是不拿着这钱,爷爷以后肯定在咱家呆着心里也不踏实。”
宋庆祥想想也是,便也坦然接受了,心里想着以后要好好孝敬赵老爷子。
直到马车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众人才缓缓迈步回家,心中都是沉甸甸的。
回到家之后,宋采莲继续背着筐去捡粪,就连宋承俊和宋承武两个小的也背了两个特别小的竹筐跟了去。
而宋采薇则是领着拿着铁锹的宋庆祥和宋承文来到了后山。
一行人到了后山昨天宋采薇发现金银财帛的地方,宋庆祥才知道昨天宋采薇说了谎。
伸头往下看了看,宋庆祥心有后怕,但想了想宋采薇无事,也就不再追究。
因为习惯,宋庆祥每次上山都会带着一段麻绳,所以这次三人便省下力气,顺着麻绳就爬了下去。
宋庆祥和宋承文都是胆大的,看着那具骷髅,脸上毫无怯意的就开始着手把她装进今天上午去镇上刚买来的坛子里。
敛装完之后,宋庆祥便领着宋采薇二人,来到了山上一片土质比较疏松的地段,也不讲求风水如何,就开始拿起铁锹挖起来。
宋庆祥和宋承文两个人都是力气大的,但是虽说这地段土质比较松,但好歹还是山上,所以两人挖出一个能装下坛子的大坑时,早就累的满脸通红,汗水也浸湿了亵衣。
不过,两人早就把外衣给脱了,要不然估计也难免于幸。
把坛子安放好,宋庆祥先是在坛子四周买上一层厚厚的沙土,然后又和宋承文搬来一块块零散的石块儿压上去,等看着坟头大约成型,二人才停了手。
没有墓碑,没有香烛,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坟头。
宋采薇看着便有些不忍,想来这个女人当年必定也是个绝世之人,没想到却落到无人收尸的下场。
心中感慨一番,宋采薇只觉得得了人家的好处,总不能没有表示吧,所以就从刚从家里挎出来的小篮子里拿出一叠纸钱,从怀里拿出准备好的火折子就开始烧起来。
嘴里也时不时的嘟囔着,声音很小,但是奇奇怪怪的。
这怪声只把宋采薇身后站着的宋庆祥和宋承文吓得不轻,一度以为宋采薇是着了魔。
不过,看到宋采薇面色平静,也就放下心来。
其实,宋采薇是在念着‘往生咒’,是梵文,再加上这个时代,佛教刚传入不久,也仅仅有那些所谓的权贵才会去附庸,所以宋庆祥听着宋采薇嘴里古怪的声音,要是不奇怪才是不正常。
念完往生咒,宋采薇又朝着坟头拜了几拜,心中打定主意:每年的清明都会来这里看看。
接着便跟着宋庆祥和宋承文下了山。
ps:求收藏啊!!!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