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星如火
长安城的动乱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距离书令史包庇自己儿子的事情被传出来才过去了一日,整个长安的百姓便已经开始聚众闹事了。
他们大多集中起来,在书令史陈长思所居住的宅院旁游荡,但凡看到能让书令史心情郁闷三分的事情,他们都会去做,即便是门口的家丁也拿他们没办法。
比如,这些人从家中去来粪便泼洒在宅院的门上,墙上;比如他们从宅院外招来一些石头瓦片,朝着宅院里扔,说不准就落到谁头上又或是砸破了窗门。
这些做法如同刁民的行径,但是在宅院外看着的城卫们也不敢就这么贸然去管。
且不说陈长思的宅院外聚集了多少人,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即便他们身怀武艺,可面对聚集了太多的百姓,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完全镇压的住。
到时候真的起了大冲突,保不齐便是他们最后被乱拳打的鼻青脸肿。
这一点他们自然清楚,况且上面并没有给他们什么命令,要他们如何处理,所以他们也只好默默的看着,出了一些实在他过分的要出手管一下,其他的也只能任由百姓们去做。
这就是乱世,做什么都得处处小心,哪怕是你招惹了一个不起眼的百姓,或许他最后都能成为你一败涂地的引子。
只是因为,在乱世里,没了礼法的束缚,一些僭越的事情便可以被做出来了。
李潺鸢还呆在公主府里,现如今长安的动乱她没什么好的法子解决,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外力了。
希望苏康将军能早些赶来吧,长安……真的要到了绝境了!
李潺鸢心中如是想着,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她连书令史陈长思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苏拂雪就从外面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公主……城南凤凰庙又出事了!”
……
凤凰庙坐落于长安城的最南端,所处的地界虽然偏僻了些,可是往来这里的人流却一点儿也不少。
这座凤凰庙庙里供着一位仙家的泥像,据说是掌管女子生育的神,所以每天都有许多已经成婚的女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这里祈愿。
有的是来求子,也有的是来祈祷腹中胎儿平安降生,甚至还有一些人来这里祈愿,希求能够找到一段称心如意的姻缘。
凤凰庙在长安城里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似乎久远到从长安城建立后不久,这座庙宇便出现了。
这么久远的时光中,还从没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情。
只是有些东西早晚都会发生,就譬如今日,尚书令张仲康大人的孙媳便在凤凰庙中被人故意冲撞了身子,腹中的胎儿流掉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女人在凤凰庙里流了产,自然不会是碰巧,那大抵也就是有心人故意为之了。
李潺鸢得知此事之后,也有些发愣,她本以为这事儿的罪魁祸首会是城外三皇子的人,可是等她去了,让城卫私下调查了一番之后,这才知晓,原来冲撞了张仲康儿媳的还真是普通百姓。
至于原因呢,便和前日书令史陈长思包庇自己儿子一事有关。
这个故意冲撞张仲康孙媳的人,只是觉得所有当官的都不是什么好人,处于发泄的想法,这才将张仲康的孙媳给撞流产了。
虽然那是一个未出世的娃,但怎么说也算是一条人命。
对于这种人,李潺鸢当然是不会姑息的,尚书令张仲康半分过错没有,所以对于这个人的处罚上就没了考虑人情一说。
只是就在李潺鸢吩咐人将这撞了人的百姓押解走时,凤凰庙里围观的百姓又一次不愿意了。
他们高声喊着,莫要让城卫将人带走,嘴里说着李潺鸢做事不够公道。
这样的情况在早些时候,也就是长安城尚未被燕翎军围困之前,是根本见不到的。
这些普通的百姓若是在街上见到李潺鸢出行,大抵是要跪伏在地,不敢抬头,口中还要高呼着祝福的话语。
而今呢,他们为了一个等同于杀人的人,却敢和长公主对峙了。
李潺鸢眉头皱了皱,开口道:“你们让开吧,这人犯了错,必须要受罚,这件事与书令史那件事不一样的,你们这样做不是在帮他!”
只是尽管她这样说,可围着的百姓还是不为所动,似乎根本没听进去李潺鸢的话。
他们只是一个要求,便是要李潺鸢将人放掉,不能治那人的罪。
“这个人不能放!”李潺鸢的话有些斩钉截铁。
这件事的性质确实和书令史陈长思那件事不同。
但是聚拢在凤凰庙的百姓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只想要李潺鸢把人放掉,他们觉得这人没什么错。
听着周围围着自己与城卫的百姓们你一言我一句说着自己认为的大道理,李潺鸢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书令史陈长思是什么人她不清楚,但是尚书令张仲康是什么人她却清楚地很。
这是一个好官,是一个清官。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百姓却要让自己将害死他那未出世的孙儿的凶手放掉。
道理是什么?道理是给懂理的人讲的。
她忽然觉得自己没办法同眼前这些人讲道理了。
李潺鸢一直觉得,张仲康在百姓中的口碑是很不错的,可是如今来看,百姓并没有记住张仲康。
她想到这儿,目光忽然凌厉起来,她扫视着围在周围,情绪激愤的百姓,忽然笑了。
“你们当真要让我将这人放掉?”
李潺鸢一边说着,一边从那一张张面庞上扫视过去。
“必须要放,你们做官的如今在长安城里吃喝享乐,又怎么懂我们贫苦百姓吃着什么苦?”
“就是,你看着女人,细皮嫩肉,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怕是平日里连家里的活儿都是交给下人去做的。”
“说的也是,这女人能养成这个样,想来她家里也不缺银子,生活比我们好得多!”
“……”
如此的话一句又一句的朝着李潺鸢的耳中飘来,李潺鸢的心也越来越冷。
“一定要放?”她又询问了一遍。
“要放!”这一次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更多的人犹豫了,选择了闭口不谈。
他们看得出,李潺鸢的态度有些奇怪,对于未知的惧怕让他们没有随意下定论。
不过李潺鸢似乎不打算询问第三遍,她只是点了点头,开口道:“也罢,遂了你们的心愿,我不押他走了。”
但是她这样说着,一旁抓着凶手的城卫却并没有松开手,而是继续押解着。
李潺鸢回头看了看,使了个眼色,两个城卫这才不甘心的松开了手,将人放了回去。
“问你们一个事情,你们认识张仲康张大人吗?”就在被放开的凶手准备离去,那些围着李潺鸢的百姓也准备散去的时候,李潺鸢忽然开了口。
“张仲康是谁?”
“该不会也是一个跟书令史陈长思一样的贪官吧?”
“我也没听说过,不过听名字就不是什么好官。”
听到李潺鸢询问张仲康,人群里传来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只有少数几个人脸色忽然一变,似是想到了什么。可他们脸上带着忧郁,想来又不怎么确定心中所想。
“都没听过张仲康张大人吗?”李潺鸢脸上浮现起一丝莫名的笑意,“那你们还真是够孤陋寡闻的!”
这是李潺鸢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言嘲讽。
其实以她的修养,大抵是不需要这么做的,可是今日的情况却让他忍不住想要这么做。
她觉得这些百姓做的实在有些过分了。
虽然现在长安处于乱局之中,一些事情确实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比如之前董记米铺那件事儿,行凶者就被从轻发落。
但是今日这事儿,李潺鸢不想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能再这样了。
下方,那些个围着的百姓脸上露出一些不忿的神色,显然对于李潺鸢的讽刺心里有些不舒服。
可他们不敢出言顶撞,他们是百姓,从骨子里就是小人物,方才因为放人的事情已经用光了他们所有的勇气,现在又如何敢与李潺鸢去争论与辩驳。
“你们还都记着六年前的长安大雪吧?”
“那年那场大雪下了半个月,厚厚的积雪将长安城没了半截,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长安被雪困了一个月。”
“若是我没有记错,你们的粮最多也就用了半个月吧?剩下的半个月你们是如何过来的,不知诸位还可否有印象?”
李潺鸢说到这儿停了下来,她看着围着的人,似乎在等待什么。
一个呼吸……两个呼吸……
片刻之后沉默的人群中终是有人似乎记起了什么,开口道:“我记得当年似乎是官府开仓放粮,才让我们熬过了最难的冬季……”
一个人回忆起来,并且将自己想到的说了出来,终于是打开了其他人记忆的闸门。
记忆如同流水一般倾泻而出,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六年前的冬季。
那一年冬季,天气冷的有些早,大雪来的也有些早。
一连半月的大雪将长安城淹没在了白皑皑中,同样,也因为这一场提早的大雪,让许多百姓家里没有备足过冬的粮食。
所有人都被困在家中,不能出门。
而七八日之后,虽然大雪还在下着,可是许多人就不得不出门采购粮食了,他们家中的存粮大多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他们需要去粮铺购买粮食,可是因为大雪,大多数粮铺并未开门,他们只能从少数粮铺中买到粮食。
但是长安作为中土的第一雄城,里面居住了多少人口?
只有一小部分粮铺开张又怎么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
饥饿在所难免,而粮食涨价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粮食涨价了,百姓们的生活自然也就更加困难,而且临近年关,许多人本来留下打算用来买些肉食的余钱也都被拿去买了粮食。
长安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那一年尚书令张仲康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做了数年之久了,每年俸禄很多,但是大多都捐了出去。
说起来,他其实在整个朝廷大臣的集体中算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别人身居高位,每年拿着高额的俸禄,哪一个不是在长安购置了大宅院,宅中奴仆百人。
而张仲康呢?家里奴仆区区十几人,连居所都是一间不算大的宅院,至多也就能住下几十人的那种。
比起其他的高官,他反倒像是一个刚从地方调上来的小官。
有人讥笑他,但是他并不在意。
张仲康就是这么一个奇特的人,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尚书令,每年的俸禄越有千石,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养活二三百人吃一年的。
现在养活几十人,每年都能剩下三分之二还多。
张府宅院小,放不下这么多粮食,于是每年年底,张仲康都会将头年余下来的粮食施舍出去。
今年恰巧大雪,张仲康的布施粮食更是如同雪中送炭一般。
他养活了许多人,每人限领五日粮,足足惠及了上万人。
甚至当张仲康知晓家中缺粮的人还有更多的时候,还拿出了自己几年的积蓄,从同样为官的另一位好友手中买了几百石粮食拿来布施。
张仲康的这般做法帮着许多人拖到了朝廷开仓赈粮的时候,那一年长安没有冻死骨。
李潺鸢从回忆中缓过神来,她扫视着周围的百姓,眼睛从每一个人眼中扫过去,最后说道:“若是这件事没想起来,那我再说一件事。”
“你们可还记得三年前长安里爆发过一场类似瘟疫的大病,好多人都病倒了。”
“你们也听说过长门医馆吧?天底下最大的医馆,医术冠绝天下,即便是丹霞教的老神仙医术也要逊于他们三分。”
“你们可知晓,你们当年喝的药都是长门医馆给配的,但求长门医馆出手相救的人是谁?”
“是张仲康张大人!”
“张仲康拿着早年长门医馆欠自己的一个大人情换来了长门医馆的配药,让你们活下来了,不知道这件事还有没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