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回到临江镇
“你真有办法能让这村子恢复到从前?”老里正激动得问道,他本来是想上门好好给书敏道个谢的,午饭后他想了又想书敏说得话,觉得自己这几年来真的太固执了,于是他打算过来谢谢她。没想到听到了她与程晟的对话。
“老伯,你怎么过来了?”书敏吃惊这问道。
“你是不是真的有能让这村子恢复到从前的办法?”老里正再次激动地问道。
“您老先坐下吧。”书敏见他一激动就面色泛红,血色翻涌,害怕他有前世人们口中的高血压,不敢激他,想让他先坐下,在跟他慢慢说。
“你先告诉我,我....我...”老里正固执的脾气上来了,这么些年儿子早就离开了这里,也劝他离开过,可是他就是抱着要把村子办得像从前一样兴盛的念头,迟迟不肯离开。甚至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不肯自拔,都是他想要恢复村子的兴盛而不得引起的。
这些年来,他派了一匹又一批的人外出探寻淘地,可是渐渐的音信全无了,他本以为就这样了。谁知这秦氏竟然又办法。
秦氏连豆腐都能做出来,她想的办法当然是可行的。
他心里对她充满了期待。
“老伯,你先喝水,喝口水再听我慢慢跟你说。”书敏在一边端来一碗水,老伯依言喝了几口。
见老伯神色正常多了,书敏才说道:“这个想法我也是才想到没多久,还不知可不可行。”
“无论是什么办法,我们都愿意试上一试。”老伯语气肯定。
“其实这办法也跟窑厂有关,我在实验一种新的东西,若是试验成功了,我觉得你们的窑厂是最合适生产得地方。到时候,再把那东西运出去卖了,瓦山乡就能兴盛起来了。”至于是什么新的东西,书敏没有说。
“那东西比豆腐如何?”老里目光殷切,问道。
“比豆腐更好。”书敏回答,目光肯定。
“太好了,你做出来了,可一定要放在我们瓦山村。”老里正激动得说道。百里村建了豆腐基地,这事情早就传到十里八乡去了,就是外县也早有耳闻。羡煞了一旁村落。
“我答应你,我保证将那新东西放在你们这。”书敏保证到。走了这么多地方,也就这里最适合做酱油了:一大片的空地,阳光充足,有没有高大的植被挡着,加上需要的东西这里也有,简直完美!
“好,好,那我在这里先谢谢你了。”老里正说着就要跪下去,这个真的把书敏众人下了一跳,连忙拉住了他。
得了书敏那儿的保证,里正踏实多了,走路都稳健了许多。
瓦山乡是最后一个乡,过了今天,书敏就可以回家了。她好想惠儿,好想丰安啊,还有百里村的豆腐,刘子恺后来有没有再加单啊,还有春全,把自己的房子建好了没有。
想到那个房子,书敏可是满满的期待啊。
从瓦山乡去临江镇至少还有两天的路程,书敏一帮人简直归心似箭,马不停蹄。夜里大家在附近的乡里住宿了一晚,第二天清早,一伙人又开始了一天不间断的颠簸。
“哎哟,我的腰啊。”总有一天我会把这马车好好改造一番,谁设计的,这人就坐在轴轮之上,能不颠吗?!
赶了两天的路,马匹都跑累了,终于在傍晚时分回到了临江镇。
一到临江镇,这熟悉的气息就扑鼻而来,书敏跳下马车,升个懒腰,用力地吸了一口气道“还是这里的空气闻着舒服。”
“我们是直接回村吗?”大李氏问道。
“我可能要随他们去趟衙门交接,你们两个想怎么安排?”书敏问她们。
“我还是先回村吧。”大李氏说道,离家太久了,她实在是太想家了。
“我...我还是去趟衙门吧。”说这话的时候,小李氏脸红了一下。她与正民本就聚少离多,好不容易有机会假公济私一番,她怎能放过。
“那我就先回去了。”大李氏归心似箭,见路口有辆牛车正是回百里村的,赶忙过去爬了上去,跟书敏她们挥手拜拜。
书敏见她那猴急的模样,不禁笑了。这一路上大李氏没少唠叨家里的事情,他家就她一个女人,一群大男人能把日子过成怎样,她早就从一开始的幸灾乐祸变成了浓浓的担忧。
见大李氏已经离开,书敏和小李氏便随了树德和程晟去了衙门。
县令大人没想到他们今天回来,听到手下的通报,还有些不可思议。
这次豆腐可给他长了颜面,在府城的时候,知府大人可是好好的在同僚中称赞了他。并且,他的密报也呈上了京都,皇宫的那位对他也十分赞赏。这次调离是有**能够回京了。
“秦妇,你们终于回来了,一路上可好?”郑大人率领衙门上下的人前来迎接,那阵势可把书敏下了一跳。看来这个郑大人也挺喜欢排场的吗。
“谢大人关心,我们一路顺畅,总算不服大人所望。”书敏正欲行礼,被郑大人抬手阻止了。书敏只好微微侧身,行了个半礼。
“我在楼上楼给你设宴,庆功,走,咱们过去!”县令说完就抬脚与书敏并排而行,这可把书敏下了一跳,连忙放慢脚步,走在县令大人的后面。
县令大人倒是没有觉得什么,昂走在了最前端。
小李氏则乘机走到了正民一起,正民也不避讳,拉着她的手跟在了书敏他们的后面。
楼上楼,刘子恺一早就到了风声,立刻率领着全体下人们侯在了门口,这会儿见县令大人过来了,赶紧上前迎接。书敏在后头,第一眼就看见了刘子恺,他鞠躬哈腰,俨然一副掌柜的模样。
书敏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这番模样,抿嘴偷笑。
刘子恺当然也第一时间看到了书敏,可惜场合不对,他只跟她稍微打了个招呼,就领着县令一行人去了楼上的雅间。
楼上楼不愧是临江镇最好的酒楼之一,大堂就不说了,这雅间布局精巧却不失大气,内饰的雕花古朴,古玩字画无一不是精品。看得书敏眼花缭乱。
“秦妇,来,你坐这里。”县令指着他旁边的一个位置说道。古人吃饭大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女人是不上桌的,不过书敏这次不但献出了豆腐方子,还亲力亲为去各乡教授,实乃大功一件,可以破例。小李氏自然也跟着沾了光。可是即使是上桌吃饭,女人也只能够坐在下位置。
在这里,县令最大,他自然是坐在上的,他旁边的位置,按道理应该是正明和大埔头黄捕头的,黄捕头已经坐下了,那么县令大人指的位置岂不是正民的?
“谢大人,民妇还是坐在下吧。”书敏连忙推辞。
“秦妇,你就听大人的吧,我与夫人坐在一块就好。”正民看出了书敏的顾虑,连忙劝她莫要客气,自己便在小李氏身旁寻了个位子坐着。
书敏不好再推辞了,不然就真的不知好歹了,于是便大大方方的坐下,端起茶喝了起来。
“秦妇,这一行可还算顺利?我听说你曾病过。”县令大人看似平常,与书敏了了起来。
“托大人的福气,一切都顺利。”书敏答道。虽然途中也遇到过一些危险和难处,但那些只能是自己咽着,哪能拿出来跟县令说。不过各村的情况,该反应的还是要反映一下。
书敏捡了一些说与大人听。县令大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倒是听得很认真。
“东部的情况还好,就是西部,唉...是在是太贫困了。”书敏聊到西部,便忍不住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西部土地贫瘠本官也早有耳闻,每年官府都资助不少粮食,可是终究不是完全之策。”郑县令听了也唏嘘不已。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予渔。西部的土地虽然不适合作物的生长,但是豆子倒是不受影响,我也打听过了,豆子的产量倒是和我们东部的差不多。”书敏之前问过村民,所以心中早已经有了主意。
“哦,你是说让西部的人专门种豆子,用豆子来换取粮食?”县令立刻明白了书敏的意思,摸了摸小胡子想了一会儿说“若是全部都用来种豆子的话,万一豆子卖不出去该如何是好?”
往年,豆子可是最低贱的粮食,人们都是用来喂猪的,买卖的价格与粮食更是天上地下,只种豆子能够养育西部众多的人口吗?
“以往不能,可是如今我们做豆腐需要豆子,东部的土地肥沃,大面积种植的话,倒是可惜了,还不如让西部统一规划种植销售。如今豆腐风头正旺,相信豆子来年一定供不应求的。”书敏说道。
这么一说还真是,除了附近的几个县,府城那边对豆腐都是十分关注,这边书敏教授完毕,那边就开始动作了吧。相信邻县过来学习也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郑大人经书敏一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看样子我得命人多屯些豆子,这豆子涨价是势在必行啊。呵呵...
郑大人心中有了主意,脸上却不懂声色,对书敏赞叹道:
“秦妇,多亏了你呀,我们临江县的百姓才能有福吃上豆腐。来,本官先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见县令大人以茶代酒,书敏不敢怠慢,赶紧捧了茶碗,回敬一番。(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