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寿礼
上官颜夕虽然只见过金铭儿一两次,然她察言观色,再结合素日里的一些经验,对于金铭儿的内心活动就了解了七八分,知道金铭儿的心病不过是那么两桩。
头一件自然是自身嫁得不好。
若不是迫于无奈,谁也不想在花信年华嫁给一个老翁,日日过那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日子,尤其对于金铭儿这等身份的女子来说,不啻于一种侮辱。
这第二件嘛便是对上官颜夕的嫉妒了。
大家都是公主,虽然有嫡庶之分,然大身份上是一样的,凭什么上官颜夕就能金尊玉贵的嫁给年貌相当的人还做了太子妃,她金铭儿就亡了国还要配老翁!
两桩事夹在一起,金铭儿自然是恨透了上官颜夕了。
有时候恨一个人,不在于她有没有得罪你,仅在于她看起来过得比你好。
且,上官颜夕私心里又想着,只怕这金铭儿对玄夜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在。她现在是不知道自己跟玄夜有来往,若是知道了,更要命的是玄夜再吩咐她帮助自己,金铭儿不生吃了她才怪呢!
是以她又对玄夜笑道:“这件事情我自有计划,你且不要插手。”
玄夜知她冰雪聪明且素来谨慎,故此也不强求,只泛泛叮嘱了一句,“你万事小心,若有不能了结之事,还是跟我说一声才好。”
上官颜夕打定主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去麻烦玄夜,口中却笑道:“自然。”
玄夜送出了礼物,又从上官颜夕这里知道了金铭儿要过生日这样一个重大消息,也不再耽搁,从别院里出来立刻拐到东市,到了自己的珠宝铺子里头去。
这是他正经做生意赚钱的地方,只一个守门的算是受过训练的下属,其余从掌柜到伙计都是从本地雇的积年的老手,只知道他是东家,对于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此时门口伙计见东家来了,急忙招呼,又殷勤道:“公子怎么今儿个有空过来?”
“冯掌柜呢?”玄夜对于这位掌柜的始终很客气。
“冯掌柜正在接待一位贵客,小的这就去请了他出来?”那伙计笑容恭敬。
玄夜却摆手道:“无妨,我等一会子便是,你们定要谨记,任何时候都是客人最为要紧,便我是东家,却也是要倚靠他们赚钱,万不可让他们等着。”
他开店铺本意不过是听了上官颜夕的劝告,做一个正经营生掩盖身份而已,开着开着却开出了兴趣,且未来无论夺位还是争天下,样样都需要钱,不如趁机会多赚一点是一点,对于店铺的经营也上心起来,又同时做了几种不同的生意,默默敛财。
略等了片刻,就见冯掌柜送了一位女客出来,那女客穿了一件烟霞色绣大朵牡丹收腰罗裙,头上戴了幂篱看不清长相,搭着身侧一位侍女的手,纤腰一束袅袅婷婷,冯掌柜在一旁笑道:“您说的鄙店都会留意,待有了好东西定然第一时间送到府上去。”
女客颔首道:“速度要快,我这个月底就要的。”
“是,您放心。”
玄夜一直默然静坐在店堂里,那女客也不着意,只管在那侍女的服侍下走了出去,上了门口停候的一辆大车,不过片刻功夫车轮碌碌的走了。
这里冯掌柜才招呼玄夜,“东家来了,东家好。”
玄夜含笑道:“冯掌柜好,近来生意如何?”
他给了冯掌柜极大的自主权,如何进货出货接待客人皆是冯掌柜自行做主,不但此地,任何一间店铺都是如此,玄夜既雇用了经验丰富的掌柜和伙计,就是只问收益不问过程。
是以冯掌柜听到他这般问,知道这里头自有原因,忙答道:“便是公子不来,老朽也要去寻公子,方才那位客人原是咱们这儿的常客,这次过来却是要选一个礼物送给宫中的那位新宠夜昭仪。”
玄夜刚从上官颜夕那里得了消息,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到店铺里来,不想京中已经有贵人行动起来了,可见这金铭儿确是得宠,这才能有这些人着意去巴结。
他颔首对冯掌柜道:“我此来亦是为此。我刚得到消息,陛下要给夜昭仪过寿,时间就定在下个月初二,想来到时这满京城里够得上进宫的俱是要去朝贺的,便是那些没资格觐见的,怕是也要寻头觅缝的钻营着去送礼,正好是咱们大赚一笔的时机。”
他一行说那老掌柜一行点头,待玄夜说完,冯掌柜已是搓着手笑道:“公子所言极是,怪道那位女客要得急呢,想来等大家都得了消息,这京里的各样稀罕物事都要涨价呢。”
玄夜沉吟道:“咱们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趁这个空儿卖了才是,另外……”他想到官场上那些个无良官吏收礼送礼常用的那些法子,心念电转,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只此事先不能告诉冯掌柜,还要回去再细细计较一番才是。
且说那贾大爷从玄夜这里得了好主意,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兴冲冲回家就去找妹子商议。
贾姑娘正在家里头闹呢,“我死都不去安顺王府的,真要伺候了那一位,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前程呢?”贾夫人在一旁絮絮叨叨,不外乎是说旨意已下,若是抗旨全家人承受不起云云。
贾姑娘素来是个泼辣的,闻言哭道:“承受不起就一起死了算数,凭什么苦了我的身子让你们去受用呢!当日想着把我送到东宫里去,也不来问问我的心意,如今东宫没了,更是死活随我去了!”
贾夫人并贾老爷听了,心里都懊悔不已。
这位贾姑娘自幼就生得美貌非常,虽说是商人家的女儿,却天生带着一股端庄贵气,见过的都说她长大了必然有出息,这贾家也有些仗着女儿美貌高攀个好人家的意思。
后来恰逢着选秀,原是没他们家什么事的,只不过因着要给东宫选良娣,潘妃从中使坏,让商人家也送女儿去应选,贾家听了大喜,忙忙的把女儿的名字报给了内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