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赵女的家庭教育
一家人团聚,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
白归看着舅子家的六个娃,以及自己家的五个娃,心里很是着急。
这些娃,都没有上学。在那个年代,也没有学校。平民家的娃,想上学是很难的。
学堂是有,一般很少就在自己的村子上。自从孔子开办私学后,大周天下的学堂犹如雨后春笋多了起来。可是!开学堂的先生,一般都是选择在大的村子里,或者在各个中心集镇上面。
所以!一般穷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这个“寄宿”学校的。走读的话,年龄太小根本上不了学。而用私家车接送,一般人家连马车都没有,怎么接送?
古代人口稀少,可以想象:学堂会有多远。
不过!古代人天生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没有上过正规的学堂,但是!他们特别珍惜“口口相传”这个传统大学堂。别人讲故事,他们就在一边听着,从而学习到相关方面的知识。
送这些孩子去正规学堂上学,赵女和他的弟弟是不愿意的。那个年代的人,还没有后代的人那种意识。不说那个时代的人了,就是现代社会,落后地区的人,还是不把上学当回事。
再则!赵女很担心:她们家要是把所有孩子都送去上学,必然会引起周围人的怀疑。
是啊!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哪里能够所有娃都上学呢?都上学得多少钱?她们家哪里来的钱?
一般都是让其中某个聪明娃去上学,然后回家教其他娃。这样!可以为家里省一大笔钱。
别人知道你家比他们好,就会嫉妒你、疏远你;恶人知道你们家有钱,就会打你们家的主意;盗窃贼知道你们家有钱,他们就会起歹念;有困难的亲戚知道你家有钱,就想找你借。
总之!有钱人有无穷的烦恼。只有装比、装穷,省去许多麻烦。
以赵女的道家思想,是不会送儿女和侄子侄女去上学的。但是!并不代表知识无用论。不是!赵女的想法是:自家教。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办夜校!
白圭给了她们家很多钱,所以赵女购买了一些田地,自给自食。当然!是要向土地主交赋税的,土地主也一样要向国君交赋税的。
如果是租种的田地,是要交更多地赋税给土地主。而买下的土地,等于一次买断了租地的赋税。租地的赋税当租地的赋税,上缴给国君的赋税又是一种赋税,两者不是一回事。
所以!把土地一次性买断,比较划算。而且!子孙万代。
只是!你没有一定地财力你买不起。
“还是请一个文武双全的老师回来吧!孩子们整天这样疯,简直是浪费人生。”
白归把舅子家的六个娃也叫到自家这边,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十一个娃聚在一起,顿时整个屋内都有一股血腥味。这种血腥味,都是从孩子们身上发出来的。
不过!一会儿就习惯了。相反!还有了亲切感。
也许?这就是血脉亲情吧?
舅子家的六个娃,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害怕他。不过!在他慈爱的话语下,善意的眼神下,孩子们都不怕他了,都转在他的周边。甚至!都争着跟他学说。
“娃们都听话!大娃都能下地干活了!晚上!我和弟弟、弟妹都教他们识字的。还给他们讲故事!……”赵女坐到白归的身边,说了起来。
“你认识的字也不多!还是请一个先生回来吧!我回去留意一下?我们商队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我认识很多字!那些年!我寻找你的时候,遇见道家了,他们教了我好多字,好多做人的道理!我觉得!有好多东东,是没有必要学习的!每个人!学会一项、两项生存技能,就可以了!……”赵女说了起来。
这回!赵女给白归上了一堂道家哲学课。
孩子们听到娘亲、姑姑的讲话后,都不说话,很认真地听着。
“道家说!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活着而已,完成这一次生命的过程而已。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活着,活下去。但是!也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有亲人!
孩子们!你们都是一家人!知道么?你们长大了,要相互帮助!不要相互为仇敌!你们是一家人!知道么?你们是兄弟姐妹,知道么?
我和你爹,也是一家人!我和你们的爹,是一个爹娘生养下来的。我们的爹娘爱我们,可遗憾地是!他们因病而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呜呜呜!
孩子们!呜呜呜!你们不要忘恩啊!是姑父!也就是白官人!是你爹!你们的爹!白官人救了我们!救了我!救了你们的爹,我和你爹才活了下来,才有了你们!知道么?你们记住了没有?”
在赵女的追问下,孩子都齐声答道:“娘!我们都记住了!”
“姑姑!我们都记住了!”
“你们都记住什么了?”赵女问道。
“姑姑!我们都记住了!我们!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兄弟姐妹!我们!也是一家人!我爹和姑姑,是姐弟!”
“姑姑!我们都记住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相亲相爱!我们要团结!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姑姑!我们都记住了!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个家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娘!我们都记着呢!”
“娘!我们都记着呢!我们在一起玩,从来不吵架!”
“娘!我们都记住了!娘!说个故事吧!我们想听故事!”
孩子都纷纷表态,说他们记住了。
看到这个场面,白归很满意。这个赵女,很会教育孩子们。
在这个古代社会里,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战国时代,也许?道家生存哲学更管用。也许?赵女教的这一套,更适用些。
在白归融合的记忆里,白圭前辈也与多位道家接触、交流过。竟然!其中的一位道家还是当世闻名的杨朱。
当时的杨朱,在学术思想上的成就,不比墨家差。而是!旗鼓相当。
后世有一句名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可见!当时杨朱的影响力。
白圭前辈有幸与杨朱相遇,受益匪浅。
所以!他一样认为:在这个乱世中,还是首先考虑一下:如何让自己生存下去。未来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东,活不到那天,未来再美好都是没有用的。
子孙万代不是傻子,能够顾及到眼前的父母长辈、配偶子女,看得的亲人,就算你了不起了。
梦想和未来,都是忽悠傻比的东东。
活在现实、真实的世界里,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