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山崩地裂
田章兴冲冲地上了山,果然整个山顶已经被邓艾的军队控制了,蜀军的残余力量已经退缩到了后山,那是距离第一道防线大约有两里的地方,蜀军利用石块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在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这已经是无关大局了,整个靖军山顶地势平坦,失去了地利优势的蜀军,最终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田章不理会邓艾部下鄙夷的目光,上山之后,立刻就对第二道防线发动了全面进攻。
但进入到蜀军的射程之内,田章顿时就满脸煞白,蜀军弩箭的密度虽然有所降低,但元戎弩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百弩齐射,可以形成一个死亡扇面,一旦进入它的射程之内,几乎没有脱逃的机会。
虽然部分士兵拥有盾牌还可以勉强地抵抗一下,但随后而至的竹筒手雷,却让他们遭受了灭顶之灾,剧烈的爆炸甚至将有的士兵抛向了半空,火力之猛,打得田章的部队是抱头鼠窜。
田章差点就哭了出来,他本意是想来追打落水狗的,岂料竟被狠狠地反咬了一口,第一次攻击,田章就至少损失了四五百人。
这不是∷,坑爹吗?不是说蜀军已经被打败了吗,怎么还有反抗之力?
田章的军队可没有邓艾人马那般铁血,刚撞到南墙上撞一头血就纷纷开始后撤,田章也是懊悔不已,早知道还是让邓艾来攻了,自己损兵折将好不心疼。
邓艾也已经登上了山顶,不过他距离第二道防线还很远。看着田章的人马纷纷地溃败下来。邓艾脸上浮现出冷冷的笑意。刘胤可是平生他遭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不仅仅是拥着着先进的武器,坚韧不拨的意志才是邓艾最为钦佩的地方,率领着一支几百人的私人部曲,就敢于同数万正规的军队较量而且战果非凡,这份勇气和毅力,绝非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了的。
抱着投机取巧讨便宜的心思的田章,不踢到铁板上才怪。
“调集所有的床弩,准备在天黑之前发动攻击!”邓艾沉着的下达了军令。
田章的兵是指望不上了。邓艾也不准备将战斗拖到明天,他要重拳出击,彻底地将刘胤的残余力量击个粉碎。
几十辆弩车现在还在山腰处,笨重的弩车至少得五六个士兵才能抬得动。
蜀军的火器和元戎弩厉害,百步之内,魏军是没有武器可以匹敌的,但魏军拥有射程在三百步的床弩,这种破坏力惊人的武器可以布署在蜀军元戎弩和手雷攻击不到的位置,魏军之所以能够攻破靖军山的第一道防线,床弩的作用不可忽视。
邓艾想要发动总攻。床弩是不可或缺的首选武器。
几十辆床弩被士兵们抬上了山顶,山路过于崎岖。床弩下面的安装的轮子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它的使命来。床弩很快被安放在了距离蜀军第二道防线前面二百五十步远的地方,虽然床弩最大射程可达三百步以上,但二百五十步无疑是最佳的攻击位置,而且蜀军的弓箭,都没有这么远的射程。
魏军床弩兵开始绞动床弩后部的轮轴,床弩发出吱呀呀的声音,粗硕的弓弦在机械的作用下张开了角度,负责装箭的士兵将几乎有一人高的箭簇安装在床弩上。
所有准备参与进攻的魏兵都已经整装待发,就待邓艾的一声令下了。
邓艾刚要下令,就听了到了一声山崩地裂似地巨响,脚步下的整个山顶都似乎摇晃起来。难道是地震?这是邓艾的第一反应,但很快他就否决了这种想法,因为就在眼前不远处,再次发生了巨响,邓艾看得很清楚,泥土飞溅,硝烟升腾,有两名魏军士兵直接就被抛向半空,再次落回到地面时,已经碎成了几块。
魏军登时就大乱了,便整个的靖军山顶,此刻如同变成了一个活火山,连续地爆炸此起彼伏,硝烟和尘土地激荡起了十几丈高。
邓艾见识过竹筒手雷的威力,但这些埋藏在土里的家伙显然比竹筒手雷有着更大的威力,杀伤力相当地惊人,只要是在爆炸的周围五尺范围,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生还者。爆炸声接连不断地传来,整个山头成为了一座死亡地狱。
魏军一下子就全懵了,刚刚他们还欢庆过胜利,就这么一转眼的工夫,整个靖军山顶山崩地裂,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陷入一片黑暗和混乱之中。
这便是刘胤最后的底牌——石制地雷。石制地雷填装着比竹筒手雷多五六倍的火药,那自然威力要大上五六倍,不过地雷过于沉重,只能是埋设在土中,根本就无法象手雷一样轻易地投掷到几十步之外。
早在刚刚抵达靖军山备战的时候,这些石雷就已经被埋在了靖军山的山顶,做为刘胤最后的底牌存在。靖军山顶方圆两三里,几百颗石雷每隔几步埋上一枚,形成了一个广大的地雷网。
这些地雷是火发雷而不是触发雷,每一颗都有一条长长的导火索,穿在竹子中,彼此相连,只要点燃一根导火索,整个山顶上的石雷就会全部发生爆炸。这些导火索都采用的是较粗的导火索,燃烧起来很快,两颗石雷爆炸的间隔也只有几息的时间。
刘胤退守第二道防线之后,便引诱魏兵上山,同时坚守第二道防线,看到魏兵即将要发动最后的攻势,刘胤下令点燃了石雷。
发生爆炸之时,师纂就在邓艾的身边,突然间,他发现脚步下的土地有异动,知道地下肯定有东西,这时再想逃跑已经是来不及了,何况就算他能逃得掉邓艾也绝对是在劫难逃,他大喊了一声:“都督小心!”
然后他扑在了邓艾的身上,将邓艾死死地压在了身下。
此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脚下,爆炸掀起的巨大声浪直接就将邓艾震昏了过去,飞溅的泥土则将他的身躯掩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