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过去未来(十一)
第279章 过去未来(十一)
“在现在这个商业社会,可以说,艺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于佑嘉随意地把板擦和笔放到一边,面向寥寥的听众,手在金字塔面前轻轻一挥。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经纪公司包括艺人在内都认同这样的观点。把人商品化工具化并不是只在娱乐行业中出现的现象,这种说法也并非全无道理。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市场就有商品,艺人如果是一种商品,那实际上每个艺人都拥有自己特定的需求市场。这里的人,”于佑嘉指了指金字塔,仿佛那就是蕴藏了无数艺人奋力拼搏挣扎向上,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失败和成功的泪水汗水交织而成的缩影,“每个风格成型的艺人都有自己相当的受众,这部分人的多少决定了他市场占有率的大小。这些金字塔上层的艺人,每个人不只是拥有为数众多的粉丝,还在大众心目中占据一个鲜明的形象。”
于佑嘉说到此处停了下来,表情露出些许犹豫,似征询又似提醒地看看大家,“下面我有比较长的一段话,应该会挺枯燥。而且这是结合我个人在华悦接触了解到的演艺圈现状,和我在公关行业进行整合营销商业推广工作的经验所想到的一些东西,都没有经过验证,只是些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兴趣继续听?如果觉得比较疲劳,那我直接说结论,就不在‘小资深’面前班门弄斧了。”
顾恋和辰星都眼巴巴地望着他呢,哪会介意于佑嘉多说什么。
顾恋更是有些许惊讶,这是于佑嘉首次在她面前提到他自己对于演艺行业的想法。于佑嘉所说的未经验证的想法,肯定是他自己早就深思熟虑过的,要不然也不会说出来。于佑嘉在华悦做副总。主要工作则是经营润美公关公司,对华悦的事务很少过问,更少和别人谈及娱乐圈的什么事。事实上如果没人特意提出,一般人从于佑嘉的谈吐上不会发现任何他和演艺圈有关联的地方。
就连华悦公司的员工,对于佑嘉最大的印象标签也就是一个挂名的副总而已。在别人眼里,没有实权就叫挂名。可在于佑嘉眼中,工作范围各有进退,不插手华悦事务不代表他真的就是占着这个位置做不闻不问不看不想的用来平衡企业内部势力的木头人。
于佑嘉既然不得不坐上这个位置,哪怕是一个自己不太感兴趣的陌生行业,也绝不会容许自己做个睁眼瞎。而他一向学习能力很强。商学院导师对他极高的评价之一就是他能像海绵很快一样吸收并理解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能像水一样融会贯通,保持独立却从不拘泥于任何一种理论或实践。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顺势而为。因此,在华悦的挂名副总期间,他对这个行业的学习和探索从来不是“挂名制”。几年的冷眼旁观下来,原先再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对于佑嘉来说。都不再是问题。也许他仍旧不了影视拍摄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但对整个行业大局的方向把握和独特见解都已堪称资深。
将艺人经纪和商业市场对应联系起来,这种提法不鲜见,目前的社会上没什么行业能够脱离商业来谈,但是像于佑嘉这样理性而现实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说明,顾恋并未听过。她对艺人经纪行业商业性的认识更多源于对名利本能地追求和理解。要说能够结合商学知识谈到什么深入的想法,她还真说不上来。
但是,顾恋确定一点。于佑嘉的见解,必定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一份”。
这些年国内知名学府联合正规培训机构开设的针对企业高管的思维拓展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不少,国内许多行业内翘楚领军企业的老总都会受到邀请前去开课讲学。这等名利双收的事情各家老总大都不会拒绝。顾恋听傅安琴说过于佑嘉收到这类邀请不少,价码一个比一个高,可是于佑嘉从不愿意答应。认为没必要。
今日居然能免费聆听于佑嘉结合自己两个行业高管工作经历的经验,顾恋觉得自己真可以用“何其有幸”来形容了。他说能解开顾恋自己和辰星之间那道难解的方程式。那就一定能解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该不会突然后悔,想藏私了吧?”顾恋抱胸而立,对于佑嘉满含期待地反问。
“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你也说了,我很重视过程。”辰星朝于佑嘉点头鼓劲。
于佑嘉想要去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是随便做做的。好比他答应给顾恋今晚上的“大课”帮忙,那就是极为认真的帮忙,掏出了自己对这个行业心得体会的老底和大家探讨。
印容玉想,如果他不是总算有点商人该有的精明,知道该如何拒绝一些人不合理的要求,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自己累死。可是,在印容玉眼里,目前于佑嘉这副心态做人已经够累的了。
但他假如不是这样,也许当初自己就没这么好命活到这么大了。
思及此,印容玉再多的忿忿不平也只能偃旗息鼓,不管他做什么,都忍不住地会想去帮他。
“你想说就说呗,希望你的苦心能够值得。”印容玉瞄了瞄辰星,总觉得不爽,凭什么这种过气家伙就值得这么多人为他费心,茶水妹和顾恋就算了,连于佑嘉也……又不愿自己的不忿被好友发现得太明显,于是拿了于佑嘉面前没怎么动过的茶杯,皱眉看了看,茶水完全凉下来了。
这茶水小妹也太不尽职了!
佩月月浑然未觉,一心盯着于佑嘉,眼睛眨也不眨,俨然认真听讲的好学生。
“我倒水去,免得我们的于老师讲课讲得口太干。”印容玉发现对佩月月的鄙视完全被无视,于是气咻咻地去饮水机那边倒热水。
“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准备好听听我的长篇大论。真希望我能有更有趣更生动的讲述能力。”于佑嘉向印容玉投以谢意,转而面对顾恋他们,莞尔一笑。
“就拿一个电视剧演员来说,说到这个演员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认可度,可以从很多方面判断。片酬,接片的档次,水准,角色的主次,戏份多寡,档期忙碌还是空闲,主演作品的收视率如何,……对不同的主体来说,判断演员的市场价值更多会基于判断主体自己的立场。”
“经纪公司更关心艺人能否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电视台判断演员的价值是基于这个演员的知名度和观众缘能否提高收视率;制片人考虑演员除去个人因素外,最大的着眼点是这个演员能否得到购片方的认可,甚至能否吸引投资;如果有代言的话,品牌公司为了谨慎地选择明星为代言人,会针对产品和艺人本身的明星效应结合起来做调研。以润美为某个品牌选取代言人为实例,遴选合适的明星代言人,首先要注意这个明星在市场上正面意义上的知名度,知道这个明星正面形象的普通人越多,增加新客户的购买意愿的比例也会随之增高。——对邀请明星代言的公司来说,这些为了该明星增加购买意愿的新客户就代表了该明星的市场价值。”
“一个艺人的市场价值有很多表现方面。实际上,代言商品做商业广告是对明星自身价值的一种消耗,所代言的商品和明星自身不合适,对双方都有负面影响。艺人主要从事的还是演艺事业。正常情况下,艺人主要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观众的认可,本身越努力,越敬业,实力越佳的艺人,应当拥有更大的市场。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艺人的真实市场和传媒信息上展示出来的,并不那么一致。信息资讯发达的社会里,虚假的信息也能造就虚假的市场,夸大是常态。”
“我们经常见到某个演员的通稿里,说其主演的某某作品获得了多高的收视,而并不具体展示出收视数字,这就是最基本的夸大。还有仅仅因为一部作品反响较好动辄就冠以收视王或者收视女王称号的这种艺人的宣传手法,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娱乐圈里这种浮夸风如此盛行?因为这个圈子的行业现状就是如此,百分百的虚假伪造市场行不通,但是百分之五十的真实加百分之五十的虚假通过传媒传播夸大,会让很多人相信这个艺人真的有百分之百的市场价值,从而放大这个明星的效应,如此一来,那百分之五十的虚假也就变成真实的了。多的越多,少的越少,马太效应的规律在这个圈子里同样适用。即使是虚假的市场,通过一定的转化夸大,也能够借此吸引真实的市场,获得成功。”
“这种手段在娱乐圈中习以为常,经纪公司为自己的艺人写宣传稿时,基本没有不这样做的。所以每个艺人的真实价值和他们对外宣扬的价值通常都会有偏差。”
(对这部分的表述方式自己也很不满意,最终还是那无可救药的表达*占了上风。暂且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如果能够想到更可行的表达方式,以后应该会再改动。今天会争取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