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轩辕秘辛(下)
成功封神的轩辕不凡又想起了当年的旧恨,发现当年的那些神境高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他的心思就有些活动,想向西方修炼界报仇。
不过考虑到当年的禁令还有一定效力,他也才初入神境,虽然单打独斗世界上可能没有他的对手,可是他要去复仇的话那肯定就是灭人宗门、不死不休的大战,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几百年都等了,那就不介意再等几百年,反正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要想真正的报仇雪恨,那就一定要有足够的本钱。冷静了几百年的轩辕不凡,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了。
就这样又等了几百年,当年离开的那些神境还是没有一个回来的,而且不仅没有回来的,连消息也未再传回来半分。
在那个时候,所有神境全部离开地球已经近千年了,只有几百年前的轩辕不凡成功锻体封神了,至于其他人,总是卡在最后一步不得寸进。
不仅如此,地球的修炼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整体的天地元气逐渐变得稀薄,让所有人的修炼和晋级都变得更加困难。秘境里面能好一点,但是也存在各种隐患。
这些年轩辕不凡也没有闲着,他重新凝练了自己的领域,又修炼了很多秘术。
直到他准备充足,觉得报仇的时机成熟了,就向当时的宗主,也就是他的师兄借来了轩辕一脉的至宝轩辕神剑,杀向西方修炼界报仇。
轩辕不凡本来就是天才,成功封神以后自然也就成了神境中的翘楚。虽然西方修炼界也留下了一些后手,不过在一个真神的打击下,这些后手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
一时间,西方修炼界风声鹤唳。凡是当年参与围攻轩辕不凡和轩辕梦的西方修炼界势力全部遭到了几乎灭门的大清洗。西方修炼界也有传承了很多年的势力,也有他们自己的骄傲。
在那种情况下,不管当年是否参加了伏击轩辕不凡那场大战,稍微大点的西方修炼界势力都同仇敌忾,团结起来对付轩辕不凡的报复,而轩辕不凡自然而然地也就扩大了报复的范围。
这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战争,但是胜利却是属于少数者的。最终轩辕不凡打败了西方的秘境联军,杀了一个昏天黑地。
西方差不多稍微有点实力的秘境都遭到了清洗,他们惊恐地向当年留下后手的神境高手发出召唤,但是那些神境高手却没有作出丝毫回应。
而轩辕不凡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更是没有了任何包袱,杀得更加酣畅淋漓了。经过了轩辕不凡的清洗,整个西方修炼界的势力一蹶不振。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东方修炼界还保留着一些秘境势力而西方修炼界的秘境势力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了,即使还流传下来的也非常弱小,不堪一击了。
虽然表面上看西方皇帝还是非常嚣张,但是那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他真的得罪了昆仑秘境,神女一声令下,再次开启东西方修炼界的大战,西方绝对不是对手。
终于报仇雪恨的轩辕不凡又把精力放在了依然昏迷的轩辕梦的身上。本来轩辕不凡是想等着当年离开的那些神境高手能够有一天回返,然后想到救治轩辕梦的办法。
这一等就是近千年,直到他把西方修炼界杀得鸡飞狗跳,他终于对当年那些离开的神境高手们不抱任何希望了。轩辕不凡认为,那些人要是能够回来,应该早就回来了。
轩辕不凡准备自己想办法救治轩辕梦,他阅尽了轩辕秘境的典籍,四处向其他的秘境求助,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可最终还是没有收获。
这样又过了近两千年,沧海桑田,轩辕不凡的师兄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锻体封神,所以还是难逃寿元的约束,撒手人寰。
轩辕秘境又换了一任宗主,而轩辕梦终于还是太过虚弱,这么多年尽管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被吊住的最后一口气还是咽下了。
轩辕梦的死对轩辕不凡的打击是巨大的,本来还有一丝寄托的轩辕不凡感到了万念俱灰。
但是轩辕不凡说什么也不同意火化轩辕梦的尸体,而是用秘法将尸体完整地保存起来,期待有一天能够将轩辕梦复活。
从那以后,轩辕不凡就在不停地寻找将死人复活的方法,可惜都没有什么效果。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靠谱的。
“那他最终失败了是吗?”玉玲珑疑惑地问道,她看到过轩辕不凡的眼神,那不像是成功以后的眼神。
“没错,是失败了,也幸亏是失败了。”玉玲珑的师父在玉玲珑不解的目光中,继续解释道。
原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轩辕不凡的努力寻找下,还真是让他找到了复活轩辕梦的方法,那就是构建一个超级大阵,动用上古四大神器,最终血祭神州大地。
上古四大神器是上古四大秘境流传下来的,分别是昆仑秘境传承的昆仑神镜,轩辕秘境传承的轩辕神剑,古巫秘境传承的紫竹神杖,九幽秘境传承的九幽神碑。
轩辕不凡巧取豪夺,终于凑齐了这上古四大神器,就在他布下大阵,准备血祭神州大地的时候,轩辕秘境当时的宗主,轩辕不凡的师侄,也就是玉玲珑的师祖,发现了轩辕不凡血祭神州大地的目的。
当时的轩辕宗主惊骇欲绝,说什么也想不到他的师叔轩辕不凡怎么会这么丧心病狂。
为了最终阻止轩辕不凡做出这种罪大恶极的大事,轩辕宗主动用了轩辕一脉的秘术,仗着他宗主的血脉强行召回了祖先传承下来的轩辕神剑。
少了上古四大神器的轩辕神剑,轩辕不凡自然无法再血祭神州大地,所以只好暂时作罢。
当然发现少了轩辕神剑以后轩辕不凡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他就回来找轩辕宗主索要。这一索要,就为轩辕秘境带来了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