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税收之道
“这尼玛的,这来斯行也是穿越过来的吧,有点屌炸天啊!”看完第二本奏折后,朱由校在心里狠狠了吐槽了一句。
这家伙的眼光看的也太远了吧,自己这里才刚刚平灭了漠南蒙古和女真,瓦刺还没收拾干净呢,青海西藏,边疆土司都没弄顺当,就连开海也只开了一年多点,刚刚和西洋商人接上头,展开海贸,呀这就惦记上了外面的土地,就算是从琉球得到的灵感也没这么夸张的啊。
“这来斯行是何人?”朱由校满怀好奇的问道。
来斯行是当今驿马院的掌院,这朱由校是知道的,但是当初任命他担任这个职位,也是因为内阁的推荐罢了,他本身对这个文臣并不太知晓。
“来斯行是浙江萧山人,从小就才思敏捷,对各种事务颇有见地,于军略也不俗。”徐光启大略介绍了下,不过也只是普通罢了。唯独军略有见地让朱由校颇有些意外。
这些大明的文人就是这么古怪,才能天赋经常点歪,好好的文官不当,去搞军略武将,统兵征战。朱由校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来斯行整饬津门时,正好遇到了徐鸿儒领导的白莲教起义,于是便发兵平叛,连破邹、腾两县,生擒徐鸿儒,献俘于阙下。
徐光启的介绍虽让朱由校有些意外,但也没到惊讶的地步,又一个牛人被历史所掩埋,不管在历史上这来斯行表现的怎样,但光今天他提出的这个见地,就让朱由校有理由重用他。
“徐阁老,你回去对来斯行说,他的奏折朕看过了,很满意,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先把琉球、大员、琼州三岛以及沿海的客运体系弄出来。”
“是,陛下。”徐光启躬身应是,然后又拿出一些奏折来,有的是各个部门明年要实行的政策,需要皇帝审批的,有的是内阁做出的决议,需要皇帝审核的,比如内阁想要成立一个农田水利局,用来做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的规划,水利的整修等。
还有就是水利印刷机技术的转让,这是帝国日报的专有技术,但这项技术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光靠帝国日报设立在各地省会的机构根本不够用个,所以内阁希望能够实行技术扩散。
而朱由校的决定也很简单,拿钱来买,想要什么技术都行,但是要出钱,不论是官府使用还是私人使用,一个字,拿钱来,不拿钱就用这技术,到时候可不是警察出面,而是锦衣卫出面,罪名是危害国家安全利益。
一项项的奏折被徐光启拿出来,然后朱由校过目,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肯定,或者驳回,或者修改后实行。对于某些政策,朱由校还和徐光启爆发了激烈的讨论,孙承宗也间或参加进来。
整个宫殿当中,都是三人争吵的声音,让守在外边的宫廷禁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里面三位大佬在干什么,莫不是打起来了。
直到太阳西斜时,徐光启才拿起了最后一本奏折,“陛下,再忍忍,这本完了就没了。”
瞄了眼孙承宗,朱由校哀叹,“阁老这里是没了,大都督那边还有一堆子事呢。”
这话让两个老人笑而不语,没办法,如今有了个女儿,皇帝越发的不好见了,而且到了明年,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带兵出去,只能逮到一次就使劲的用,用完为止。这些事情都很重要的,关系到明年开年的工作,马虎不得,能够尽早确定下来是最好的。
尽管如此,朱由校还是打起精神来,拿起走后一本奏折,“这是关于…….个人所得税?”
朱由校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税收历来是国家根本,想在这上面动都要慎重在慎重,这个税种本来只是朱由校提过一次,没想到徐光启却记下来,甚至还珍而重之的写到了奏折,打算明年开征这个税收。
“陛下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帝国公民,人人都有纳税的责任,故而老臣便打算开征这个税种。”徐光启解释道。
“士农工商,国之四维,没道理让商人独自承担国家财税重担,而其他人无动于衷,如此长久以往,必然招怨言。况且,如今审批的政策颇多,明年内阁的动作也大,若是以今年商税的额度,明年不一定够用,故而老臣才写了这个奏折。”
徐光启说的颇有道理,朱由校也听得连连点头,商税只是征收了商业上的税收,还有其他大把的人没有在征收范围之内,比如技艺高超的工匠,公务员,军人,水手,这些人占得比例不小。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去做商人的,其他工作也有人来干,此时出台个人所得税,正当其所。
“朕对征收个人所得税并无意见,只是有两个问题需要修改注意。”朱由校缓缓说道。
这番话让徐光启再度麻木,果然如此,他就知道,内阁制定的政策,没有一个是能一次通过陛下的眼睛的,每次都会被皇帝挑出各种各样的缺陷,没想到个人所得是这样简单的谁都也是如此。
“第一,就是个人所得税要设立一个起征点,大明百姓还是太穷了,若是无底线的征收,很快就会民不聊生,那些底层小吏压榨其百姓来,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税收之原则,当行天之道,而不应入人之道,如此方才是正道。以富人之多余钱财,成国家之大政,恤底层之百姓,这才是税收之真谛。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起征点?天之道?人之道?”徐光启若有所思的咀嚼者,起征点倒是个好办法,既能让税吏原理那些毫无抵抗能力的底层百姓,而达到标准,通常都不是那么好惹,不是一些征税的小吏可以动的了的。
而后面的两句,则是将税收升华了,从本来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而这种理论,皇帝概括的十分贴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恰好和之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对,但是这两种思想却又莫名的融洽,这里面的内涵,让徐光启不由深思。
“第二个,就是农民个人粮食卖出去后,其所得不应当纳入个税征收当中,朕许诺天下百姓,农业税减免,就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再度去征收。朕不能失信天下之人。”朱由校掷地有声道。
他可不想学后世满清,让什么永不加赋成为一句笑话。
“陛下高信。”徐光启赞叹一声,然后将这两条记下来,这的确是非常中肯的建议。
“陛下,老臣事情已完,让给大都督了。”徐光启将笔记和奏折一收拾,然后行了个礼,将位置挪偏了点,把正中的位置让给了孙承宗。
“陛下辛苦了。”孙承宗行了个礼,颇有些关心的说道。
“无妨,政务要紧。不过朕年轻无事,徐阁老要不要回去休息。”朱由校揉了揉脖子道,做了一下午,脖子都酸了。
“老臣无妨,正好帮陛下参详参详军事,政治军事一体,相互影响,也许老臣能提出些帮助呢。”徐光启摆摆手道,“不过,陛下能不能上些饭食,中午争辩的太激烈,老臣只吃了一肚子的糕点茶水,这肚子里没有粮食垫底,饿得慌!”
“阁老稍待,是朕怠慢了。”朱由校一拍额头,难怪他总觉的哪里不对呢,原来是饿得。“刘若愚,让御膳房上些清淡的饭食过来。”
“是,陛下。”刘若愚声音有些艰涩的应道,他在这里守了一整天,也有些受不了了,感慨趁这个机会出去活动活动。
很快,皇后张嫣带着大量的宫女太监端着饭食进来了,香喷喷的饭菜香气,让三个忙碌了一整天的人顿时口水直流,食指大动。
“老臣见过皇后娘娘。”见张嫣进来,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连忙行礼。
“两位辛苦了。”张嫣也是万福一礼,然后转头来到了朱由校的身边,嗔怪道,“陛下怎么这么忙,连中午饭都不吃,还将臣妾派来问候的秋竹给赶了出去。”
“哦,有这回事么?”朱由校狼吞虎咽的吃着饭菜,丝毫没有这件事的一点印象。
“怎么没有啊,秋竹还跑过来给臣妾诉委屈呢,说陛下好凶,把她吓哭了。”
“哈哈,那倒是朕的不是了。”张嫣这么一说,朱由校还真有点印象,他似乎想起来,晌午的时候,好像有这么个宫女推门进来,不过当时他整合徐光启谈论的兴起,被人打断了十分不爽,都没让那个宫女张嘴,直接将人斥责出去了。
没想到那个宫女是秋竹。
“是啊,那陛下准备怎么补偿呢?”张嫣眼眸一转,趁机道。
“那宝珠要什么补偿。”朱由校头也不抬的问道。
“哪里是臣妾要啊,是秋竹要。”张嫣偷眼一看,小心翼翼道,“陛下,秋竹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可以放其回家成亲了。”
“成亲?”朱由校奇怪的看了张嫣一眼,那表情,让张嫣有些紧张。
“宝珠你问朕干嘛,朕不是早就说了,到了年纪的宫女就放其归家么,自己做主决定就好了。”
“啊,这样啊,陛下没说过吧?”张嫣疑惑的问道。
“没有么?”
“没有。”
“那刚才朕说了。”
“陛下…….”
在这样打闹中,三人的晚膳用完了,开始了军事方面的政务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