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红粉佳人
第484章 红粉佳人
春节过后,李庆在节度使府忙碌了半天,中午时才返回了齐国公府。
虽然之前赵桓刚刚继位时,派人前去调停他与郑抚的战事没有成功,但这齐国公的爵位,还是被李庆给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因李庆历任齐州防御使、齐州节度使,现在又收封为齐国公,而他起家的这地方又是齐国故地,故而现在他麾下的兵马也被统称为了“齐军”。
李庆回到国公府后,先是去与月娘说了会话,然后迳往潘金莲的住处走去,
金莲见他来了后,便忙将怀里的女儿递给了丫鬟抱着,迎上前去与李庆脱了衣裳,因说道:“你没酒,教丫头看酒来你吃。”
李庆吩咐秋菊:
“把别的菜蔬都收下去,只留下几碟细果子儿,筛一壶葡萄酒来我吃。”
秋菊应城下去张罗了,
李庆坐在上面椅子,看见金莲上今天身上穿着沉香色水纬罗对襟衫,五色绉纱眉子,下着白碾光绢挑线裙,裙边大红段子白绫高低鞋。
头上银丝盘髻,金镶分心翠梅钿儿,云鬓簪着许多花翠,
这副打扮,越发的显得她那红馥馥朱唇、白腻腻粉脸来,
李庆看了几眼后,不觉心中念头辄起,于是搀着她两只手,搂抱在一处亲嘴。
不一时,秋菊筛上酒来,两个一递一口儿饮酒咂舌。妇人一面抠起裙子,坐在身上,噙酒哺在他口里,然后纤手拈了一个鲜莲蓬子,与他吃。
李庆笑道:“涩剌剌的,吃这做甚么?”
金莲撒起娇来,糯声道:“奴不管,奴手里拿的东西你就要吃光!”
说着又口中噙了一粒鲜核桃仁儿,送与李庆吃下,这才罢了。
戏耍了半响后,李庆又要妇人拿馒头出来吃。
金莲于是一面摊开罗衫,露出那美玉无瑕、香馥馥的好食物来,
李庆揣摸良久,咬了几口,果然是人间美味,笑道:
“难怪人都说‘秀色可餐’,果然是诚不我欺也。”
于是夫妻两个又彼此调笑了,这才让秋菊铺好床,入帐内被里翻腾了半日。
事后,潘金莲轻搂着李庆的脖子,软弱无力的道:
“郎君,你现在都已刚过三十了,为何还是如当年一般,恁地勇猛?”
所谓“三十而立”,刚过了春节,李庆现在也开始步入这而立之年了,
到了这个年纪,已不算年轻,体力难免下降,很多男子在房事上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但潘金莲却惊奇的发现,现在的李庆与当年他们两个初次相会时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依旧是那么的威猛,故而才有此惊叹。
李庆笑了笑,
他这具身体毕竟是经过系统强化过的,自然是远非一般人能比。
李庆看了看金莲的娇躯,同样是与当年初见时没什么差别,如豆蔻少女一般水嫩,完全不像是一个已为人母的妇人。
两人于是就这么枕着继续闲聊起来,
忽然间,金莲似乎想起了什么,媚然笑道:
“谁能想得到,数年前郎君只是个阳谷小城内的一个财主,现在竟成了甚么国公……”
她至今仍对当年初见李庆的那一幕记忆犹新,
那时她刚巧往门外泼脏水,差点泼到了李庆,而李庆看向她的眼神,却是那么的炽热,一下便将金莲那枯死多年的心给点燃了。
现在回想来,一切都似乎像是做梦一样……
喂饱了金莲后,李庆又转去了李瓶儿房内,
虎头儿正在床上爬来爬去,他已一岁零两个月大,也能站起来走了,只是走不太久便又一顿坐下去。
因床上铺了厚厚的棉被,倒是不怕摔着。
李瓶儿见李庆进来后,便抱起儿子与李庆相见,
李庆从李瓶儿手里抱过虎头儿后,这小子却哇哇大哭起来,
李瓶儿忙从他那将儿子抱了回去,柔声道:
“孩儿有些怕生呢!”
只一句话,便说得李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孩子长得很快,只两月不见,就已经有些陌生了。
可惜李庆也是有些身不由己,一日未能夺取那中原之鼎,他便不能常年在家陪伴儿女成长。
李瓶儿似是看出了李庆眼中的落寞,于是安抚好儿子后,又精心让虎头儿去与李庆互动,
毕竟是血浓于水,没过多久,小家伙便不再害怕李庆了,父子俩一起玩乐起来,
李瓶儿见了这情形后,不由的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小家伙才一岁出头,玩闹了一会后便犯困了,李瓶儿将他抱起哄了一会便睡着了,
于是李瓶儿将虎头儿让丫鬟迎春带到了偏房去睡,这才暗舒了一口气,
她用香巾抹了一下玉颈,觉得身上有些油腻,便想要洗个澡,
李庆见此,便在李瓶儿耳边道:
“娘子,咱们一起洗吧?”
李瓶儿听后,脸色微红的勾勾看了他一样,微微的点头默许了。
不一时,婆子便把浴盆掇到了房中,注了热汤,二人下床来,同浴兰汤,共享鱼水之欢。
这时都将沐浴的热水称为“汤”,比如唐朝的时候,杨贵妃沐浴的贵妃池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故而称为“海棠汤”。
洗浴了一回,李庆乘兴把妇人仰卧在了浴板之上,
不一时,房屋内有如泥中螃蟹一般声音响之不绝。
妇人恐香云拖坠散落,被浴盆中的弄脏了,于是一手扶着云髻,一手扳着盆沿,口中燕语莺声,百般难述。
事后,夫妻两个只薄纩短襦到了床榻,让人在炕桌上安放果酌饮酒,尽谈温情之事……
春节前后的这些天里,李庆着实是得以暂时放下诸多琐事,尽情的享乐了一番,每天与众妻妾戏耍玩乐,好不快哉。
潘金莲的娇媚,李瓶儿的温情,孟玉楼的端庄,潘巧云和阎婆惜的百般奉承,扈三娘与花小妹的青涩娇蛮,张莺莺的独特韵味……
九位娘子,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让李庆无比的迷恋。
知道现在,李庆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那些君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继位前风评甚好,一旦登基后却立即变得声色犬马起来,
幸好李庆的意志足够强大,否则定也会同样陷入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