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周瑜的举荐(求订阅)
第九十九章——周瑜的举荐
在曹操的一力运作之下,刘协也是不得不听从曹操的意见,只能是开口封赏了孙权,给了其朝堂的官职。
“即是如此,朕便依卿所言,命其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至于侯爵之位,一并继承!”
陆逊听闻了刘协的封赏,心中也是一惊,视线偷偷的向着曹操瞥去。
他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刘协所给予的官职可以说跟当初拉拢孙策时一般无二,他在来之前原以为能保住孙策的官职即可,可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连侯爵之位也是到了手。
当然,他也清楚,这并不是刘协心中真正的意思,不过是碍于一旁曹操的威慑罢了。
在刘协的心中想来,此时的天下又哪里还有什么忠臣,皆是乱党逆臣占据了一方之地而已,又有什么好封赏的。
就连四世三公的袁公路不也是僭越帝位,狠狠地将天子的脸面抽上了一记巴掌,令其本就已是威严扫地的汉室朝廷,再一次的将其脆弱的一面暴露在了天下之人的眼前。
虽然最后称帝的袁术死了,但其造成的影响终究是不会消散。
若不是大家都看到了此时称帝会成为众矢之的,引起围殴的话,只怕是各个都想着要过上一把天子之瘾了!
虽然此时各路诸侯都还没能称帝,但经过了袁术一事,刘协的心里早已是透亮无比。
不过都是些野心之辈,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可实际上所做之事都是一样的下贱龌蹉,谁也不见得比谁高尚。
可是他身为天子,却和傀儡一般又有何分别。
离开了曹操,他什么都不是!
也许正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人受欲望驱使,惑乱其心,欲望与内心若无规范,则世间纷乱不止。
用以外力制约,依法理规范欲望与内心,以此匡正天下,真的就能还天下之太平?
也许吧,但那个天下,刘协可以确认,跟他汉室天下将不会再有关系。
那将是一个新的天下,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着无限未来的天下,而非是他这个已经死气沉沉,看不到请进方向的汉室天下。
虽然刘协的心中早就知晓这世上不会有万世的天下传承,但终究还是不愿面对现实。
他心中明明有许多想法想要实施,然而在历史车辙的前进之下,就凭一个刘协又能够做得到什么?
有时候,刘协甚至觉得,就这样放手,什么都不管,让其顺着历史的车辙而走,才是自己最为正确的选择。
可是他甘愿吗?
他甘心吗?
不!
他如何能甘愿!
他又如何能够甘心!
他可是汉室的天子啊,又岂能轻言其败。
他要为了汉室的存续赌上一切,这样,哪怕他最后输了,输的一干二净乃至丢了自己性命,他也便是无悔了!
而他做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他便是天子!
不管各路诸侯尊不尊崇,只要他还在位一天,他仍旧是这个天下最为尊贵的存在!
因为他是天子,所以他必须承受更多的压力,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要让自己对得起自己身上所带着的天子二字。
至于曹操,原本的打算也并不想封赏孙权如此的官职,最早的想法不过只是让其领着吴郡太守而已,至于讨虏将军以及吴侯的爵位,曹操根本就没想过要给孙权。
他清楚的知道,孙权比不得孙策。
孙策为人豪爽霸气,身上有着一股子猛士的气息,称之为江东小霸王便是其最好的写照。
而孙权这个碧眼儿呢?
不过是个隐藏在他人身后的阴冷毒蛇,一旦被其盯上,就要做好可能被其袭击的打算。
不咬上一口,又如何能称得上是薄恩寡义之人。
不管是对其有恩之人,还是对其有仇之人,孙权都不会客观的对待,他只以自己心中的标准来进行评判。
对于这样一条毒蛇来说,曹操不由的怀疑,其孙策的死,很大程度上便是与之有关。
也由不得曹操会有此怀疑,毕竟曹操的心中清楚的知晓孙权的野心。
对于一个薄恩寡义之人来说,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心的野心,对着自己的至亲出手,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他对于孙权的忌惮远远地要高于孙策。
毕竟对于孙策这种人来说,他们只喜欢直来直去,不善于使用阴谋诡计,他们唯一善于的便是携取大势,一路碾压。
所谓的王道,便也就是这般做法。
当昨日陆逊离开了司空府的时候,曹操便是将自己心中的决定对着郭嘉说了出来。
他原以为郭嘉在听了他的安排之后,毕竟会附和同意,却是不想被其否决。
郭嘉仅仅只是摇了摇头,对着曹操说了一句便是瞬间令其将心中的决定推翻。
“主公是想让其收买人心吗?”
也许乍一听起来,感觉是令人毫无头绪,听得云里雾里,可是曹操又哪会听出郭嘉口中的隐含的意思。
毕竟曹操也不笨。
若是曹操笨的话,他早就在孤身刺董的时候便已是没了性命,又哪里能走得到今天这番地步。
要知道,此刻的曹操可谓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然便是占据着大义。
很多时候,曹操需要得仅仅只是一纸诏书,就如此刻一般。
至于郭嘉为何所言,其曹操的决定是想让孙权收买人心,这便也是涉及到了孙家的出身。
据孙坚自已所言,其祖上乃是兵圣孙武!
然,其孙坚一家却是居住在吴郡之地,却不免让人怀疑其祖上的真实性。
毕竟孙武在春秋时期乃是齐国人,而孙坚一家所居住的吴郡,在春秋时期,却是吴越的所在。
虽然言自己一家乃是迁徙而来,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信。
只是孙家出身于吴郡之地,这本身就给了孙权收买人心的便利,毕竟孙权本就是出身在吴郡富春县。
对于一个极具野心的人来说,此等便利的机会又如何不会将其把握住呢。
虽然因为孙坚出任了长沙太守,离开了吴郡,使得吴郡的世家并不将其承认为江东世家的一员,但就凭着此时孙家掌控着江东之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其治下之名是否承认。
而对于从小长于吴郡的孙权来说,说上几句吴越侬语,跟百姓套套近乎,想要收拢其心,还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若是此刻再将其封赏为吴郡太守,那可正合了孙权之意,成了郭嘉口中所言的那般让其收买人心。
只是这般的收买人心对于曹操而言,却是万分不利的。
一旦让其统合在了一起,借助地利,虽然孙权不一定能打到北方来,但曹操若是想要一统天下,渡江南下却是绝对会是成为一件难事。
先不提其孙权在统合了治下之民的民心之后,其实力究竟有多强,单单就是曹操手下的那批将士全是北方之人,不识水性,想要渡江,本就是不易了。
而江东之地多河川,虽然马战、步战不行,但要说其水战,却是其极为擅长。
仅仅只是不吐这一点,就能足以让其江东士卒狠狠地吊打一批北方士卒。
因此在郭嘉的劝说之下,曹操最终决定,还是将孙权的吴郡太守换成会稽太守,至少不在自己的地盘上,也就不那么容易往里面掺杂自己的人了。
毕竟江东世家的势力可是错综复杂的很,一个没有处理好,就很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威胁到孙权的统治地位。
毕竟他也才刚刚上位,在众将领之中的威信此时还不高。
至于讨虏将军以及吴侯的爵位,也不过是曹操另外一种安抚手段,仅仅一个太守之职,就想要打发了孙权,那孙权又岂会甘心。
且先不说陆逊在许都的朝堂之上接受了刘协对孙权的封赏,就说周瑜因为心中暗含着对孙权的怀疑,便是在将孙策下葬了之后,对着孙权进言,愿为其举荐一名内政人才。
其意不过就是为了先从孙权的身边离开,好让自己在暗中仔细查探。
孙权在听闻了周瑜的进言之后,对于周瑜所说的内政人才也是不免起了好奇之心。
毕竟周瑜的名就在这里,能得到周瑜称赞的人又岂会是庸才。
更何况,周瑜所举荐的还是内政人才,这更是让孙权的心中期待不已。
他与自己的大兄孙策不同,因为不常领兵,反而更喜欢玩弄权谋之术,便是清楚的知晓,想要发展一地,其治下想要清平,内政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要素。
毕竟,若是内政不行,粮草不济,他又拿什么来当做自己立身于乱世的资本。
而没了立身于乱世的资本,那么分分钟就会人所吊打。
很快,灭亡就会降临到其头上。
所以在得知了周瑜为了将自己举荐的人才能够立刻出任而亲自出马相请的消息之后,孙权很快便是同意了其请求,命其尽快将举荐的人才带来。
虽然此时陆逊还没有带回朝廷的封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一郡太守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身为一郡太守,那么开府建衙又有何不可。
现在本就是乱世,谁又会真正的在意,开府建衙之人究竟到底有没有其资格。
更何况,虽说朝廷封赏的只是一郡太守,可谁都知道,这江东之地真正的掌控者是何人,又怎么会真的在乎有没有违制呢!
临淮东城县内的一处庄园之中,周瑜正坐在书房之中,缓缓的喝着茶汤,而坐在其桌案对面,主位之上的男子则正是他此行的目标。
瞥了一眼坐于自己眼前的男子,周瑜的眉梢微微的紧皱:“子敬,可否帮我?”
被周瑜唤为子敬的鲁家家主在听闻了周瑜的话语之后,不由的觉得好笑,对着周瑜调戏了一句:“你美周郎智谋无双,竟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听闻了鲁肃之言,周瑜却是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沉默不语。
要说起周瑜与鲁肃的相交,还得从周瑜任居巢长之时说起。
东汉末年之时,宦官专权,横征暴敛,各路世家皆是疯狂的兼并土地,使得其农民大量逃亡,成为流民。
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于中平元年,张角率领着太平教爆发了黄巾起义,至此,汉室王朝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也同时把汉室王朝的虚弱暴露在了天下豪杰的面前。
这也使得汉室王朝在其后来,迎来董卓之患以及李傕、郭汜之乱。
东汉王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扩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
当时周瑜任居巢长,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周瑜刚说出借粮之意,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主动与他相交,两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时公孙侨和季札那样牢不可破的朋友关系。
刘子扬是鲁肃的好友,写信给他,信中说:“当今天下豪杰蜂起,凭你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宜于当今社会形势。你还是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可滞留东城。现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兵众,占据富饶的地区,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他,何况我们这些人。看他的趋势,还会广聚更多的人众,机不可失,你应该速去那儿。
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去见他,把刘子扬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他说了。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仍住在吴郡。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他说:“过去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当今时势,不仅君主可以选臣下,臣下也可以选择君主’。如今孙权亲信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况且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论证,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我正领悟到这个道理,你不必把刘子扬的话当作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