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你可赚大了 (第一更)
在布罗姆艺术博物馆三楼修复室里看了一圈,这里面的修复材料倒是很齐全,只是修补画芯用的宋代绢帛不好找,这里同样也没有。
布罗姆家族成立私家博物馆毕竟也有一百多年了,门路还是很广的,尼森先生只是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就笑着对向南说道:“宋代制造的绢帛,晚饭前就能送过来。”
向南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很快就和尼森先生一起下了楼。
赵炳天带着访问团的成员在这博物馆里已经逗留了几乎一个下午的时间,该参观的基本上都参观得差不多了,他看到向南下来了以后,便走上前去,说道:
“向南,我们现在要回宾馆了,你是留在这里修复文物呢,还是跟我们一起走?”
“你们先走吧,我还要留一会儿。”
“好,那我们走了,你也早点回宾馆,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要注意安全。”
赵炳天叮嘱了向南一句,就带着访问团的成员们上车准备离开。
钱昊良经过向南的身边的时候,抬手拍了拍向南的肩膀,低声笑道:“早点回来,我还等着看你这十多天的收获呢。”
向南笑着点点头,说道:“好,放心吧,我给字帖做一下准备处理,就回去了。”
“尼森先生,趁着现在时间还早,把王羲之的《平安帖》送到修复室里去吧。”
等赵炳天等人离开之后,向南这才转过身来,笑着对他说道,“我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要不然,我担心在回国之前,这幅字帖修复不完了。”
“好的,向先生稍等。”
尼森先生朝向南笑了一下,转身从会客厅里将那幅字帖取了出来,然后跟着向南又上了三楼。
修复室里,向南将《平安帖》摊放在大红长案之上。
这幅《平安帖》绢本画芯有不少地方撕裂和断痕,因此如果直接用清水来冲洗,很可能会将残破的绢片冲得七零八落,因此,首先需要固定。
向南在《平安帖》画芯的背面,用纸和浆糊刷平固定住,然后在大红长案上铺一层细网网绢,用水排笔衬平吸干,再将字帖慢慢放在细网网绢上面,正面朝上,紧接着,再用水排笔淋洗画芯。
画芯清洗完毕之后,向南又用毛巾将字帖上的水分一点一点吸干,再用稀浆水油纸刷平在字帖正面上,并在水油纸上面刷上两层宣纸保护层,最后动作轻慢地将字帖在大红长案上翻一个面。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揭覆背纸和揭命纸了。
“要是这会儿,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生产出来了,那就轻松多了。”
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这幅字帖,向南不由得想起了文物修复研究所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不对,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试用阶段了,有了这款产品,以后揭覆背纸和揭命纸,比以前要轻松得多了。
当然了,揭覆背纸和揭命纸,对向南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耗费的时间要久一些罢了。
等到向南揭完了覆背纸和命纸,他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再有明天一天,这幅王羲之的《平安帖》,怎么说也能修复了。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一直站在边上的尼森先生,淡笑着说道:“尼森先生,明天上午七点半左右,我就会过来继续修复这幅字帖,希望你到时候能安排一个人在这里开门。”
“没问题,向先生。”
尼森先生点了点头,说道,“博物馆里会有人守夜的,一会儿我会交代下去。”
顿了顿,尼森先生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又转回头来邀请向南,“向先生,已经差不多到晚餐时间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能和你一起共进晚餐?”
向南笑了笑,说道:“荣幸之至。”
将修复室收拾干净之后,向南和尼森先生一起坐车离开了博物馆,在附近找了一家高档餐厅,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吃过晚饭后,尼森先生又亲自坐车送向南回到了宾馆,这才对向南招了招手,笑道:“向先生,那我们明天再见!”
向南说道:“明天见,尼森先生,再次谢谢你的晚餐。”
等到尼森先生的车子驶离了酒店,向南这才将背包往肩上一背,朝楼上走去。
说实话,今天才刚刚从安德里亚斯的城堡那边回来,才歇了半天时间,又被拉到布罗姆艺术博物馆修复王羲之的《平安帖》,饶是精力旺盛的向南,也有些累了。
上了楼,打开房间的门,电视机里正播放着听不懂的新闻,钱昊良则是躺在床上,双手捧着手机,也不知道是在谁打字聊天。
向南瞄了他一眼,打趣地说道:“钱大哥,你听得懂电视机里的新闻说什么?”
“诶?你回来了?”
钱昊良一使劲,从床上坐了起来,笑着说道,“这里的新闻我哪听得懂,我听个声罢了。”
说着,他朝向南连连招手,催促道,“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赶紧把之前的收获都拿出来给我瞅瞅!”
“其实也没多少收获,就两件华夏文物。”
向南一边说着,一边将背包取了下来,拉开拉链,从里面拿出一大一小两只古董盒,放到了钱昊良的床上。
“你这也太不讲究了,这么珍贵的文物,怎么能随便扔在床上?”
钱昊良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从床上爬下来,然后再将被子叠好扔到向南的床上,这才打开了其中那只小一点的古董盒。
“这是古籍?”
钱昊良看着古董盒里面的六册《昌黎先生集》,愣了一下,然后取了一册出来,小心翼翼地翻阅着。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嗯,这是一函六册天禄琳琅宋版首部著录乾隆御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
“天禄琳琅旧藏?那可都是国宝级古籍啊。”
钱昊良啧啧赞叹,一边翻看着一边说道,“而且这六册《昌黎先生集》都保存得相当不错,品相很完美,你可真是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