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天之力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嫦娥布下的天意大阵自行发动,轻轻松松地便承担下来。而嫦娥更是理也不理外面的情况,只是专注地看着悬浮于空中的张均,微笑道:“你果然没让姐姐失望,这便是弟弟的神胎第六变吗?果然有些意思,看样子那‘人道秘晶’和‘神血’对你的帮助很大。”
张均微微点头,他平静地扫了一眼外面,道:“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高手围攻于我,有劳姐姐了。”
“你只管放心冲击,便是天下的修士都杀过来,姐姐也尽能挡下。”嫦娥平静地道,平静之中,却暗藏着强大的信心。
张均点了点头,而后将天子层次所掌控的天意,进一步地锤炼,提升。天子进升到天师之后,其实所掌控的天意数量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对于天意的控制程度。如果把天意比作力气,那么天子就是不会功夫的普通人,而天师则是武林高手,后者更善于运用力量,能够把力量运用得更加精妙,从而产生较为强大的杀伤力。
现在张均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精熟对那天意的掌控,从而能用一分天意,发挥出三分的效果。从天子到天师,等若从±★普通人成为武林高手,这是一种质变,其过程自然难度极高。具体上,天意对于天师而言,不再像天子时期那样不可捉摸了,它会形象地凝聚成一种力量,直接存在于天师的体内。
天师体内拥有的这种,由天意凝炼而成的力量,称之为天之力!天之力对于体质的要求极高,一般弱小体质的人,是绝对无法承受了。所以一般天师的体质都非常强悍,而一名天子能不能成就天师,往往也会看他的体质是不是足够强。
张均刚刚进行了神胎第六变,心灵与肉身都极尽升华,足以支撑他步入天师境界了。
此时,他盘坐虚空,双手合拢,丝丝缕缕的天意,从冥冥中降落,进入他的体内,与他体内的力量融合。天意是那样的浩荡,进入体内瞬间,张均便感觉到微微的刺痛,这不禁让他吃惊。才一开始就有了痛感,后面的融合岂非更加痛苦?
不过,随着天意与体内力量的融合,刺痛感渐渐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感和轻松感。这让他松了口气,继续全力融合天意,凝炼天之力。一般而言,一分力量,只能融合一分天意,自身力量与天意的融合的黄金比例是一比二十。即一分力量,融合十二分天意。这里的十二分天意,是指能够发挥出十二分力量的天意。
比如一名修士,他体内的力量是一万京,那么他最好去融合十二万京力量的天意。如此一来,融合之后的天之力,将变成十三万京。绝大多数的修士,都遵从这一黄金比例进行融合,偶尔有人多炼化些天意,也不会太离谱。
张均早在成就无上道尊的时候,一身力量就达到了五千万京,后来步入至尊天子,一身力量更是超过了一亿京!之后更是连连提升,特别是刚才的神胎第六变之后,他一身力量已然达到了惊人的五亿京!
并且,张均由于使用了几道神灵宝藏中的力量宝符,使他一身的力量硬生生地又提升了五倍!曾经,力量宝符只能提升他右臂的力量。可现如今,诸多力量宝符融合之后,可以将他的力量整体提升五倍,使他一身力量达到可怕的二十五亿京!
虽然二十五亿京的力量,是他凭借力量宝符才形成的,但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力量,依然会得到天意的认可。若依黄金比例,张均若融合天意的话,他将融合三百亿京的天意力量!而融合后的力量,则是三百二十五亿京!很难想像,什么样的躯体能够承受三百多亿京的巨大力量!
张均就那样一丝一缕地把自身地力量,与天意融合,使之形成天之力。渐渐的,他体内的天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当天之力的数量,超过一亿京的时候,他便有了一种强烈的力量感,似乎一拳打出,能将天都打出个窟窿。
不过,随着实力的增多,这种感觉渐渐地淡了。当他体内的天之力,超过十亿京的时候,他变得沉稳如山。再之后,天之力达到了一百亿京,他更加变得不动如大地,似乎只要他一动,就会天崩地裂。
外面无数的高手在围攻钧天小世界,然而都被天意大阵轻松地挡下了。嫦娥瞧着张均在凝炼天之力,微笑道:“天师能将一分力量,融合十二分天意。可到了顺天君的层次,一分力量,却可以融合几百上千分的天意。所以顺天君往往一招之下,天崩地裂,无人能及。”
“他未免太谨慎了,我要是他,一分力量起码要融合三十份天意,而不是十二分。”吴刚道,“不过这样也好,他以后可以逐步地增加比例了,直到成为顺天君。”
嫦娥道:“天师融合天意的极限各不相同,因人而异。当初昊天至尊天师时,用一分力量,融合三千分天意,他因此独裁天下。我这弟弟应该不比他差。”
“若他能将天之力,在体内凝聚天心,便可成就顺天君。天君可比天师强大多了,天君能够额外地从天意处,借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力量,他们一旦暴发,其威力是非常恐怖的。”吴刚道,“不知他最终能融合多少天意,我倒是非常期待。”
说话间,西方飞来一道辉煌剑光,笔直地斩在了天意大阵之上,嫦娥的身体微微一晃,她冷冷道:“米粒之珠,怎敢与皓月争辉,滚开!”
她话音一落,便有一道月光飞射而出,润物细无声般地,打向了那西边的紫光门户中,那黄面皮的矮小修士。
月光未至,那矮小帝袍的修士便冷哼一声,道:“不知死活!”说完就有一道紫光从那门中飞出,迎向了月光。
本書首发于看書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