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分兵
第一百六十一章分兵
战局永远是无法把握的,蒋介石一声打,三十万大军纷纷出动。
分为东西北三路大军,堂而皇之的向南开进。
北路军总指挥徐庭瑶担任,以第5军主攻昆仑关,第99军第92师绕伶俐圩西,进攻击七塘侧击昆仑关之敌。
西路军总指挥夏威以第一纵队,司令周祖晃,攻击高峰隘,第二纵队,司令韦云菘,在南宁南部苏圩集结,阻止敌后增援南宁。
东路军总指挥蔡挺锴用何宣第46军向陆屋、灵山破袭邕钦公路,叶肇的第66军攻击昆仑关则翼之古辣、甘棠敌军。第99军另外两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此次我军担任主攻,只有两条路,要么攻占昆仑关,要么第五军全体阵亡。”
全体噤声。
杜律明的意思就差告诉第五军团级干部,要么死在鬼子枪口下,要么死在自己督战队弟兄的手下。
“昆仑关之敌仅为松本总三郎一个大队。
重要的是昆仑关后摆着的四十二和二十一两个联队。
他们处于九塘至南宁一线,凭借着交通便利可以快速增援昆仑关。
第九旅团也在不远处的南宁,以日军第五军的战力,我们守仍会有心无力,正面进攻一个师团,我们第五军还没有这个实力。
所以我们要关门打狗。
郑洞国、郑庭笈你们第一师和两百师,正面主攻昆仑关,军部的装甲团、重炮团协同攻击。
委员长也会抽掉最后的百架飞机进行空中支援。
邱清泉你的新22师,右翼迂回由小路绕过昆仑关攻占五塘、六塘打击南宁方面日本援兵,
彭璧生你带着率两个补充团担任左翼迂回支队绕甘棠、长安攻击七塘、八塘侧击昆仑关之外堵住其退路并阻击援军。
诸位,这场仗是我第五军的扬名之战,望诸位凯旋。”
一个军礼过后,各师开始着手准备。
“老彭带两个补充团行不行,实在不行我抽一个团给你,两个补充团给我。”
冲天鼻将军有些担忧,阻敌增援必定会遭受第九旅团和二十一旅团的两面夹攻。
完不成任务那昆仑关一旦失利必定是其背砂锅。
两面之敌最少两个大队的兵力。
在前期战场中,一个大队压着一个师打是常有的事,两个团太危险了。
“我的命就看你攻的够不够快了,如果你能快速攻克昆仑关,说不定还能一同杀到南宁城下。”
无赖二字清清楚楚写在彭壁生脸上。
“张子文放在七塘还是八塘?”
彭壁生眯着眼睛,好似要看穿车厢看到后面的张子文。
“八塘。”
郑庭笈脸色变换不停,眼珠子也是四处乱窜。
“不怕伤了他的心?到时候可还要他手里的兵。”
彭壁生摇了摇手。
“只要他能抗下来,答应给的主力番号会给,也不会拿他一兵一卒,你小子能过河拆桥我可不行。”
白崇禧称为小诸葛,郑庭笈的白狐狸也不差。
“听你说的,谁让你是师兄呢。”
彭壁生看他眼珠轱辘轱辘转,只能希望被他算计的家伙不要太惨。
“郭团长,这次我们并肩,作战还请多多关照啊。”
强龙不压地头蛇,彭壁生自领团长,那这个副团长必定没有话语权,升官也就容易了。
做人当入铜钱,内圆外方。
这一年,张子文沉淀了许多,也懂得了很多。
有少部分人借用抗日的名字爬上官阶,还有少部分人借用抗日的名义谋取利益,只有少部分人真心真意的抗日。
遇着了靖难之师就能
英雄,碰着了那些人就只能感叹了。
“张团长不要取笑我了,几斤几两我心里还是有一杆称的。”
两个人独坐一辆车显得很舒适,并不是别人让着他俩。
而是主力团的三位主官都跑到一个车里商量事情去了。
他们的副官又不好过来,于是两人乐得自在。
“这一次迂回我们两团势必会伤经动骨,为兄我的部队已经摸过一遍了。
为了底下的弟兄,我希望郭兄到时能听我我的一点建议。”
七塘八塘距离十多里,沿南北遏制公路。
昆仑关日军面对同为机械化的第五军占不了太大的优势。
日军一旦请求支援,南宁日军必定全线压上。
沿着铁路日军也会源源不断进入南宁,两个补充团只能当开胃菜。
更南面的新编二十二师才是主力。
换句话说,左翼迂回支队最大的军事目的事兜住包围圈,给门再上一道锁。
“张团长,你放心,北面的二十一旅团面对两个主力师,只会在狗急跳墙的时候才会大举南下。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两个补充团就算是都打没了,也得兜住。
左右不过一锤子买卖。
你放心到时候我肯定听你的,反正你还是听彭副师长的。”
郭琦不容小觑,能有这番见解已经很不错。
经历过黄广战役,香山骆驼山一战,张子文不止一次反省,如果日军在快一点,八十六军就得变成笼中鸡。
这次局势相同,总指挥还是小诸葛白崇禧,不过第五军更强,第五师团更强。
而且看这天气,不会有大雨,日军的飞机也就成了霸主。
杜律明刚刚在会议上说有百架飞机支援,可到头顶时还能有几架。
郭琦看张子文面色沉重,也没再出声。
如果新编二十二师扛不住,遭殃的只会是两个用两条腿走路的补充团。
机械化部队也没有余粮啊。
一回到营地,张子文立刻做出部署。
教导队前出详细侦查,各营做好一级战备,等待具体时间。
整个补充团立刻动了起来,坐着轮椅的马小宝安排着各项事宜。
因为被鬼子的飞机轰炸不是一次两次了,补充团早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好充足的军粮。
到了南方也就没了小米和麦子。
炒着的大米很难吃,玉米面还能凑合。
老王拿出看家本事,给团部做了个玉米洋芋(土豆)饼。
张子文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怪自己,明知打仗还不做好粮草的问题。
净想着武器锋利去了,忘了人之根本。
忙了一晚上,补充团四千人十天的干粮才弄好,这要归功于从贵州带了三万斤玉米。
水田水稻,旱田玉米,沙田土豆,这是贵州秉持了几百年的种植理念。
也影响着贵州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