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破败的豪宅
第135章 破败的豪宅
钱是好东西,谁会不喜欢啊?无论古今,越是在鄙夷金钱,视钱财如粪土的,多数是由于,他们本身不缺钱。
晋代那个,把钱轻蔑的称为阿堵物的家伙,他可是朝廷的大官。至于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不在乎钱,创业不是为了钱,一个亿只是小意思……他们可是首富。
尽管按理来说,风水师不应该主动,应该让顾主上门相求。
但是足够的酬劳,也能让他破例……
再说了,几个风水大师,赚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一个风水布局而已,就有一千万的收入,谁不眼热?
风水师也是人,没到超凡脱俗的地步,而且还需要养家糊口,也离不了钱财。况且大家是凭本事赚钱,也不算丢脸。
这么一想,叶川也心安理得,直接跟上大部队,重新回到了巷子之中。
狭小的巷子,可容不了大部队。
所以大家分批次进去,形成了一条长龙。
叶川与萧萌,有意相让之下,就跟在了最后头。
履行之时,萧萌小声道:“悬赏百万,翻修宅旧……那他到底是想把宅子,修成多么富丽堂皇啊?”
“只要他有钱,修成皇宫都没问题。”叶川轻笑一下,然后低声道:“而且这事,恐怕也没这么简单。”
如果只是单纯的翻修古宅,根本用不着风水师,直接找专业的建筑工程师就行了。尽管现在钢筋水泥建筑大兴其道,但是复古建筑却从来不缺生意。
毕竟在国人的心目中,对于传统的建筑,还是比较有情怀的。普通人的经济条件不行,肯定是有商品房就好。但是有钱人,十分的讲究。恐怕买了别墅,还觉得不够好,更希望有一套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
比如说,京城四合院,江南水乡园林之类的。
可能这个艺术家,就是这样的想法。
不过叶川更清楚,以艺术家的经济实力,真的想居住园林建筑,也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翻修什么旧宅子。他完全可以,直接买一块地,然后大兴土木。
在空白的纸上,没有什么限制,才能创造更好的篇章。只要有钱,就算把苏州著名的几个园林,一模一样的复制在自己家中,也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据叶川所知,一些高档的私宅,几千万上亿的房子,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这只是叶川的揣测,或许艺术家,真的只是讲情怀呢,不想要新宅子,只想在旧宅上翻新,修旧如旧。
艺术家嘛,都是比较感性,文青。或许人家,就是喜欢,那种岁月沧桑遗留下来的痕迹,在斑驳的房屋中,回味悠久的历史……
在两人闲聊之时,一行人也通过了小巷子,重新抵达了高门大宅。不过此时,有了主人的引领,叶川与萧萌也顺利的进入宅中。
跨过了大门,绕过了影壁,眼前出现的就是屋宇重重,回廊曲折的情景。
乍看好之下,叶川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这个高门大宅,在很久以前,肯定是达官贵人的住所。只不过到了如今,这个豪宅也彻底衰败了。
眼前的宅院,只剩下一个大概的轮廓而已。一些房屋、厅堂顶上,不是瓦片缺失,就是梁柱折断,几乎塌了半边。
墙院角落,一丛丛野生的杂草,倒是十分的茂盛,隐约可见虫蚁爬动。甚至于,还能够听见一阵阵蛐蛐的鸣叫声。
荒芜、破败,还有一些腐朽的气息,就在宅院中飘散,可谓满目疮痍。
适时,萧萌低声道:“我现在相信,这是才买下来的啦。这鬼地方,都没修复,人怎么可能住得下……”
“嗯。”叶川点头,目光穿过了破败的墙壁,深入到住宅的内部。
他打量片刻,也有几分了解。这是一栋,三进院落的大宅子,三进三出。在宅院的最后,就是私家园林啦,有假山奇石、凉亭、池塘。
艺术家还刻意带着大家,来到了后园参观。
只见这时,本应精致秀巧的园子,也是破烂不堪的模样。
园中的几株树木,已经被人腰斩,只留下乌黑的树桩还在。角落中的一簇竹子,早没有了青翠的颜色,变得枝叶苍黄,半死不活。
池塘的水干了,堆满了腐烂的叶子枯枝杂物。垒叠的假山石头,更是蒙上了厚厚的灰土,黑不溜秋,散发出微微的臭味,犹如一团烂泥。
豪宅败了,园子毁了。
曲折回廊间,一个个镂空的雕刻,更是缺胳膊少腿,掉了许多零部件。屋宇房檐上的兽瓦,也不知道是被风吹雨打摔破了,还是被人撬走,反正空空荡荡,就犹如七八岁的奶娃儿,掉落牙齿的嘴巴,一笑起来尽是黑乎乎的洞口,有些难看……
一圈走下来,众人的反应不一。
有人淡定,表情如常。有人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更有人笑笑呵呵,没心没肺的样子。
相比之下,艺术家兴致勃勃,环首四顾,东张西望,眼中充满了欣赏的意味。艺术家嘛,脑洞与常人不同,说不定他能够在这破败的环境中,发掘其中的美……
倏地,他回头,微笑问道:“大家知不知道,这栋宅子的来历?”
“呃……”许多人一愣,下意识地的摇头。
就算众人之中,也有杭州的本地人。但是杭州大啊,他们又不住在这一块,怎么可能知道宅子什么来历。最多能够看出,这是老宅子,多半是古代土老财的私家别院。
还好艺术家本人,也没奢求别人知道答案。
他自问自答,笑着说道:“那我告诉大家,这是清末光绪年间,一位退休的部阁大员,他致仕回乡,就在这个地方,修起了园林宅院,颐养天年。”
“不仅是这栋宅子,包括外面的两条街,数百间商铺,以及附近的万亩良田,当年都是那位大官的私产。”
艺术家笑道:“大官家眷,及数百户族人,就围绕住宅四周,安居乐业。在鼎盛的时期,至少有数万人,就倚仗大官的福泽,繁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