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风雨前夜
??朱崖岛(即如今的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以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据地质学家的考证,朱崖岛与雷州半岛本来连成一片,只是到了距今1万年前以来,海面上升,海浪冲刷,形成一条长达8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琼州海峡,才使两者南北分居,隔海相望。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朱崖岛岛,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朱崖岛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
???????朱崖岛之所以成为宝岛,除了丰富的地下宝藏,如石绿富铁矿和羊角岭水晶矿等,地面上还生长着几乎所有的热带作物,出产橡胶、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附近海域上鱼类群聚,可以捕捉到热带海洋中的各种鱼类,以及龙虾、对虾等,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在朱崖岛的四周,海滨风光旖旎秀丽,从琼岛门户的海口市,向东分别有东寨红树木、东郊椰树林、长坡海藻养殖场、东山岭、南湾猕猴岛、大东海、鹿回头、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旅游点,以及岛内的兴隆温泉、鹿场、五指山、琼台书院、东坡书院、洑波古庙等名胜古迹。
而这个时候的海南岛可以说三国时期的流放之地,远离富饶的中原,生产力低于平均水平。总人口最多不超过二十万。大小县城不过五六个,人口最多。县城规模最大的也不过六万人口,万余户居民。
海南岛的原住民基本是从其他地方渡海而来。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十九个民族之一;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的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俗称“蕃人“、“番人“);
当时,飘洋过海的蕃舶抵御不住飓风、聚雨的袭击,被迫告岸避险直至留居。三亚羊栏的回族群众迄今流传他们先祖出海捕鱼,被飓风卷到汪洋大海中,飘泊来海南岛沿岸,逐登陆落户的说法。
为了躲避战乱躲避战乱。被称作“蛋民”的一汉族,古时还称“蛋家“、“疍民“、“疍家“,据说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以船为家,如同漂浮于盐水之上而游弋不定的鸡蛋而得名。蛋民其实也是古百越人的一支,后来民族融合成为汉人。他们因战乱及生活所迫,远古的时候就就已经从陆地逃入海上居住,并世代以海上捕鱼和采集珍珠为生。
古时的蛋民地位十分低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可能也正是因为三国时期的海南岛住民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所以海南岛各民族之间时常产生冲突,没有统一的地方政权,可能汉朝及以前的各个朝代总是放弃对海南的统辖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
斜阳西下,天上的云彩被染成了一片血红,火红的霞光照耀着波澜起伏的海面,残阳穿透海面,却是被深邃、冰冷的海水吸收,站在楼船的甲板上看去,只觉得这大海深邃难明,噬人心魄。
作为三军统帅的聂友与副将陆凯及主动前来助阵的戴良皆站立在楼船甲板之上。三人皆是站得挺拔,目光望向前方不足五里,肉眼可见的朱崖岛的轮廓,互相皆是不语,目光深邃,不知都在想些什么。
突然,聂友开口说话打破沉静:“戴刺史、陆将军,我们距离朱崖岛已是不足五里,太阳落下之前便是可以抵达朱崖岛,今夜抵达朱崖岛之地,先安营扎寨让士卒们休整一夜,明夜便可进军朱崖,完成陛下之大任!”
陆凯听闻,只是眨了眨眼睛,轻声而又坚定的道:“是!”
而戴良却是,手抚胡须,看着远方即将隐没在黑暗中的灰色轮廓,大笑道:“我吴军士卒,最是擅长水战,不过在海上行驶半天多的时间,岂会消耗多少战力?!”
“哦~~”聂友听闻,转过身看着旁边的戴良说道:“莫非~戴刺史的意思是连夜进攻?”
戴良手抚胡须,笑着答道:“有何不可?这朱崖岛自古以来便是穷荒之地,岛上总人口也不过二十多万。且,朱崖政局动荡,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军队战斗力必然十分低下!哪能比得上我吴军的精锐之师!”
看着聂友、陆凯脸上浮现的一丝迟疑,戴良指着天上聚集得越来越多得乌云,面色严肃的说道:“况且,那天上的重重乌云预示今夜必然有一场暴雨,若不夺一县城安营扎寨,何来休整一说?”
聂友与陆凯听闻戴良的话,这才抬头看向天空,果然,刚才的万丈霞光已经被不知何时飘来的乌云所遮挡,聂、陆两人对视一眼,互相点点头,而后说道:“戴刺史所言有理,那就传令下去,靠岸之后迅速集结,向内陆最近的县城发起攻击!”
(这章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吐槽,其实我是想突出海南岛对猪脚的重要顺便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美丽的海南岛,哈哈,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