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新房
包拯这次翻修开封城中的道路,将要拆迁的百姓有数千家,确实一时找不到那么多的房子可买。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包拯对两位百姓的代表解释道。“我将专门找好一块地方修建一批新房子。到时候想要房子的可以直接要相应大小的房子,想要钱的也可以要钱。”包拯对拆迁补偿这一套流程还是很熟悉的。
“可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没了临街的房子,以后我们的生意怎么办?”中年汉子听说给房给钱有点儿心动,官府干事情还没有这么讲理过呢,可他也很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
“在新建的房子那里也会建造相应的市场和一些店铺。想要做生意的可以到那里去做。在拓宽之后的街道两旁都会建造成店铺门脸,舍不得离开原先的地方可以花钱去买。”包拯准备参照后世建设住宅的模式,在住宅区配套建设相应的商业设施。
“要是那样就太好了。”中年汉子听了包拯的话十分满意,心中开始盘算着自己是在新的住宅区做生意,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买门脸。
“不知包大人将要卖给我们的房屋价钱高低、质量如何?”那老者办事还是很细心的,怕包拯弄点儿破房子再卖个高价。
“新房的价格不会高于开封城中其他地方的房价,至于质量我已经命人建造了几间样板房,二位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包拯在炼制成水泥后一直命工匠在探索新的建房办法。
“我们随时都有时间,还请包大人允许我们去看看。”两个代表也很想知道将来他们会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那好,你们跟乡亲们解释一下我所说的这些事,让乡亲们回家安心等等,我会派官吏告知哪些地方会拆迁,然后会一家一家的签定拆迁补偿协议,绝不会让百姓吃亏的。另外最先同官府签协议的前五十人还将有特别的奖励。第一个人将会奖励五十贯铜钱,然后逐人减少。最后先拆自家房子的也会有相应的奖励。”包拯决定给积极配合官府工作的人一点儿奖励。
“那好,我们这就对街坊们说去。”两个代表笑逐颜开。他们怎么算百姓都不会吃亏。
没有多长时间,门前的百姓都散去了,他们要回家商量究竟是要房子还是要钱,这些事情考虑起来都十分的复杂。
那老者和中年汉子在门口等着包拯,他们看过房子后肯定要回答许多百姓的疑问。
包拯带着二人来到了房屋样板间所在地,老者和中年汉子到了地方好奇的东张西望。虽说是样板间这里的房子数量还真不少。
包拯为了适应不同百姓的需求,设计了不同面积的房屋,每路房屋都建了一个样板间好让工匠们熟悉建房的流程。
“还有楼房。”中年汉子指着众多房屋中最显眼的两层楼房说道。
“这楼房就是准备建在拓宽后的街道两边当门脸店铺的,上层可以住人,下层可以做买卖。两层是最基本的结构,在繁华地段还会建造三、四层的高楼。”包拯在旁边介绍道。
“建那么高的高楼会结实吗?”老者有点儿不放心的问。
“你看那座钟楼就是用同样的材料建造的。”包拯指了指在开封城中抬眼可见的钟楼说道。
老者和中年汉子听了包拯的话脸上都露出了笑意,这事肯定是他们多虑了,那么高的钟楼在那摆着,想要建三四层楼确实不是难事。
“那钟楼之所以能造的那么高是因为有了新材料。你们看看这些。”包拯带着他们来到了几个立在那里的柱子前。
那些柱子泛着灰白的颜色质地好像是石头,仔细看却又不太像。
“这几个柱子是为验证新材料坚固程度专门做的,你们可以用锤子砸砸看。”老者和中年汉子这时才注意到柱子上有许多斑斑点点的印迹。
“我来试试。”中年汉子拿起了包拯递过来的大锤说道。
包拯和老者让开了一点儿。中年汉子抡起了大锤重重的砸在了用于测试的钢筋混凝土柱子上。中年汉子感觉到手下传来的震颤,水泥柱子上却只留下一个白点。
中年汉子看明白了,这根柱子没少挨锤子砸,而且砸的人都是下了大力气的。
“那些新建的房子都是用这些材料做成的吗?”中年汉子向包拯问道。他想如果整个房子都是用这种材料建成,想拆都拆不掉了。
“那些平房是用这种材料做梁柱建成一个框架,其他的地方再填充上土坯,表面抹上白灰。整个房间是十分结实的,而且还冬暖夏凉。”大宋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工便宜。所以包拯在建这些平房时决定用麦秸和泥土做成土坯,用这些土坯来做房屋框架间的填充物,由于只建平房土坯的重量不会成为问题。这样做几乎花不了几个钱,而且还有着很好的保温效果。
“这房子确实不错。”走进一间建好的房屋老者由衷的赞叹道。
“这些是炼制而成的陶瓷地板砖。既干净美观,而且坚固耐磨。”看着二人面对漂亮的地板砖不敢下脚包拯介绍道。
“这个是不是很贵?”中年汉子不放心的问道。
“没有那么贵,一般富裕一点儿的家庭都可以用的起。”这些地板砖在炼制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包拯从静静那里学来的新工艺,成本已降低了很多。
“在为你们建造的新街区不但全是这么坚固漂亮的房子,而且还将修建沥青的道路,通到各处的下水道,还有将清水流到门口的自来水。如果有钱的话大家可以为自家安上暖气,也可以用上带抽水马桶的厕所。”包拯继续介绍着。
“那赶是好,我们普通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了。”老者听说过只在皇宫和一些大臣的家中才安装有暖气,整个冬天都不会挨冻。
“大家只要勤勤恳恳的劳作都会过上好日子的。”包拯这话倒不是逗二人开心,在太平盛世繁华的开封城确实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机会。
两位百姓的代表,在参观了样板房听了包拯的介绍之后彻底放下心来,高高兴兴的回去向街坊们回话去了。
不过朝中的一些大臣在听说了包拯的补偿方案后觉得包拯这次肯定要赔钱了。没了钱工程就没有了完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