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瑜娘和赵父前脚离开没多久,李老婆子就过来了。
赵母这才想起之前还拖人家帮她给瑜娘正名呢,因为忙,倒是把正事儿给忘了,忙笑着拉着李婆子坐。
李婆子看屋里不像有人的样子,问道:“瑜娘呐?”
“和他爹去县城卖菜去了!”
李婆子颇是惊讶的说道:“哎呦,这么早就卖秋菜了?不放在地里多长两天。”
赵母笑了笑,不欲多说,这过日子总是有藏私的地方,便岔开话题问道:“老姐姐今天过来,可是那事儿弄成了?”
李老婆子叹口气,说道:“你那天走后,就有人来我这打听了,我就把实情说给了她们,不想那几个婆子还怀疑王生家的大儿子跟你家瑜娘有什么!
这你也懂,那些嘴碎婆子就喜欢琢磨出点事儿来,这心也不知道怎么长出来的。”
赵母听的好是烦恼,表情全写在脸上了!
李老婆子看了眼赵母这样,也是无奈,又道:“我最近没少窜门,说你儿媳那天做的事儿,这明事理的人家自然是信了,不会在传坏瑜娘的名声。
本来这事也就差不离了。”
赵母听这话音不对,像是出了叉子,忙问道:“咋?”
“咋?我说你家老头子是不是有意这王家的大儿子?”李老婆子问道,可眼里是肯定了的。
赵母心里明亮,可为了闺女也不能承认,皱着眉,“这话是咋说的呢!”
李老婆子也不跟赵母掰扯没用的,直接说道:“昨个儿瑜娘他爹可是去县城卖菜了?”
李婆子见赵母点头,翻了下眼睛,“这就对上了,村里人可是看到王生家大儿子帮你家老头子推车了,虽说这都是一个村的,不帮忙不像话,可你也得看看什么时候不是?你家老头这不是添乱么!”
赵母听的愣了许久,这咋就这么寸呢!“这可怎么办哦!”
李老婆子寻思了一下,还是说道:“要我看,这事儿怕是板不过来了,你也琢磨琢磨,说不好那王生家的还真是个好的呢,这闺女要是嫁在村子里,你们看她也方便,再说也放心不是。
像王大川家,闺女嫁的死远,平时看上一面都费劲,可好,闺女在婆家受欺负都不知道,这不是被男人打的实在受不住偷跑回来,那王大川还以为闺女过得好好的呢,这不是跑回来,没准过个几年,见到的就是尸体了。”说完,李婆子一下子后悔了,把瑾娘那事儿给忘了。
一听这话赵母脸都白了,她可承受不住瑜娘也没了,她这辈子就生了这么几个孩子,老大靠不住,瑾娘没了,她就剩阿文和瑜娘了。
“老妹子可别多心,我这话就是一时嘴快。”
赵母摇摇头,“老姐姐,我知道你说这些都是为我好。”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李婆子才走,赵母抱着儿子坐在屋里这个纠结啊,死老头子咋就一心思的看上这王生家的大儿子了呢,这万一是个不好的可怎么办!可又想起李婆子的话来,闺女这要是嫁的远确实出个事儿都没人知道,这么一想,赵母心思变有些摇晃了。
这边爷俩顶着太阳热的满身大汗,到了县城门,把门的官兵看了赵父一眼,说道:“哟,老头今天又过来卖菜呀?”
民不与官斗,这士兵在平民百姓看都是兵爷,赵父笑呵呵的说道:“这一年就卖这么两车菜,不像几位官爷这么辛苦,大热天的还得在这。”说着就从车上卸了几个萝卜递过去,手里还放着银钱。
那士兵接过萝卜看着赵父笑了笑,把钱装兜里,萝卜给送回来,又道:“你们种个菜也不容易,这萝卜拿回去卖了吧!”
赵父立马笑呵呵的接过来,说了不少好话,无非是夸这些兵爷心地好,清明,为百姓着想。
士兵呵呵的笑着放了行,爷俩这才进了县城门,推到张府,那小厮看又是这父女俩,便叫来了张管事。
张管事出来后看菜不错,点头,“还是老价钱收。”
赵父听的直乐,又问道:“管事,你看那胡萝卜收不收?”
管事看了看胡萝卜,倒是不错,说道:“这个一文钱三斤收,若是行的话,就卸下来。”
“行呐,行呐,这价钱再是合适不过了。”
张管事笑了笑,让小厮们把菜卸下来,称量后,白菜四百斤萝卜四百斤胡萝卜一百五十斤,总共二百二十文。
赵父收了钱对张管事颇是感激,张管事好心说道:“今年就不用再送菜过来了,明年你家菜若是种的还这般好,还可再送来。”
赵父一听立马感激连连,看着小厮都搬菜进去了,忙拿出三十文钱,递给张管事,说道:“张管事,钱不多可却是老农的心意,别嫌弃哈。”
张管事收了银钱,到看不出嫌弃钱少来,只是笑呵呵的点点头,便走了。
爷俩卖完菜一身轻松,来了街上找个小摊坐下来,小摊上的老板娘便吆喝道:“二位客观来点啥?”
赵父有些不好意,瑜娘心里偷笑,面上到没显出来,问那老板娘,“老板娘,你家可有汤水什么的?”
“妹子可来对人家了,咱家肉汤可是出了名的好喝,来上两碗?”
“多少钱一碗?”
“不多,一文钱一碗。”
“可还有别的?”
“有呐,蛋花汤一文钱两碗,咱家还有馄钝,两文钱一碗,妹子,你看你们爷俩要啥?”
瑜娘看了眼赵父,赵父摸了摸口袋,笑着说道:“瑜娘要不给你来碗馄钝,爹来两碗蛋花汤。”
瑜娘心里说不清啥滋味,转头对老板娘说道:“先来两碗蛋花汤吧。”
老板娘笑着说道:“好咧!”
待蛋花汤上来,瑜娘看了眼,蛋花配葱花,加些面粉勾芡,估摸一个鸡蛋最少能打四碗蛋花汤了。
赵父看了看蛋花汤嘀咕道:“这咋感觉都没你娘做的好呢?”
瑜娘把饼子放在桌上,说道:“在外面吃自然没家里实诚。”要不怎么挣钱。
赵父咋舌,“这要是自家养鸡,光出来卖蛋花汤都挣钱了。”
瑜娘一乐,这摊子都没坐两桌人,挣不挣钱还真不好说,“爹,你今天可给出不少斤白菜,可心疼?”
赵父没好气的瞪了自家闺女一眼,还白菜,“闺女,爹跟你说,这钱可省不得。”想给闺女解释解释,可看了看地方,赵父又道:“回家让你娘给你解释。”
却是不用解释了,爷俩出城门时就看到一家父子推着一车菜准备出城,那士兵看着一车菜说道:“不是说进城卖菜的嘛,怎么又把菜拉出来了,我看这里有猫腻呀,哥几个儿查一查。”
那老父忙解释着他们爷俩确实是进城卖菜的,可那士兵理都不理,手一挥,几名士兵拿着刀就往菜车扎。
那爷俩在一旁不停的劝说,可那几位士兵冷着一副脸,照扎不误,好好的一车白菜,也糟蹋了二三成,瑜娘看的哑然,这怕是百多的斤白菜没了。
这热闹不是好看的,赵父叹口气,拉着车叫上瑜娘赶快出城门了。
回到家后,瑜娘就把今天所见所闻跟她娘说了一遍,赵母听了叹口气,“这也是个脑袋木的,那些兵爷天天看城门没啥油水,看着百姓卖秋菜自然要要点辛苦钱,再者说,这菜车里真是窝藏个逃犯什么的,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真就是糟蹋了一车子的菜,上面也赖不到他们头上去。
“咱们县城这些兵爷还是好说话的,你爹每年也就给十文钱,那些官爷从未为难过。
用十文换个安省,就有人不明白这个理儿。”
瑜娘一副受教了,赵母看了眼闺女,到底年纪小,许多事不懂,这真嫁出去没她们老两口指点,指不定要受什么委屈呢,这么一看,赵母有些心动了。
等到屋里只剩赵母和赵父后,赵母掐了赵父一把,“我说,你昨天咋能让王生家的大儿子帮你推车的?这会儿村里人都传这事儿呢。”
赵父一愣,当时只是想着了解了解家柱,倒是没多想,赵父又觉得不对呀,说道:“那去县城就一条路,还能让阿柱走在前面,我爷俩在后面推车。”
赵母没话说了,确实,这样被看到指不定怎么说王生家的大儿子了,再者,既然提出帮忙,自然是看着都是一个村里,不好闲着不帮,怕坏了名声的,若那会儿赵父客气,这指不定就得罪人了。
赵母这个气,“这事儿你也管管啊,一天竟说,不做事的。”
赵父一听这话,自家婆子这是让他张罗呢,“咋?同意这亲事了!”
赵母一脸的纠结,“你自个儿看着办吧,反正瑜娘可是你亲闺女。”
赵父呵呵的乐着,明天我去王生家走一趟。
赵母叹口气,这事算是差不多定了,就看王生家是个什么态度,若是明理人家,定然不用说明,过几天就会找个媒婆上门,就怕王生家不明白。
赵母想了想,怕老头子办不明白,说道:“明个儿,我跟你去。”
“不卖鸡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