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合作促成
在这件事情上,很显然孙峰没有马学文考虑的那么远,马学文无论做什么事情,他先考虑的是国内未来经济驱动下是否可行,一旦可行,那他就务必要做大做好,既然有这个想法,自然就不可能把命脉放在别人的手里,只是为了一个先期甩包袱式的合作,就葬送了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显然这不是一个划算的决定。
当然,孙峰没考虑那么远也不是他的错,孙峰要比马学文更加拥有商人的职业眼光,他看重的是双方能否前期展开合作同时盈利,因为孙峰从一开始对贸易这一块就不是而别感兴趣,侧重的地方肯定也不是这里,能有人进来帮助他们铺路销售,这样可以快速打响公司的名气,然后带动别的生意。
这个想法肯定是没有错的,但马学文的考虑肯定更加全面一些,两人算得上是互补,否则不可能碰撞到今天越走越远,没有因为想法不同,或者想法一致造成的种种矛盾分崩离析。
如果之前对于马学文不是很了解的话,常天和常笑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大能耐,但是听马学文说完这一番话,他们才清楚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而且野心很大!所以常天陷入了沉默,他在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可行。
不用他们做独家渠道的话,会损失一部分的利益,但前期肯定要依赖他的渠道,也就是说前期常天仍旧可以赚取丰厚的利润,当然,这是在马学文和孙峰提供资源产品时不出问题的前提下。
至于后期一旦形成产业链,常天依然有他的优势,但他对于一些贸易网站就有点不太放心了,之所以会选择要做一个这样的平台,是因为常天发现了其中的潜力,知道这种东西一旦做好做大,会对于未来有着怎样的改变。
如果真按照他的话来,马学文在后期做好了国内市场资源整合,在加上网站进行销售和渠道提供,他们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小,最后等同于无,也就没有了更加长远发展的可能,所以这是常天担忧的一点,他并没有想要把控或者掌握所有渠道,限制马学文和孙峰的心思,毕竟得罪这俩人下场如何林少和于龙已经是现成的例子。
眼看事情陷入了僵局,常笑突然在一旁开口道:“不如这样,我们大家各退一步把这件事情促成如何?我们公司不做你们的独家渠道,但是要签订一个三年的保护合同,也就是说这三年不管你们拥有了什么样的渠道和平台,都必须保证同等的资源给我们,不然我们公司前期搭建,投入的人力物力,虽然短期内可以见到一定效益,但是后期渠道完善,或者说线上平台取代了我们的作用,我们前期的投入可就没有意义了。”
常笑说的话还是非常客观的,虽然她是站在自己公司角度去说,但把所有事情都摆在明面上,还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不是那种背地里动手段的人,马学文一般都会愿意打交道,所以想了想后对孙峰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孙峰点了点头道:“我觉得挺好,这样比较公平,三年应该可以让常总的公司赚一些,至少也能保证他们的渠道搭建和人力物力投入不会打水漂,至于三年之后合同到期,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渠道作用大,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所以我比较同意常笑的这个想法。”
孙峰没有异议,对方也说的这么直白,马学文随之道:“好,那咱们就这么合作,既然常总的公司进驻,贸易就先行启动,我们会做好资源整合,同时为常总公司在这里铺垫渠道争取一定的政策。”
孙海和刘市长如今都是马学文与孙峰最强有力的后盾,在为本地谋福的情况下,争取一部分政策自然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促成了这件事情,对于孙海和刘市长有着很大的好处,首先政绩上就能划上灿烂的一笔!
而且还是在孙海刚刚上任,就促成了这件事情,相信省委也好,市委那些人也罢,都会通过这件事情对孙海有不同的看法,毕竟常天的公司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所做的事情还是为了本地经济谋取福利,于公于私都没有让人拒绝的理由,孙峰,马学文以及常天兄妹饭都没吃,谈好了这件事,敲定之后就直接拟了合同签字,可谓雷霆般的速度。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等同于效率和先机,决定了就不要去浪费一分一秒,早做早盈利,犹豫不定只会让更多的人进来分一杯羹,不管马学文和他们做的怎么样,这件事情一旦有足够的利润可拿,用不了多长时间,绝对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公司参与进来。
所以能抢在别人的前头把事情落实下去,才是常天常笑,以及马学文与孙峰考虑的问题,更何况在本地他们还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使用,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这兄妹两人就飞回了首都,事情已经敲定,接下来就是运作了。
“学文,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我明天就得走,华夏那面还有两个项目需要上线。”回往宾馆的路上,孙峰在车里对马学文道,马学文闻言想了想说:“那咱们就一起回去吧,我也不能旷课太久,这面我会派人过来,别的事情不用担心,只要短时间内让于龙和林少摸不透,不给我们下绊子就可以。”
“这个你放心,他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咱们要做什么,而且我听说他们在利用拿到的政策四处圈地,也不知道哪来的钱,照这么下去不用咱们出手都迟早出事。”孙峰显然也没忘了关注两人动作,对于他们做的事情有些鄙视。
其实很多商人都是如此,利用一个好的项目拿到政策,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什么好项目,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是能从所有项目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拿到了好的政策之后就干一些和自己项目不搭边的事情,用低价购置地皮建造商业住宅这种现象是最多的,而且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