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内,风云再起二
安宁闻言急道:
“那如何是好?”
稚奴咬牙:“只有借助外力。”
“哥哥的意思是……”
“向人求助。”稚奴眼神坚定:“我去见父皇。”
……
大宝殿内,尚书房。
太宗头也不抬地批着奏疏,嘴里却问道:
“这就是你的要紧事?”
稚奴立于阶下,叉手道:“父皇,此事其中必有蹊跷,还请父皇详查。”
太宗合上奏疏,慢慢抬头,看着这个不知不觉之间,已然长大的小儿子:
“稚奴,你很像你母后。”
稚奴一怔,不知太宗此为何意,却只得看着他。
“可是,你不是你母后。你是个男儿身,大唐堂堂正宫嫡皇子,不该整日里与这些深宫内闱事,纠缠不休。你的目光,应该更多放在前朝之上才对。”
稚奴闻言,浑身一冷:“可是……可是武才人她……”
“朕知道,她于你有救命之恩,弈友之谊。可是你与她,终究身分有别。你身为皇子,天家贵胄,她却出身微末,不求上进。
最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女子。一个已然入了**的女子。
那么,尽她之一生,除非能像你母后一般身居后位,有权臣支持,否则她的一生,最好的结果,大概也只是得个宠妃之位,为你添个一弟半妹。
你日后,可以向她请教诸事,以之为师,却实在不该再将她视为友人。因为现在的她,只会是你前进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稚奴的心,慢慢冷了:“所以……父皇知道武才人是冤枉的……也不会……不会……”
“不会。”太宗淡然道:“你应该明白,这**诸多女子,每个都有来头。她们身后站着的都是一股力量。朕必须衡之制之。
朕待媚娘,便如待你的姐妹新兴(唐太宗第十五公主)一般。
如你们所知,朕很疼爱新兴,不输你的几个同母姐妹。
然而有朝一日,若有必要。为了这大唐江山,朕也会让她受些委屈。虽然不至于以她之命,换得大唐安稳……可是为了大唐,一切,都是值得的。”
稚奴愣愣地站在台阶下,仰视着这个突然之间,变得陌生起来的父亲。
这……
还是那个成日里,抱着他在怀中,教着他写字的父亲么?
这……
还是那个只要他要求,便一定做到的父亲么?
这……
还是那个父亲么?
稚奴茫然,看着自己的父亲。
良久,良久。
他才慢慢叉手为礼:“儿臣……明白了。
儿臣告退。”
一声又一声的儿臣,唤得太宗心中一阵刺痛。
然而,他终究还是点了点头:“下去罢。”
稚奴走了许久。
许久。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要上哪儿。
当他再回过了神时,发现自己无意之间,已然站在了那自幼便最爱来的楼顶。
默默地,他站着,没有坐下。
他不知道该怎么坐了。
不止这里,这整个宫中,似乎都没有他可以安稳地坐下的地方。
他默默地立着。身后,只跟着一个影子一般的德安。
风凛凛地吹着。
……
不知何时,稚奴与德安的身后,又立着两道人影——
太子承乾,和他的侍童称心。
“稚奴。”承乾看着弟弟这般,心下不忍,轻轻开口唤道。
稚奴没有回头,只是呆呆地看着宫中一队队行走的侍卫,慢慢开口道:“大哥都知道了罢?”
他本来,是该做些掩饰的……继续一如往常般,做些掩饰的,不能让自己看起来太聪明,是他的为人准则。
然而此刻,他不想再伪装自己。
承乾慢慢走上前来,两兄弟并肩而立。
他慢慢道:“武才人于你而言很重要,大哥知道。所以放心,大哥已然为你准备好了。那禁牢中,已然换上了大哥的人。明日朝堂之上,大哥门下的中书舍人马周马大人,便会向父皇进言。放心,他最近很得父皇喜爱,一定能帮武才人解此围的。”
稚奴闻言,惨然回首:“大哥,无论马周再多受父皇重用,他始终只是一个五品舍人。怎么可能……大哥……”
“稚奴,容大哥说句不太好听点儿的话。在这件事上,从父皇来看,马周的话,可能比你还要有用。因为……”
“因为我还只是个孩子,无所建树的孩子,而马周,才华横溢,为国所用。所以,便是我有一品亲王之位,便是那马大人,只是一个五品官员……我也是不及他的,是么?”稚奴惨然一笑。
承乾本意,是想安抚他的,可眼下见如此,也只得叹道:“没关系,你才刚元服,日后,定有为父皇器重的时候。”
稚奴没有再说话。
承乾也不好再说话。
良久,稚奴才淡淡道:“大哥,我想与你打个赌。”
“赌?什么赌?”承乾奇道。
“我想赌,明日马大人的上奏,究竟会不会替武才人解了这般围。若他不能解,大哥,稚奴请你答应,亲自上本,求父皇彻查武才人一事。如果他能解……稚奴愿意,答应大哥三个要求。无论任何要求。”
“要求,大哥能对你有什么要求?你只要好好活着,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大哥就很高兴了。”承乾苦笑,然见他目光郑重,也只得道:“好,大哥便与你赌了。如果这马周不能请得父皇解武才人围,那大哥便亲自为她求情。不管怎么说,她救了你两次,咱们李氏,是欠她一份儿情。”
稚奴不语,只叉手,低头做谢。
然承乾看不到的地方,他的目光一片冰冷。
大宝殿,尚书房内。
一个小太监急入内,王德见状,下去听他说了几句,便点头,着他退下,这才速速向上来报太宗:
“主上,太子殿下已如您所料,去陪晋王爷了。而且似乎,他也把晋王爷给劝安了。”
“那些个笨嘴拙舌的,可没让承乾知道,是朕派了他们去的罢?”
“主上放心。”
太宗点头,这才停下笔,若有所失地望着殿下,刚刚稚奴离开的地方,道:“王德,你说朕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王德犹豫了一下,才道:“主上,说实话,晋王爷老奴是亲眼看着长大的,倒也没觉得他如主上所想的那般……那般才智……”
“你是想说,稚奴似乎没有朕以为的那般才智非凡,是不是?”太宗淡然一笑,双手交握,才道:“王德,现在没外人,朕问你,承乾也是你自小看大的,那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清楚。心善,正直,不会拐弯儿却也聪明。可你觉得,以他的性子,会去计较一些琐碎小节么?”
王德想了想:“太子豪情,但却也不失细致,只是断不会如妇人一般钜细无遗。”
“你也不用把他说得太好听,朕知道,这孩子,就与朕一般无二,沙场征战在行,治理国政也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更没问题。
然就因为他太像朕,所以注定一生就是个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糙货。加之有些任性妄为……所以,那大朝会上的诸般设计,断不是他所为。”
王德明白了太宗的意思,又犹豫道:“可是……不是还有魏王么?”
“青雀?哼,此番行为,倒是像他所为。加之他擅读史书,也确是个能为的。可是王德呀,青雀与承乾,那是刚好相反的性子。若承乾为阳,那青雀便为阴。承乾处世坦荡,青雀却是诸般隐没,再不肯叫他人得知他的心思。一句话,聪明过了,反而便不是什么好事。加之这两年,他面儿上看着与承乾还好。可私心里想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你也清楚。你觉得,他会去做这般为承乾添光彩,于自己却无甚好处的事么?”
王德想想,也是,又问:“可还有吴王呀!吴王这孩子,老奴近年来瞧着,文有魏王之才,武有太子之功,且为人磊落正直,又高义明节。对了,吴王自幼跟着淑妃娘娘,也是对乐舞编排颇有见地……”
“恪儿更不可能。”太宗断然道:“虽然恪儿的确是融合了承乾与青雀的优点,也的确是个好孩子。可是正如你所说,他自幼跟着那个女人,学了太多东西。这其中有乐舞编排,当然也有隐忍不发,愤懑狂傲。再者,那个女人虽然身为帝女贵胄,见识颇广,可是心性却不是什么豁达大度的人。你只看看恪儿与承乾青雀日常相处的情景便知……所以,虽说恪儿心性磊落,为了大唐,是有可能放下成见,与承乾联手。可以他日常的品性来看,要能排出那秦王破阵曲一般大气磅礴的气势不难,可若要巧妙安排,使得其中隐含天乾地坤之威,刚柔相济之妙,巍峨高华之伟……别说是恪儿,便是淑妃也做不到。”
王德闻得天乾地坤,刚柔相济,巍峨高华几个字,眼前似乎闪过那一日媚娘与稚奴所舞一曲流云飞袖,剑势如雷。
慢慢地,他明白了太宗的意思:“所以……只有晋王殿下了。可是……”他依然难以相信,那个看起来温温厚厚,总是单纯地笑着的稚奴,怎么可能:“主上,可稚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