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鸣冤鼓
第六十四章:鸣冤鼓
机灵的六安看童宣儿等人衣着不凡,看她们不像是平凡人家的。立刻换了一副笑脸,从门内走出来笑道:“不知几位是哪家的夫人小姐,到底为何击鼓鸣冤?”
童宣儿和香茗扶着定安侯夫人顾氏上前,顾氏道:“我乃定安侯正室夫人,这是定安侯嫡女童宣儿,至于因何事击鼓鸣冤要等到见了应天府尹张居正后再说。”
六安听了,心里暗惊。定安侯的官职是从二品,照她说的:她是侯夫人带着嫡女亲自来到应天府击鼓,必然不是一件小事。“侯夫人和童小姐快请进,我家老爷已经在里面等候了。”六安打开大门,迎了她们三人进来。
张居正揉揉惺忪睡眼,口中还打着哈欠,就连身上的朝服都没有穿戴整齐,领口的盘口还散开着。
宽敞威严的大殿上,抬眼便可以看到两边分别树着“回避”、“肃静”两个大牌子。两溜身着玄色蟒衣,头戴乌纱帽,腰间配着一把四指宽的绣春刀,手中拿着上红下黑的水火棍。个个面无表情,眉眼生硬,看起来肃穆极了。
顾氏带着童萱儿和香茗一起跪下堂下,等着张居正问话。
张居正又打了个哈欠,拖着不耐烦的嗓音道:“堂下下跪何人啊?”
“民妇顾氏。”
“民女童萱儿。”
“民女香茗。”
张居正挠挠耳朵,没有一丝动容,就连眼皮也不曾抬起。
一旁的季师爷看的暗自着急,只得倾身悄悄伏在张居正的耳边提醒了一下道:“他们是定安候的正室夫人和嫡女千金以及小丫鬟。”
定安候!张居正一个激灵,立即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道:“哦~原来是定安候夫人和侯府的千金啊!”只见他笑眯眯地吩咐着说:“来人,还不赶快给夫人,小姐看座!”
一个穿着短打的差役听了,麻利地搬来两张带着软垫的太师椅送到顾氏和童萱儿的面前。
顾氏起身道谢道:“多谢大人赐座。”
张居正打着哈哈说:“好说,好说。下官曾经曾蒙受过定安候的照顾,所以夫人请安心坐着吧!”
定安候生前风流成性,娶了不少美貌妾室,还经常流连于青楼之中。因为他行为不端,朝中的大臣可没少因为这个在皇上面前高他的状。皇帝也说过他几次,可是却无济于事,最终因为常年在烟花之地,身体被掏空,年纪不到五十就一命呜呼了。
“我听得下人来报说您再堂前击鼓,不知夫人今日前来,有何冤屈,请一一道来。”张居正摸着下巴的胡须,笑眯眯地问道。
这时,童萱儿起身,又跪在堂前大声地说:“民女今日状告邕国公府悔婚,唐杰复曾与民女有着媒妁之约。可是在家父去世之后,我和母亲二人被送回原籍。邕国公夫人嫌贫爱富就决口不提此事,不但不提,还和丞相府嫡女千金沈玉贞再定婚约!”
张居正听的眼皮子一跳,告谁?邕国公府!邕国公乃朝廷从一品官员,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祖上的荫功在那儿摆着,得罪不得。还把丞相府也牵扯进来了,他的脑袋就是有是个也不敢得罪丞相大人啊!
“呃……呵呵呵。董萱儿,说你要状告邕国公府?我没听错吧!”
童萱儿脊背挺得笔直,没有丝毫的退缩、犹豫之意道:“大人没有听错,民女的确是要状告邕国公府一家人!”
这个黄毛丫头,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自己拼命地给她使眼色,她还装作不明白?简直不可理喻。
应天府的张居正虽说是皇城里正三品大员,可是这正三品在京城根本算不得什么。只要是带点皇亲国戚味道的他都得罪不起,更别提那些世袭封爵拥有百年基业的大氏族!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咱们应天府门外沾满了百姓,吵着闹着要看您审理案子呢!”六安着急忙慌地跑进在,在经过高高的门槛时,还一个不注意摔了个狗吃屎。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的速度,立刻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又跪在堂前。
张居正正头疼着,听到六安大声喊着不好了,气得大骂到:“鬼叫什么!什么不好了?没看到老爷我正在审理案子吗?让他们明天再来不行吗?案子可是天天都有!”
六安苦瓜着脸说道:“老爷明鉴,小的刚刚就是这么跟那些百姓说的。可是人们偏偏不依,说就要看老爷您如何审理定安候府和邕国公府的这件案子。”
“什么?就要看这件案子?真是一群刁民!”张居正气得用力用手拍在了桌子上,自己疼的龇牙咧嘴。
大顺王朝在太祖。高祖两代皇帝的建设下,制定了一个比较透明的法律制度。在官员审理案情的时候,允许百姓观看。
“等等,就连我也是刚刚知道定安候府和邕国公府的事情,那些百姓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张居正想了想觉得不太对劲,她有些怀疑这个顾氏和她的女儿是不是故意散布出去的消息,让他骑虎难下。
他皱着眉,直直地望着童萱儿肃穆地问:“是不是你告诉他们的?”
“民女虽然称不上是京城里的淑女,可是悔婚这样的事情,对民女来说是有辱闺名的大事,民女岂会告诉那些平民百姓?”童萱儿盯着堂上的张居正反问道。
这倒是,谁家的女儿被悔婚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那到底是谁呢?张居正想不通,正在他思考的时候,六安又说:“老爷您有所不知,关于定安候府和邕国公府的事情,其实笑的也有所耳闻。其实也不是什么私密的事情了,这些天茶闲饭后城里的百姓可没少议论这件事,早已经是满城风雨了!”
童萱儿的脸立刻红了起来,眼圈也红红的,咬着嘴唇不再讲话。顾氏坐在椅子上摸着眼泪,小丫鬟香茗也在一旁劝慰。
肯定是那些早起的人看到童萱儿在应天府击鼓鸣冤,联想到了这些,这才闹着要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