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氏有女
赵统的样子,有点把玉娘给吓着了,相处多年来,从未见过赵统有这般表情过,就连躲在门外的小乞儿也害怕的把头缩在门后面。
赵统努力的深呼吸着气,努力的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跌宕起伏的倒是让他一时间有点受不了。
任何一个人经历过他一般的事情,定然也会心绪不平定。
“进来吧。”
等赵统平静下来后,赵统招手让门外的小乞儿进来,但是门外的小乞儿迟迟不肯动身,似乎被赵统刚才的样子彻底给吓着,直到现在还不曾回过神来,刚才建立的一丁点信任也随之烟消云散。
“玉娘,我刚才失态了,把应国公的女儿带进来吧,告诉她,若是她不愿意走,就算应国公来,我也自然有办法应对。”
闻言,玉娘回过神来,见恢复神态的赵统,虽然有点疑惑,赵统刚才为何震惊成那个鬼样子,但现在总算是恢复了过来,难道不世如此?
应国公武士彟!
应国公武士彟发迹的经历,赵统也有所耳闻,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派遣世袭贵族太上皇李渊为并州刺史、河东抚慰大使,镇压在今山西境内的毋端儿、历山飞等农民起义军。初到并州。
“行写于汾、晋”,就和“家富于财,颇好交结”的武士彟建立联系,并经常“休止其家”,受到很好的款待。
次年,太上皇李渊担任太原留守,就委任武士彟为行军司铠参军。当时,百姓到处起义,声势浩大,武士彟阴劝李渊起兵,并进“兵书及符瑞”。
李渊表示:理解他的好意,如果将来取得成功,“当同富贵耳”。
这是赵统乃是曾在程咬金的口中得知过,当时的李渊乃是太原的留守,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的最高长官,然而武士彟乃是太上皇李渊的下级官吏,二人身份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存在着这样的差异,二人还能愉快的在一起聊天,而且还是聊着这样大逆不道造反的事情。
就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李渊与武士彟的交情不浅。
大业十三年初,当今天子与太上皇,见隋朝大势已去,决定乘乱起兵,夺取天下,遂命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分头召募士兵,引起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并表示要按查此事。由于武士彟的劝说,王威、高君雅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为李渊消除起兵的障碍。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建立大将军府,武士彟为大将军府司铠参军,并随唐军西行进入长安。
大唐建立后不久,李渊对支持他起兵的功臣大加封赏,武士彟为二级功臣,并给予他以犯罪免死的优待。
有些这样的一个大靠山在,武士彠的应国公稳如泰山,现在吗……
直接被李世民从中央中一脚踢了出去利州当劳什子的利州都督。
李渊退位后,这位应国公的日子就有点难过,毕竟武士彠可是李渊一手提拔起来的。
用这样的一个人,李世民不放心!
至于眼前的小乞儿,则是武士彠的二女儿。
武士彠有两个妻子,一个是相里氏,一个就是杨氏。
相里氏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武元爽,一个武元庆。
至于后面娶的妻子,杨氏则是连续生了三个女儿。
杨氏以及杨氏三个女儿,一个武顺,一个就是现在的小乞儿,还有就是尚在襁褓中的女娃娃。
武氏兄弟看不起杨氏以及杨氏所生的三个女儿,毕竟子凭母贵,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谁也改变不了。
武士彠还在长安的时候,武元爽兄弟还不敢这般肆无忌惮,一等武士彠前往利州后,杨氏及其三个女儿,过的如同奴婢般的生活。
也怪不得,眼前的小乞儿不愿意回到家中。
这样的生活,谁还愿意回到那样的家!
甚至还可以说,那样的家还叫做家吗?
“二囡,你今后就跟在玉娘身边!”
闻言,武士彠的二女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谢……”小乞二脸色通红,支支吾吾的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个清楚。
“谢字就不用,这里就当做你的家。”
闻言,赵统哑然一笑,眼前的小乞儿未来大名鼎鼎的千古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古代的女子很少有名,基本以姓加个氏就差不多了。
武媚娘这个名字乃是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选秀入宫,被李世民赐名媚娘,至于武则天之名还有武瞾乃是武媚娘当上皇帝后会,给自己取的一个霸气的名字。(自己查的资料了,真的假的也料不准,所以请各位见谅了。)
坐在看着离去的武媚娘(先用这个吧,不然总觉得有点奇怪。)赵统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终究刚才他还是反应过大,现在的武媚娘还不是今后心计深层的武媚娘。
一个处处都要算计,处处都让人觉得可怕。
现在嘛……
还是一个小女娃,就算年幼经历磨难又能如何,心智方面还没有成熟,他一个快成年的人,竟然怕一个小女娃,说出去,赵统都想笑上几声,平白无故的却被人看低了,这种感觉很让人不爽。
“今后倒是有趣了。”
今后,武媚娘进了赵家府邸,不出个几日,恐怕就有恶客上门了。
依照武士爽武士庆兄弟两的尿性,估计会直接找上门,毕竟武士彠当年也是风光过的。
况且,武士彠也是今年才被李世民直接派遣前往利州做都督,武士爽武士庆兄弟两还没有这样的眼力劲看的出来,他父亲庆国公的地位慢慢的下降,甚至他们的风光也渐渐的在消退。
要是武士爽武士庆兄弟二人有这样的眼力劲的话,武士彠也不用一死,武家就可以家道中落。
有这样的眼力劲,武士爽兄弟二人也就该明白什么人可以招惹什么不可以招惹。
武士彠当年何等眼力,直接选择李渊,一心一意的跟着李渊闯荡天下,终与有了如今额地位与荣耀。
没有当初的眼力劲的话,也许就没有如今的庆国公。
三日后,一切照常,倒是到了午时,赵府却来了两个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