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村·后沟
端午节的这天,一大早五点动身,直奔阳城的杨柏。路过一片桑树林,采摘了一些桑葚,于中午时分来到镇上,在杨柏小饭店用过了酸菜河捞,进农家旅馆小憩片刻后,继续向杨柏大峡谷出发。
炎夏的正午,最是熏热难当的时分。走过秋川河,见一条乡村公路向山上延伸而去,我突发奇想,提议沿着这条路随意走走。
于是,车子顺着这条乡村公路向大山深处驶去。一路杳无人迹,山中安静得有些瘆人,只有喜鹊倏忽在眼前飞掠而过。眼前景象越来越诡异,高耸的群峰黑压压地扑面而来,酝酿出一种令人不安的神秘气氛。路两边的峭壁上,长满了密匝匝的森森灌木和不知名的乔木,山风掠过,翻卷起树上的叶片,露出了浅色的叶背,现出一片片白花花的颜色,在正午的阳光下,十分晃眼。约莫走了五六公里,远远看见了一个村落,有点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心想终于看到人家了,却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两条大狗,一黄一黑,站在道边对着我们凶悍地狂吠起来,令人毛骨怵然。
路边的村子,不知叫什么名字,清一色的石板房,全部没有了屋顶,沦为一座座的废墟,只有一个院子里放着一辆三轮车,说明这家还有人居住。两只大狗很凶,我没敢下车,继续向上驶去。走到山沟的尽头,眼前出现了另一个玲珑小巧的村落。一位中年农民正在路边做活。我问他:“老乡,上面还有路吗?”农民回答说:“没有了,到头了。”他告诉我们到上面可以调头。
半村 路的尽头,车在村边一块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停了下来,抬眼看着这座山村,一片超乎想象的颓败让我惊诧起来。
这座小村依山而建,所有的房子全部用了赭红色的石板垒砌而成,一家家随山势层层迢递着向上延伸,高下相间,参差错落,疏密有致,铺排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唯美格局。然而,和下面看到的那个村子一样,已然成为一堆废墟,这堆废墟静静地伫立在崚嶒的山峰下,和夏日郁郁葱葱的山色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一只小花狗站在石板路上,身子淹没在了荒草中,露出个猴样的脑袋友善地看着我们,意味着村子里还有人住。
沿石板路拾阶而上,但见一个挨一个的废墟间布满了荆棘荒草。挨门挨户走访一个个破落的院子,有的人家门上还上着锁,说明了主人的不舍。其中一户房子看上去比较完好,木质结构的上下两层,四合院,门口倒卧着两个不大的门当,表明主人曾经很富有。隔窗向里看去,除了地上扔着些散乱的编织袋,四壁空空,什么都没有了。自来水滴落在水缸里发出隐约的叮咚声。
有一个小小院落还比较规整,地面用高低不平的石板铺出,房门框上贴有鲜红的对联,墙头垛着些整齐的劈柴,丈夫说,这个院子可能还有人住。我站在院子里一边拍照片,一边等待着主人的出现。须臾,屋子后面闪出一位荷锄的老人,老人穿着一件化纤质地的蓝秋衣,披着一件的确良的军绿色外套,腰间吊着一根红布裤带,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遮阳帽,身材瘦削矮小,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褶,深深塌陷的脸颊,一口稀疏的牙齿,看见我们,坐下来下开始拉呱。
老人今年七十三岁了,名叫田德生,无妻无子,一个人生活。田德生除了有些耳聋,身体还十分硬朗,也恨健谈,说,这个村子原先有二百多口人。如今只剩下四口了,还都是些五保户,单身汉,残疾人,其余的都搬走了。
我问他一个老问题,说:“这么好的居住环境,人们为什么要搬走?”
老人说:“娃家要念书,没学校了,人要看病,没卫生所了,什么都没了,撤并了,不走不行啊,不走,小孩家没书念,要当文盲。”
这个问题我问过许多村庄的许多人,回答基本相同。根据老人的叙说,得知这个村子叫半村,建成于光绪年间,祖上从洪洞逃荒过来,他听爷爷辈的人说,那时遭了大年馑,饿死许多人,到处人吃人,当年的杨柏乡就是一个吃人的地方,经常抓住过往的行人杀了吃。为了活命,全家迁到这里来,他家和一家姓郭的最早过来的,除了田姓和郭姓,还有姓曹的,姓魏的,他家是弟兄仨一起过来的。老人指一指不远处的废墟说:“那是老大家的房子,我这房子的背后是老二家的。和我们一起来的有一家郭姓,就住在上面那座小四合院里,后来又陆续来了姓曹的,姓魏的,都在这里住了十几辈子了,可到了现在不能住了,都走了,说个不能住就不能住了……不遭光景、不动刀兵是没有人肯来这地方住了。”
老人说到这里深深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怆然,眼神游离,声音也低沉了下去。老人说的“遭光景”是指颗粒无收的灾荒年。有一首陕北民歌叫《卖娃娃》,唱的就是民国灾荒年里老百姓被迫卖掉自家孩子的不得已:“民国那十九年整,遭了一个大的年成。高粱面刷糊糊,三天就喝两顿。可怜实可怜,可怜我没有钱,买了二斗秕荞面,没推下二斤面。逃荒也不行,守家更不成,想前想后无法办,骨肉分离下决心。大的七八岁,二的五六岁,撂下那个怀抱抱,谁要就卖给谁。”这个民族对于历史上饿殍遍野、赤地千里的记忆尚未完全失去。五六十岁的人大都还记得野菜、树皮、观音土。
我问他:“人们都走了,那你为什么不搬走?”
老人说:“人家走就走哇,我不走,人家说不能住,可我觉得这里能住着哩,这里好,种什么长什么。我自己种着四亩地,打下的粮食足够吃了。山里有的是药材,什么药材也有,每年卖点药材也够我零花了。我老了,老骨头就埋在这里吧。”
我问:“搬走就搬走吧,为什么要把房子拆了呢?”
老人说:“搬走的人到新地方要盖房子,要用檩条用大梁,就拆了。”
我又问:“他们都搬到哪里去了?”
老人说:“去哪里的都有,有去下芹的,有去八甲口的,都四分五散了。”
说着话,刚才路边见到的那位中年农民上来了。我们的到来给这个沉寂的小村带来了一丝热闹,中年农民姓郭,蓬头垢面,脚上着一双破旧的布鞋,端着一只裂了璺的大碗,碗的外面印有红色的囍字,碗里是黄橙橙的玉米圪糁稠饭,饭上面码着些萝卜菜,边走边吃。
中年农民姓郭,忘记问他叫什么名字了,看上去四十岁左右,不知何故没娶媳妇,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进了田德生家的院子,倚着墙根蹲了下来,接过话题说:“唉!都走了,留下的不是孤寡老人,就是五保户,还有残废的。”
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个村的村长是最后一个搬走的,所有的党员都走了,剩下四口人都是普通村民。
老人说起了当年的便工队、土改,说起了抗日战争,说起当年分田地,斗地主,划出三六九等的成分,地主、富农、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田德生家是贫农,上面姓郭的那家是富农。……这些事他记得清清楚楚。
半村原来有小学,有老师,有卫生所,后来都撤了,为了孩子不失学,只好都走了。田德生说:“其实人们都不想走,没人想走,可是不走没办法,娃家要念书。”
提起小时候的事情,老人的情绪有点亢奋起来,说:“抗战时我记得,日本人来了,大人把我藏到山上,安顿我说:‘悄悄嗯,不敢说话。’这些事我都记得哩。日本人走了没几年,开始‘土改’了,喊的口号是打倒地主老财恶霸。那个时候,党员身份不公开,暗号标记是胳膊上挽着条毛巾,积极分子们头上裹着毛巾,脑袋后面挽个疙瘩。杨柏村有个国民党地主恶霸,让他站在板凳上交代,人家站在上面说:‘父老乡亲兄弟姊妹们’,一句话没说完,让积极分子抬起腿来一脚就把凳子蹬倒了,说:‘甚时候了你还和我们套近乎,谁是你的兄弟姐妹?’说罢用三棱木头几下就把他尦(niao)翻了,最后把他拽到镰杀地(玉米茬子地)里,脚上拴了条绳子,拽起来就拉。狗日的有钱,吃得胖。一木头下去,膘肉翻开,白嫩嫩的,一拨人打罢,又换一拨,最后让人们给活活打死了。”老人提起往事,越说越激动,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也许是憋闷得久了,话匣子打开合不上,从抗日到土改再到人民公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滔滔不绝。
说着话,那位郭农民的妈妈也上来了,老妈妈比田德生大一岁,今年七十四了,看上去身子骨很硬朗,身材高大,梳着齐耳的剪发头,白发苍苍,人有些微胖,却十分精神,看得出年轻时一定是个俊俏的女人。老妈妈一叠声地问我们:“吃饭了没有,要不要再吃点?”
老妈妈告诉我们说,他们居住的这条沟叫木木沟,原来这里的木头好,一道沟里都是一抱粗的大树,杨树、槭树都有。“后来砍光了,一棵都没有了,现在成了没木沟了。”
田德生的院子下面,有个神龛,神龛里供奉着“红猴仙”,原先有一尊泥塑,“文革”时期被红卫兵给砸了,如今的石雕像是后来新塑的。为什么供奉红猴仙,有什么掌故,老人们已说不上来了,只知道这个神龛从民国14年就有了。
我说:“政府这些年搞三通,村村通公路、通水、通电,可是这水电都通了,路也修好好了,人却都走光了。”
老人说:“不通路人们还走不了呢,路一通,走起来才方便了。说个走,来辆车,东西一拉,哗地都走了。前后分了三批,第一批是在1995年,第二批在2004年,最后一批前两年走的,到现在走光了。”
这几句话说得我大笑起来。
我随老妈妈来到她家,院子虽然破败不堪,但老妈妈住的家却收拾得干净利落。山西人,无论多穷,总会打理的干干净净。院子里有一只小狗仔,看见生人吓得钻进屋里去了。老妈妈说,这只小狗是她在外面捡来的。我很想问却没好意思问的一个问题是,她儿子为什么不娶媳妇。和老妈妈说了一会儿话,打听到上面还有一个村子叫后沟,离这里不远,村民只剩了一个人,还是一个残疾,一条腿没了。不知道这位残废的农民是怎么过日子的,想去看看,可是路不好走,车上不去。老妈妈说:“走路也不远,就半里路。”然后送我们出来,一直送到村边。指着山崖上一个黑黑的洞口说:“那个洞里面有五灵脂,你拍一张吧。”
五灵脂就是鼯鼠(寒号鸟)的粪便,鼯鼠就生活在峭壁石洞或石缝中,窝的形状如鸟巢。鼯鼠白天睡觉,清晨或夜间出来活动。鼯鼠夏日羽毛丰盛,到了冬天反而要掉光,昼夜鸣叫,故又称为寒号鸟。五灵脂性味甘温,无毒。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腹痛、胸胁刺痛和蛇虫咬伤等症。老妈妈告诉我说,这里的五灵脂药性很好。
后沟 一路上坡,路面不算窄,也还平坦,只是已经全部覆盖在了萋萋荒草下,沿路一垄一垄的梯田都是撂荒的土地,田间长着核桃树、花椒树和桑树。路不算远,但在炎夏正午的太阳下一路爬坡也着实够受。很快嗓子开始冒烟了。没有带水,就摘些路边的桑葚解渴,吃得黑嘴麻乌,鬼脸一般。这一带的桑树都是老树,桑葚很稠,但个头很小,且味道不够甜。
山色愈发壮观起来。极目远眺,但见四围山峰峭拔,壁立千仞,雄奇险峻。满目的葱茏苍翠,满耳的鸟鸣啾然,山风掠过,炎夏的烦热中透着一丝清凉舒。山沟的尽头,是另一座村落的废墟,这就是村民告诉我的后沟。
后沟村坐落在大山脚下,抱谷掩境,稳气藏风,四山陡绝,峰峦耸翠,一副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派头。尽管已是残垣断壁,依旧透着美不胜收的韵味。那种美是和大自然高度融洽的和谐之美,一如古画里的意境,让人联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小令,孤村,小溪,青山,石径,石板房,石墙,静谧,安宁……浑然天成的“诗意栖居”。
我们很快找到了这个村里唯一的村民,村民叫吴成龙,五十多岁了,一条腿的下半肢因病被截掉了,腋下拄着拐杖,人看上去还算精神,他一个人生活还要种庄稼。
吴成龙坐在房檐下的石头上,身旁放着一支拐杖。一只小花狗对着我们发疯地叫着,主人再三安抚才渐渐平静下来。
后沟紧靠着山根,由于大山的遮挡,暗得很早。三点多,就觉得太阳快要落山了。斜阳把院子里的一切辉映得光影斑驳。西房已是一堆废墟,原是吴成龙本家大哥的住宅,如今只剩下了墙基和一堆乱石,墙上残存着破窗框,歪歪扭扭地架在那里,证明了曾经有人居住。乱石堆上长出一丛丛的黄色野花,微风里摇曳生姿在残存的窗框间,阳光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印象派的油画。一棵核桃树的枝桠斜搭下来,为那座废墟做了前景,院子里种着几棵白菜和小葱,嫩嫩的青绿可人,生机与死寂在这里同生共长。沦为废墟的后沟,在蓝天下,在大山深处,静静地沉默着,没有人知道这里的村民在拆毁自己亲手修建的家园时,在舍弃祖祖辈辈居住了上百年间的故乡时,经历过怎样痛苦的心灵挣扎和无奈选择……这道沟原来有四百多口人,后沟五十多口,都姓吴。吴成龙听祖上老人说,后沟的村民也是从大光景(大灾年)时候从洪洞过来了的。而现在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西山上有一条盘山小路,从这条路翻过去就是阳城的横河,当年村民挑着担子送公粮走的就是这条路,因为长期没有人走,早已荒了。
吴成龙说:“这山上除了吴姓家族,还住过其他人家,现在还有石磨石碾,都是河南洛阳人逃荒上来弄的,后来光景好了,又都回洛阳去了。”
我问他:“你一个人住在这里不害怕吗?”
吴成龙说:“不害怕,这山里豺狼虎豹什么都没有,就是日他娘有山猪。山猪爱吃玉茭,一晚上亩二八分地就拱没了。”
说到木木沟,他说:“我这房子是十几年前修的,用的木头都是这沟里的树。这条沟是大森林,后来都砍光了,从前的人不说其他,有饭吃就行,就知道种地种地种地,到这里是一路种地种上来的,现在都荒了,你们进来的时候看到了吧,那地都荒得怕人。这里的树前十几年都砍光了,那时候人都想着要走了,又没有钱,就偷偷地砍木头烧木炭卖钱,好木头沿山口放下来卖给河南家,现在都没了,一棵都没了。这地方好住,前十几年娶媳妇也好娶,往后就越来越不好娶了,一批批的人走了好几回,没有人了,谁还愿意嫁进来。”
我问他有没有媳妇,他说:“有,在外面给孩子做饭呢。”
“你几个孩子?”
“一个。……其实要生也让生呢,生了养不起,不想生。”
我感到口渴得厉害,问他要开水喝。吴成龙说:“没有开水,有山泉水,水管子接下来的,你喝吧,喝不坏人。我们吃的水都是从山里头流出来的山泉,河南人来了,除了喝饱,走的时候还要用塑料壶带上几壶走。”
我用水舀子从水龙头上接了半舀子水,没头没脑地喝了起来,那水喝着的确清凉甘甜,十分解渴,完全不同于城市里满是漂白粉味的自来水。
吴成龙告诉我说:“这里的土地是黑土地,种什么长什么,麦子、谷子、油料、土豆,除了种出来的红薯不好吃,其他都好。麦子一亩地能打七八百斤,还有棉花也长得好。能住,好住着哩。”
又说:“听我爷爷讲,光绪年遭了大光景,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死人骨头,这山上龛下面都有死人骨头。到现在种地的时候都能挖出人骨头来,不是饿死的,就是让人吃了的。那年月真是人吃人啊,不虚嘴……人一辈子是要受罪的,不能一直享福,将来跌下年成了,光景不好了,城里没法活了,你们就来这里住吧。这山里养人,有药材,什么都有,没粮食了,挖野菜吃也饿不死。”
毋庸置疑,用不了几年,这几户村民也不存在了,这么美丽的地方将成为一片死寂,那时再来,怕是连讨碗冷水喝的地方都没有了。这一带通路,通电,电视能收到十六个台,吃得是山泉水——那是城市人需要花钱才能喝到的水,且不用挑,都自来化了。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的生活算不上小康,却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按古人的理想,达到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语),可是村民还是选择了背井离乡……这些村子再过几年,将不再被人想起,地图上也不再有它们的名字。也许过几十年再回头看时,才能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可是更也许知道对错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许多古村落,不说别的,单就那几百年的历史和唐诗宋词里的美学意蕴,其价值就无法估量,且是不可模仿也不可再生。
从后沟出来,路过半村,连小花狗都不见了,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一片死寂,令人怀疑刚才热闹的笑谈是否真的存在过。想必这四个村民正在午休,就没有再去打扰他们。我跑到对面的山腰,给这个村子拍了一张全景。一条白色的水泥小路围着静谧的村落转了一个半圆,这种形状,在风水学上称为“玉带缠腰”,有着吉祥的寓意,可是这份吉祥对于这座人去屋空的山村,已然失去了任何意义。
半村,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自然村,清一色的石板房子,从远处看来更加拙朴厚重,只是那美的格调很凄凉,很萧索,很残败,很无奈。
走出半村,向山外驶去,路过那座位有两只大狗的村落,拍了几张片子,匆匆离去。此时已经知道它的名字叫下村,下村如今也只有一个村民。
踅出小路,进入杨柏大峡谷,但见峻岳崇岗,丹壁万寻,一边是深沟大壑,另一边是万仞高山,目之所及只是一个绿,无边无际的绿,远远近近的绿,绿成了一片恣肆汪洋,分不出层次,分不出深浅。走走停停拍拍,山风送爽,能听到峡谷深处隐隐传来的溪流淙淙,各种美丽的小鸟鸣啾着出没在林梢灌木间……而令人揪心的依旧是沿途一座座的废墟,那些废墟大多临崖而立,有石磨石碾,有石墙石凳石桌,有古槐参天,有白杨萧萧。其中一处最美的废墟,每每令我心思荡漾,想象着什么时候带上帐篷在此处住一宿,坐在石凳上,饮一壶老酒,赏山间明月,听虫鸣鸟啼,感受一番做山人的滋味……而今此处被牧羊人做了羊圈,一大群长着犄角的山羊们被关在里面,从门洞里探出脑袋来好奇地和我对视着……来到后龛村,欣喜地发现竟然有了人气,这个村庄原本也是被废弃掉的,一直以来只有一户村民。看见“农家乐”的牌子在村口竖起,高兴得我大叫起来。一打问,才知道是村长携夫人率先回来发展旅游业了。终于,有人肯回来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何等样的其乐融融啊。真心希望着这些东西不要丢失得那么彻底。
遗憾的是回到后龛村的目前只有村长夫妻二人,没有公交,没有人手,没有手机信号,想开发旅游缺少资金,走着费劲,再回来又谈何容易啊!两个人又要经营山庄的吃住,又要打理景区,拾掇垃圾,直累得七死八活。村长说,他正在动员村民回来,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回来了。
说起半村,后龛村的李村长告诉我说,一个洛阳的画家终年住在那里写生画画,有十多年了,突然有一天发现村子被拆毁了,差一点哭出来,急得直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