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沟·寨上·坪上村
题记:坪上村属于沁水县端氏镇,距离端氏二三里路程,之所以对这个村子兴趣浓厚,是因为这里是明万历年间能臣刘东星的故乡,此外坪上和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有点关系,再有就是得知此处还有一座“张家大院”。
花沟 隔着沁河,远远看见一座古旧的村落,掩映在老树杂陈中,那就是坪上的一部分,叫花沟村。
花沟从外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寨子,土坯筑就的寨墙轮廓尚在。村民说,花沟曾经是刘东星养花的地方,因此叫了花沟。花沟村老房子前有一座低矮的门洞,门楣上有砖雕,写着“长兴庄”三个字,压在了各种管道和线路的后面。老乡告诉我说,“长”不念chang,念zhang,花沟当年属于刘家大儿子的地界,所以念zhang。花沟村名的来历准确缘由,因年代久远,后人已然语焉不详了,只有破旧的老房子,满目沧桑地伫立在西风里,用奢华的残败,展示着富丽的荒凉。暖气管道和黄色的煤层气管道,横平竖直地穿插在老房子的外围,和古旧的建筑格格不入地入进了各家各户。
沁水、阳城一带在明清时名臣能相迭出,曾是风流蕴藉的文绣膏粱之地。距离坪上村三十里外有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故居上庄。紧挨上庄的砥洎城,是清代著名数学家张敦仁的故居。不出二三里,是明代万历年间兵部尚书张五典的故乡窦庄。距此不远的阳城县屯城村,是南明礼部尚书、大诗人、思想家张慎言的故乡。阳城下黄村是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白所知的故乡……山野乡居,虽不敢称烟柳繁华地,却也当得起钟鸣鼎食家、温柔富贵乡。几百年前的坪上村,曾经椿荣楦茂、芝秀兰芳,曾经雕梁画栋、户盈绮罗……当年的刘氏家族,想来其荣华富贵应该比得上曹雪芹祖上的江宁织造。
花沟的老房子,建筑风格和其他地方见到的不大相同,也许和刘东星虽系北人却在南方任职有关,在建筑上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南方的建筑风格糅合进来,影响了周围一带有钱人家修楼盖屋的审美取向也未可知。那些古旧的老房子,北方传统建筑的的凝重里兼容了南方秀丽。在百年老树的掩映下,“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如今年久失修,在风霜雨雪中沦为了颓井残垣,院落里长满了荒草杂树,砂石门墩上的石刻图案已然模糊不清,在冬日的阴天下尤显得荒寒萧索,充满鬼狐之气。几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些老房子不知更换了多少主人,旧日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今就连寻常百姓也不屑居住了。
老村里还住有一两户人家。一位老乡在门外点火,满院子弥漫着袅袅青烟。老乡告诉我,村民都修起了新房子,搬到外面去了。
我问:“人们为什么不把这些老房子修一修,那么漂亮,荒废了多可惜。”老乡说:“农民的事情不好办,一个院子里住的都不是一家人,那是‘土改’时候分下的,东一家西一家,滴水连着房檐,你想修他不想修,弄得谁也修不成。再说看着好看,其实不能住了,太旧了。人们现在都修了新房,趁不住再去费那劲了。”
一家大门上悬挂着“居敬行恕”的匾额,依旧完好,落款为“甲辰孟秋洎园张竹书题”。字体凝重内敛,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但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甲辰孟秋”,落款边上有两枚红色嵚印,内容不详。
在花沟逗留了一会儿,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来到了寨上。
寨上 寨上是坪上村的一部分。在人民公社时期和花沟、坪上分为三个小队。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说,寨上早先是坪上村的一个军事防御设施,凡遇兵荒马乱,刘氏家族都会躲进这个寨子里,前后大门一关,任谁都难进来。一位出生于1955年的村民,至今记得从前的寨上有四围寨墙高筑,要进村子必须通过箭楼的门洞才能进去。如今残留的除了一座箭楼外,还有一部分寨墙的墙基。寨子里的老房子大都破败不堪,而新房子低矮简陋,毫无意趣。许多人家的大门上喷着一个同样笔体的“福”字。正赶上有人家给孩子过生日,许多亲戚提溜着大包小裹前来祝贺,这是活在乡间所剩不多的一点老传统了,热闹的场面让连日来见多了荒凉衰败的我生出了一点感动和感慨。
在一座老院子里,碰到一位老太太,看着我表情淡淡的,有一种老于世故的冷漠,老太太脸上有一大块的老年斑,身体硬朗,正在外面的小厨房里收拾着什么,问知已有九十岁高龄。这位生活在乡村老人,一定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却一样健康长寿。获得老人家的同意,走进了她的屋里。老房子外观高大,里面却低矮窄小,聚气温馨。房子里面的格局一如乡间常见的上下二层,楼上堆放杂物,下面住人。屋子里还有两位老妇人,其中一位也有八十多岁,另一位六十出头,二位老人正在剥花生,看见我们乐呵呵地招呼说:“进来吧,坐下吧。”问她们:“剥那么多花生做什么?”老妇人说:“拿到镇上卖钱,你们吃点吧。”
老妇人口中的镇上指得是端氏,端氏是沁水县一个没有了丝毫历史感的历史名镇,如今繁华杂乱,哄哄吵吵,热闹的程度堪比一个县城。
屋子里很暖和,以为生有煤火,走近火炉边一看,炉中确实有火,却不是煤火,而是煤层气火。炉子里冒着蓝色火焰,炉腔里放置的却不是煤炭,而是是钢球。火焰从钢球中升起,看上去和煤火并无二致。老妇人给我展示了一下,说:“下面有开关,火大小能调节,好用。我们这里家家都安装了暖气,我嫌麻烦,没有装。”煤层气使用方便,且干净、随意。这是城里人都享受不到的福利。沁水不仅地上风光秀丽,地下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坪上村附近有一座“坪上煤矿”,应该是本村农民的福祉。
走进另一座老院子,已近午饭时分,一位老妇人正在院子里的小厨房做饭,告诉我们她八十三岁了,有三儿三女,娶的娶,嫁的嫁,都走了。这么大一座院子,楼上楼下好多间,就剩她一个人住着,邻居也搬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们一起生活,老妇说:“我老了,和年轻人吃不到一起,能凑合动哩,还是一个人居便。别看老房子破,比新房好住。到了夏天热得厉害了都还要回来,新房子新是新,可是墙皮薄,没有老房子凉快。”老人看上慈眉善目,一顶毛线帽子盖着苍苍白发,脸色白皙,精干利落,年轻时的漂亮风韵依稀残留在眉眼间。
老房子上繁复的雕花门窗,虽然陈旧,却不失风流雅致。院子里栽种着梨树和石榴,杂乱的枝桠,横陈着灰调的枯寂,到处扩建的小屋子和小厨房破坏了原有的格局,但大框架依旧完好。门窗和花沟村的老房子一样,都是拱券形,边缘的一圈用材看上去很像大理石,实际上只是一种浅色的砖。整座院落风格协调,高低错落,美在古旧,美在历史,美在独特,美在浑然一体。
我对老妇人说:“老大姐,你家是真富贵啊,这房子是有钱人才能住起的吧。”
老妇人笑着说:“以前是有钱人住的,现在穷人才住这烂房子呢。”
告别了老妇,从寨上走了出来,碰见一位年轻的村民,手里拎着一盒牛奶,问他:“听说你们这里有个‘张家大院’?在哪里?”年轻人被我问得一脸茫然,说:“这里是刘家,祖上是刘东星,哪里有什么张家大院?没听说过啊。”
寨门口一位开着三轮车的中年人说:“以前来嘛还有东西可看,路边还有些石人石马,现在啥都没有了,剩下一点儿东西都让人给偷了,没甚看头,现在的事,唉,没法说,说甚哩。对面山上原来还有‘击掌金鸡叫’,人站在山上拍一巴掌,能听到像公鸡叫一样的回声,现在也没有了,都被开发弄没了。”
抬眼望去,对面的山峦起伏,满坡的松柏树在冬日里郁郁葱葱。老乡告诉我:“那山叫榼山,山上原来有一座寺院,还有国民党办的一座军校,后来都拆了,现在只剩下了房根。这座学校最年轻的学生如今有九十多岁了。”问到刘东星的墓,回答说:“哪里还有什么墓,早就平了,墓也不知道甚会儿被盗过了。刘东星原来的墓,两排石人石马,拱门牌坊,石雕木雕砖雕,气派大了,后来都毁了。还剩的几个石人石马前几年也被偷了。现在就一块新立的石碑,甚也没有了。”
箭楼斜对过是刘家的祠堂,祠堂斜对过有一座新建的戏台。祠堂是原来的旧建筑,却被涂上了花里胡哨的新颜色。据说有刘氏后人中一位退休教员整理了族谱,在祠堂里重新安放了历代宗亲的牌位。
一位行色匆匆的中年妇女为我们指了指方向,说张家大院在坪上,从铁路下穿过去就是。
从寨上走出来,看到一座残破的牌坊杂在周围的红砖房间,牌坊下立着两块石雕,经历了岁月的洗磨已然残损了,但依旧保留着雍容华贵的气度。牌坊右首隐约的字样有:“万历壬寅季冬立”。左尾落款为:“孙王尔相书”。牌坊中间的正文已经看不清了,上面用白石灰刷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迹,似乎是“备战”什么的内容,正在琢磨,走过来一位老者来,介绍说:“这是刘东星当年为他老师修的墓,刘东星的老师叫王之洲。”说这个村子虽然都姓刘,但都是刘东星的旁系,刘东星的直系已经没有后人了。
坪上 从一条铁路下的隧洞穿过去,来到了坪上村,遇到一位热心肠的村民自愿引路,一路上始终陪着,第一站带我们找到了“张家大院”。也才知道,刘东星的故居早在明末就被农民起义军王嘉胤一把火烧光了。烧掉刘东星故居这件事,在老乡们的口中,一致说是李自成的军队干的,查阅有关资料,才知这个说法有误。
王嘉胤系明陕西省府谷县黄甫乡宽坪村人。崇祯元年因年荒乏食,会同吴延贵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响应者遍及陕西,并蔓延到晋、宁、甘三省,很快发展到两三万人,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崇祯四年遭受曹文诏重兵围攻,王嘉胤率众转战到山西阳城一带,被奸细所杀。阳城、沁水一带其时富甲一方,所以贼害较重,因而与此相关的防御工程也很多,沁河流域古城堡群的出现或许和这段历史背景有极大关系也未可知。
刘东星死后,大明步入了风雨飘摇的末期,之后随着新王朝的崛起,刘东星家族的辉煌也渐渐衰落。根据张家大院门牌背后的题字,得知张家在大清咸丰年间曾出过一位进士。坪上现存的古建筑群,极有可能为清朝咸丰年间所建。
来到张家大院,见一位年轻女子正用洗衣机洗衣服,问她是否为张家后人,回答“是呢”。问知不知道祖上的事情,女子摇摇头说不知道。
引路的老乡告诉我说,贾景德家的祖坟就在榼山上,“破四旧”的时候贾家的祖坟被挖了,尸骨也扔了。他用手比画着说:“棺材板有这么厚,锯开给学校的学生做了课桌板凳。”
贾景德和刘东星都是本地人引以为荣的两位历史名人。贾景德为清光绪五年出生于簪缨世家,光绪年间进士,民国年曾为阎锡山秘书。史载其:“奕世簪缨,幼承家学,博览经籍。辛丑和约之后,英人向中国官方建议,在山西设立大学堂,贾氏入学肄业,故通中西之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式举人,翌年成进士。服官山东,历任郯城、招远等县知县,行新政,声名远播,关外疆吏,交章奏调。”
又载:“宣统元年(1909),任黑龙江巡抚署民政吏治幕僚长,究览东北形势。入民国後,历任山西雁门道尹、都督府秘书监政务厅长、警务处长、同蒲铁路建筑指挥部襄办。三十年中,除官山东之一短期外,以在山西军署任秘书长为最久,誉满三晋。抗战军兴,辅佐阎锡山,於忻口临汾诸战役,动员民众,策反肃奸,以及经济作战,莫不谋虑周详,使敌进无所掠,退无所据,贡献特多也。民国三十年,任铨叙部长、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创集体办公与简化公文,成效大著。三十八年,任行政院秘书长,力任艰危,备极辛劳。三十九年,任全国公务员高等考试典试委员长,为国抡才。同年,任考试院院长,创职位分类、严人事管理。四十四年,转任总统府资政。”
史评贾氏一生为政公、忠、勤、慎,治学精、深、平、实。所著诗文,典丽矞皇,著有《韬园诗集》,为一代诗宗。
老乡告诉我,隔壁院子也是张家大院的一部分,房东姓豹,是早年从河南请来给贾家看坟的。因为姓豹,所以选了他家。“为什么?豹子厉害啊,豹子才能看住坟啊。”可豹姓终究也没能挡住贾家祖先被抛尸荒野的命运。
老乡介绍说坪上村原来大着呢,总共有七十二院,院院相连。老乡还记得小时候就在铁路占用的地方,能常常看到房根和柱石。张家的祖坟修侯月铁路时给挖了。说:“坟墓里都是一个个小窑洞,里面放着一具一具的棺材,没有后人的,骨殖乱扔了,有后人的把坟移到到了榼山上,一堆白骨分不清谁是谁了,就那么胡乱埋了。”一边和老乡说着话,一边就听到火车巨大的轰鸣声从村边穿越而过。贾家大院另一座院落的门楣匾额上刻有密密麻麻的小字,这些小字也许是张家大院由来的一个说明,但已被抠得面目全非,上面覆盖“为人民服务”几个红字,也模糊不清了。张家大院的前世今生或许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
打问不出什么清晰的头绪,在老乡的指点下,找到了张家的后人。
张家后人住在一个小院子里,房子低矮,外面是砖房的款式,里面却是窑洞。掀开门帘,见窑洞后面挨近火炉的小饭桌旁坐着一位七十左右的老人,道了声“打扰”,说明了来意,老人请我们走了进去。老人说话不很利索,结结巴巴。他说自己有病,得了脑血栓,什么都记不清了。提起张家,说是清朝什么年祖上有人中了进士,大兴土木,修了这些院子。他是张家第四代人,张家的辈分是按照十六个字排的,他只能记得八个字了:“书宗先世,善啓厚仁”。他是“世”字辈的。他有两个哥哥,都去世了。张家祖上有三兄弟,长门、二门、三门,老人是三门的后人。二门清朝出过官,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每个院子的名称老人还能断断续续说上几个来,只是地方话加脑梗病人的后遗症,基本听不懂。说刘东星当年立的牌楼原来都在,都是石头的,后来“破四旧”拆了。说着话,老人的老伴儿走了进来。老伴儿精神矍铄,六十七岁了,精干利落,说话声音爽朗清脆,一脸喜相,看上去身体很硬朗。
说起这个村子当年的风貌,老伴儿说她嫁到这个村子已经五十年了,“刚来的时候,这个村子漂亮啦,光牌楼就有五座。‘破四旧’的时候都拆了,打烂了。房顶上面,角角上头,石狮石马,好看的跟甚似的,现在都没了。当时都不叫有这些东西,全毁了,要是不毁来该有多好。”
老人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老人的老伴儿指着照片的上人给我介绍说这是儿子,那是媳妇,这个是大姑娘,那是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后面这边是大姑娘的孩,那边是二姑娘的孩……张家后人枝繁叶茂,令人欣慰。问到家谱,老人说家谱原来有,“破四旧”都烧了。
和老人告别了,去到姓豹家的院子里,一条大黑狗吠叫着冲了出来。丈夫连忙在一捆细木棍里抽出一根来,举起来吓唬黑狗道:“滚!”大狗停止了发飙,缓缓走到我跟前,闻了闻,友好地摇起了尾巴。院子里静悄悄,一排上下二层的老房子,两层中间每一个空隙处都有美丽的木雕。廊檐下的石础上刻着梅兰竹菊,图案线条清晰,看上去年代没有那么久远。这院子本是张家大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村庄一样,土改时切割成了多处分给了贫下中农,已经看不到完整的原样。
坪上村富贵的痕迹,除了张家大院的老房子,还有村口残存的牌楼遗址,遗址上只剩下一块石雕遗痕,中间裸露着榫卯的凹槽,图案花纹已完全看不清了……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常的村落,不仅出过刘东星这样著名的清官能臣和书香门第的张家,还曾留下过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身影和足迹。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贽受丁忧在家的吏部右侍郎刘东星的邀请,来到坪上做客,在这里完成了《明灯道古录》。
《李贽文集》中收有李贽当年在坪上留下的诗歌《九日坪上三首》《除夕夜道场即事三首》,辑录部分如下,以作佐证。
九日坪上三首
其一
如鸟飞飞到处栖,今年九月在山西。
太行正是登高处,无菊也应有酒携。
其二
坪上无花有酒钱,谩将沽酒醉逃禅。
若言不识酒中趣,可试登高一问天!
其三
身在他乡不望乡,闲云处处总凄凉!
古人若问凉边事,日射坪田索酒尝。
除夕夜道场即事三首
其一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
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其二
坪上相逢意气多,至人为我饭楼那。
烧灯赤炭红如日,旅夕何愁不易过。
其三
白发催人无奈何,可怜除夕不除魔!
春风十日冰开后,依旧长流沁水波。
李贽是万历年间名满天下大学者,却因性格狷介、观点叛逆而为世所不容,社会对他多有毁谤,刘东星却非常欣赏他的渊博学问和超绝才华,在楚为官时就与李贽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李贽在诗中说到除夕夜的坪上,有“众僧齐唱阿弥陀”,印证了当年的山上有座寺院的说法。那时的坪上村民不过数十家,却有佛唱隐隐,书声琅琅。岑寂,绝不同于破败荒凉。四处漂泊的李贽在这里住下来,和刘东星父子三人夜夜论谈,有问有答,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刘东星的两个儿子刘用相、刘用健记录了当时夜谈的部分内容,和李贽共同完成了《明灯道古录》一书,成为一时美谈。
李贽《道古录引》一文中说:“晋川(刘东星)昔辖楚藩,始会予,与余善。至是读礼山中,予往吊焉。晋川喜予至,故留予。谓予无家属童仆,何所不可栖托。晋川沁水人,而家于沁之坪上村。坪上去沁百里,村居不足数十家,颇岑寂。予喜其岑寂也,亦遂留。天寒夜永,语话遂长。时或予问而晋川答,时或晋川问而予应。……”
这段文字,至今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虽然李贽的诗歌充满了漂泊的凄苦,却也有着人间的大快乐,大畅意。李贽在《答沈王》一信中说:“老朽久处龙湖,旷焉索居,无有长进,闻晋川居庐读《礼》,谢绝尘缘,故不远一千五百里就之,盖独学难成,唯友为益也。”
刘东星在《书道古录首》一文中说到李贽在坪上的情景:“先生欣然不远千余里与儿偕来。从此山中,历秋至春,夜夜相对。犹子用健,夜夜入室,质问《学》《庸》大义。盖先生不喜纷杂,唯终日闭户读书。每见其不释手抄写,虽新学小生不能当其清苦也。彼谤先生者,或未见先生而;倘一见先生,即暴强也投戈拜矣,又何忍谤,又何能谤之耶?”
《明灯道古录》顾名思义,就是在灯下说今道古的意思吧——四百年前坪上村一个漫漫的寒冬,有多少个夜晚,窗外或有大雪纷飞,或有西风怒号,或是月明如洗,而屋里却“烧灯赤炭红如日”,那应该是“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的意趣,几位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围炉畅聊……夜深了,会有仆人送来热酒一壶,小菜几碟,于是酒入诗肠,思绪愈发活跃,时或奇文共欣赏,时或疑义相与析,随口道来,含英咀华,喷珠唾玉,而后辑录成书,岂非人间之至乐乎?
刘东星一生为官清廉,严于律己,在《史阁款语》一文中自我评价说:“且余虽仕宦,而清素未脱寒酸习气……”史评“性俭约,历官三十年,敝衣蔬食如一日。”刘东星两个儿子刘用相、刘用健也秉承家学,不同凡响。李贽在给刘东星的信(《答刘晋川》)中评价说:“令郎外似痴而胸中实秀颖,包含大志,特一向未遇名师友尔。”
笔者早年在《为文的妙处》一文中曾经引用过李贽在《焚书》卷三《杂述》中的一段文字,曰:“且夫世之真能文者,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时时有许多欲言而莫可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负,发狂大叫,流涕痛哭,不能自止。宁使见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终不忍藏之名山,投之水火。余揽斯记,想其为人,当其时必有大不得志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因缘以发其端。于是焉喜佳人之难得,羡张生之奇遇……”不说他的皇皇巨著,就这么一段文字,已让人绝然倾倒。
明万历二十五(1597),李贽应大同巡抚梅国桢之约,从坪上出发去了大同,在大同完成了《孙子参同》的撰写。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黄河决口于黄垌,运道堙阻,刘东星被起为工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事河漕。用了五个月竣工,耗费银两仅十万。皇帝下诏,嘉奖其绩,并擢升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李贽评价刘东星说:“公今暂出淮上,淮上何足烦公耶?然非公竟不可。夫世固未尝无才也,然亦不多才,故见才尤宜爱惜,而可令公卧理淮上耶?”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刘东星又奉命开通洳河。其时刘东星已患病在身,上书“求去”,皇帝屡次下旨“慰留”,万历二十九年(1601),刘东星积劳成疾,逝于任上,享年六十四岁。
刘东星去世后的第二年,于万历三十年(1602),李贽因“离经叛道”不为当局所容,被捕入狱,不久于狱中自杀,享年七十六岁。
李贽出生于1527年。刘东星出生于1538年,王国光出生于1524年。他们是同一个时代不同季节的人。刘东星、王国光们营建的不只是豪门大宅,更是一座惠泽后人的精神家园,一段流芳百世的煌煌史话。这段史话是乡人的骄傲,也是国人的骄傲。刘东星的坟被平了,但环绕在他姓名之上的光辉是永远也平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