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寨村·莲花洞
题记:南寨原是一座城堡式的寨子,这个村子曾经有过一座精美绝伦的古庙,建构宏大,享誉四方,毁于“人民公社”时期。附近有一座山,当地人叫“石人圪脑山”,山上有莲花洞,洞中有浮雕群,似众罗汉听如来讲经,也被悉数破坏。洞中原有泉水渗出,汇聚成潭,现已干涸。
村民大多姓樊,也有冯姓和董姓。
南寨北寨遥相呼应,建筑风格上有近似之处,远看像一座城堡。一个古意盎然的门洞是这个村子的点睛之笔,因此推测这个村子一定有过寨墙。在战乱频仍的年代,门洞平日走车马,乱世防匪防盗。大门一关,外人休想涉足。现如今废弃不用,成了村民倾倒垃圾的地方。
进到村里,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戏台。戏台上木雕石础的原始风貌犹在,图案线条流畅圆润,手法上乘,一派富贵气象,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文物价值。此处原有一座古庙,古戏台只是古庙的一小部分,也是唯一留存的部分。这座古庙建于何时没人知道,但大都知道毁于何时。
一条新开的水泥路在旧庙遗址上横穿而过。戏台对面一棵死掉的古树旁有一面新立的石碑,上面写着:“招贤馆诸神在位”。落款:“全体村民敬立”,左右有对联曰:“改古道建新村福荫子孙,耗资财劳心力功属当代”,读起来不像对联,倒像两句戏词。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说:“这里原来有一座很大的庙,是模仿北京故宫里的庙修建的。那庙修得可好了,东边是关帝庙,西面是龙王庙,正面是招贤馆。”老人记得“庙里有一个木头雕的莲花盆,直径大概五六米,上面的莲花、叶片可好看了。庙里的油漆绘画、石雕砖雕木雕、花花朵朵,做工那叫个细致。还有两棵老桧柏,五个人搂不住,都给锯了。桧柏的木质好,红颜色的,能用的用了,不能用的扳(扔)了。最好看的是各式各样的狮子,大的小的,五花八门。一座八角亭修得可好了,解放后破除迷信,五几年给拆了,神像也都捣毁了,庙里的房子后来都让茧站用了。茧站,就是收茧子的地方。做丝绸的蚕茧知道吧?再后来,茧站也没了,倒塌了。原来还留有一个人看门,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拆庙的时候,砖多下了,拉了一车又一车,有修了食堂的,有修了医院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把庙里的石狮子脑袋全敲了,还剩有几个,偷的偷,砸的砸,如今一个也没有了……”老人指着眼前的一座房子,说:“你瞧,这都是古庙里的东西。”我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到屋顶上一溜漂亮的砖雕屋脊依然完好,旁边,一个废弃的石碾盘四围有三条雕花石柱,横躺在那里给砌在了墙塄上,石柱上的雕刻刀工精湛,图案鲜活生动,有鹿回头,有仙鹤呈祥等图案。这些石雕是那座古庙艺术水准仅存的见证,如今也被村民当石凳子坐了。 村中有一座“大跃进”时期的食堂,食堂一边堆放着喂牲口的草料,一边是一盘石碾,这盘石碾现在还在使用着,磨得光滑油亮。食堂建筑上和平鸽和南瓜砖雕,体现了解放初期的审美观,其时风貌依稀还在。这座食堂让我想起了吃大锅饭的童年,想起了父亲营养不良浑身浮肿的岁月,想起了小米花煮白菜帮的幼儿园,想起了赤贫与饥饿……老乡告诉我说,南寨对面的山叫“石人圪脑山”,山上有一个莲花洞,里面有许多石人头,原来还有个看头,后来都敲了。问我要不要去看看,去的话找个人给你们带带路。说着话就看见一位老妇人出现在一家大门口,老妇人脖子里遮着一条褐色的方围巾,一直箍到下巴,眼睛大大的,颧骨见棱见角。村民说:“人家两个想去莲花洞看看,想找个年轻人带着去一趟,他们自己找不见。”老妇人说:“这会儿村里哪里还有年轻人,老人也没几个了,都不在。想去也行,得掏钱,不掏钱谁带你们去呢。”村民说:“听见了没有,你们得掏钱。”我和丈夫都笑了。我说:“掏钱没问题,只是鞋子穿得不合适,改天再来吧。”
两周后,于2011年元月2号,趁着放假休息,我让丈夫又陪我去了一趟南寨,丈夫请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乡带着我们向石脑山进发。沿着没有路的路,在荆棘丛中弯腰蹲身攀爬着一路向上,灌木荆条打得脸颊生疼,“披荆斩棘”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吧。一番千辛万苦后,终于找到了莲花洞。莲花洞的洞口,形状煞像一只巨人的大脚。老乡说:“莲花洞原先有水,水可大了,清凌凌的,现在都干了。”
洞顶和石缝留着当年渗水的痕迹,曾经的一汪碧潭,如今没了踪影,只有黑黢黢的洞底深深,只有水珠滴出来的斑斑花纹。莲花洞长不过百米,站在进口能看到另一头的天光,洞口有无数的浮雕罗汉,大部分被毁,让我感慨“革命”的伟大力量真是势不可当,无所不在,无坚不摧,连这么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处都没有放过。而今发展经济,文物成了值钱的东西,于是由毁灭到偷盗,进一步干净彻底了。老乡指着洞口坑坑洼洼的石壁说:“这地方原来都有石人头,不知道甚时候让人们连根敲了。有一年夏天,附近小学的学生来这里旅游,发现了一架铁梯子,才知道有人来莲花洞偷石人圪脑。学生打电话告诉了我们村,村里人来了把梯子抬走了,可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干的。”
地上躺着一个没了形状的莲花基座,还有一方残存的石碑碎片,石碑上积满了鸽子粪,上面的字迹非常清晰,但已看不出完整的意思了。
拍了几张照片后悻悻然返下山去,老乡给我砍了一根荆条做拐杖。我拄着拐杖在荆棘丛中穿行。想起了古人管拐杖叫“策老”,西方人说拐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以前这些词汇对我只是一种概念,没想到很快就用上了。真是连“策老”都策不住的老,在陡峭的山坡上我还是摔倒了,仰面朝天躺在山坡上。丈夫看着我笑得哈哈的。我觉得这个姿态很放松,干脆躺在地上不动了,就劲儿休息了一会儿。老乡站在那里耐心地等着我们,指着周围的山说:“这是鸡冠山,那是碧峰顶,碧峰顶上有我们村新修的奶奶庙,正月十五周围村的村民都要上去烧香。我们村的庙要是不拆的话,真有个看头,和石脑山的莲花洞串起来,搞搞旅游不是也很挣钱?”
毁掉经典奢华的艺术建筑,再垒起一些不伦不类的非驴非马的仿古或者水泥疙瘩,还有那些不忍细看粗制滥造丑陋不堪的神像,这也是历史进步的一个标志吧。“旧”毫无疑问是彻底的“破”掉了,“立”起来的“新”呢?
从老乡的口中得知,这一带没有任何资源,每年冬天,政府给每人免费分发0.3吨煤,差不多够一冬天取暖用,但是平时煮饭还得烧柴火,单凭烧煤是烧不起的。
远远看见有人在山上砍着灌木。老乡说:“那家一定是要办事。我们村一般娶媳妇嫁闺女或者打发老人,才要到山上来砍柴,煮大锅饭用的。”
从山上下来,丈夫说,领你去吃肯德基吧。我说不敢去,怕人家当我要饭的给撵出来。丈夫说,可不是,看你那身土,手里还拿着一根打狗棍,不是要饭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