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各有各的打算
曲源县乡下的秋天,有些萧杀,却也不乏诗意;有些素淡,却风和日丽,令人心情舒畅。
从喧闹的都市中走出来,偶尔光顾有田园风光、宜人山色的地方,你会有另一番心景;比方说,一个绝色妙人儿,徜徉于喧嚣的街市,与漫步于淡色草坡的情景是不一样的。
孙若雨心里装着满满的愉悦心情,与赵德明、张鹏分头到达五指峰。
她在景区附近未开发的荒山坡上采摘粘衣籽。远远的听赵韵芝在喊:
“大记者,王晓燕到了…”
与王晓燕一齐到的,还有从东川市赶过来的王子安和童晓。四个同学相聚,又是意气奋发,活力交织。
赵韵芝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她“发现”先于别人到达的王晓燕,头发有一绺不守纪律地翘了起来,她帮她处理掉了。
前面说过,童晓是个永远长不大的浪漫的女孩,四人见面,第一件事,她哄大家去明清一条街拍照留念,拍照时弄出不少花样来。
清明一条街上拍了照,又绕拇指峰拍。张志兵说我们不能走远,等会儿省城有客人来。
童晓问:“扫兴,什么客人呀,比我们还重要?”
“张董通知的,重要客人,但没说是谁。”
“不会是葛主任又来了吧?”王晓燕问。
“很有可能,许记者昨天来曲源还没走……”
“许记者来干吗的?”
“采访…唔,采访,”张志兵瞟了王晓燕一眼,支支吾吾。
童晓道:“今天我们在一起,有个事可要商量一下的。”
“什么事?”王晓燕问。
“投资。”
“有目标啦?”
“没有。”
“那谈空话不?”
张志兵漠然道:“她天天看投资艺术的书,天天看投资理财的电视节目,入迷了。”
王子安道:“还是做实业吧,踏实。”
“子安你的理念可有些保守落后了,我们搞金融的,懂得什么叫钱生钱。”
“晓晓,实业兴国,不是投资兴国噢!”王子安反讥道。
“兴国?兴囯是政治家们的事,我们是小百姓,能把自己的事弄好就不错了。”
“有时候,国家的事小老百姓也得参与。你一个银行职工,觉悟没我们市场上做生意的农民高!南海事件后,我对面摊位的骆老板就不吃香蕉了!”
看着童晓和王子安斗嘴,王晓燕扑哧一笑:“是啊,我也不吃香蕉了,让菲律宾背后的老大哥天天去吃好了!”
“晓燕,你怎么老是偏子安啊!是不是最近他又帮你拉存款啦!”童晓娇嗔责备道。
“晓晓你好忘事,上次买一号基金,不是子安临时垫100万钱,我们能低价买到吗?!”王晓燕不客气地提醒童晓。
童晓脸有愧色,心里仍不服气:“以前他把原来帮我拉的存款,都转到你那里去,挨得我完不成存款任务扣奖金,他临时垫一下是应该的,谁叫他是老板。”
“你这有点不讲理啦,”王晓燕批评道,“看下次子安还会帮你!”
王子安大度地笑了笑:“好了好了,谁让我们是同学、同年、朋友?上辈子八成是我欠了她什么债还没还清。不过话要说回来,在东州,晓晓也帮我贷过款的。”
“就是吗!亏他还有一点点良心,不然我早踢他了!”
四人一阵哄笑。
这时张志兵的手机响了,张鹏来电话说葛主任到了。接着赵德明也给王晓燕打电话叫她快点过去。
王晓燕和张志兵起身要走,童晓急了:“我们投资的事呢?我可有重大的投资机会啊……”
王晓燕瞪了她一眼:“重大的机会怎么不早说呢,卖关子啊。”
张志兵匆匆起立道:“晚上再商量吧。”
张志兵和王晓燕去见葛飞,王子安带童晓去上清明一条街。
王晓燕和张志兵走进公司会客室时,葛飞、赵德明、汪瑞锋三人已经聊上了工作,共同的语言使他们有说不尽的话题,气氛十分活跃。
王晓燕一身干练的运动装,英姿勃勃,见到葛飞大领导依然还有些许腼腆。葛飞和孙若雨不约而同紧紧盯着她打量。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个画面便是王诗雨,忧郁雅致的王诗雨与阳光含羞的王晓燕放在一起一对比,除了气质稍异,俨然出自一个模槽。
“葛主任好,孙记者好,赵行长好!”王晓燕打招呼道。
“晓燕,葛主任是来看你的~,”赵德明抢先道,话中带了点调侃味道。
“是啊,听赵行长说,行里正开展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大家都辛苦啦。”葛飞微笑着,仿佛此行是来基层慰问的。
孙若雨从沙发上站起来,很亲热地把王晓燕拉到自己身边,如同姐妹拉家常:“晓燕,看你,都瘦了!工作不要拼命三郎似的。赵行长说了,为了清收钉子户和赖皮户,你都跟人家吵上了,差点被人打伤!一个女孩子,何苦呢。”
“你说气不气人,那姜根林开着奥迪,5万元贷款逾期两年了都不还,还骂我们银行的人个个是贪官……”王晓燕解释道路。
“可恶!”葛飞骂道,“这种明显有钱不还,不讲信用,还想打人的,要作为典型重点打击。赵行长呀,在清收工作中,你们当领导的要高度重视我们一线员工的安全。这种情况一定要依法起诉,交法院去强制执行!”
“好的,好的,我们一定照葛主任的指示去执行和落实。”赵德明连连点头。
“去年,我们民合银行也发生一起客户经理被当地一个村长谩骂殴打事件,那村长还扬言要去纪委举报反应,说那客户经理给一个时装厂贷款100万,收了回扣5万。我们查后并无此事。村长被公安刑拘起来了。”汪瑞峰向葛飞汇报道。
“我们基层的干部员工不容易啊。”葛飞关切地注视王晓燕,“晓燕,以后对付这种人,直接交给法院行了。”
“葛主任,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期间,任务紧,工作量大,法院人手不够啊。再说,法院的同志说,现在许多欠贷户长期在外地,执行难啊,要我们提供可执行的财产线索,他们才会派人去执行。”王晓燕露出无奈的神色。
“这倒是一个实际问题。”汪瑞峰说,“有时我们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