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关羽改字,杨岳送刀
春节来临,大汉朝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杨岳作为大博士,挂名太学祭酒(相当于太学校长),其实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但得了懒癌晚期的杨岳除了教在太学教那些现在知识之外,其他繁琐的事情杨岳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了。甚至只要有博士或是太学生学会了他教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的数理化知识,他就直接让他们作为助教,替他去教书去了,倒也省事。为了尽快的培养出优秀专业的助教,好替自己去教书,杨岳根据众人在不同方面的天赋差异,在他们之中选择了在语言方面有天赋的专门教他们汉语拼音、标点符号等语文方面的现代知识;若是对数字敏感的,杨岳就专门教他们数学,总之就是针对不同天赋的人,教授不同的知识,想让他们更快的把那些对他们来说是新知识的数理化知识弄清楚。让杨岳仰天长叹的是,这些太学博士和太学生的智商直接甩杨岳几十条街。杨岳用了整整九年才勉强学了个大概的义务阶段的中小学知识,他们仅仅花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学得差不多了。
太学作为是大汉的最高学府,是大汉最顶级的高校,在三国能和太学有的一拼只有有两个私立学校,颖川学院和鹿门山书院,前者培养出了荀彧、荀攸、郭嘉、戏自才、陈群等顶级的文臣谋主,后者培养出了诸葛亮、庞统、徐庶等变态的谋主文臣。而太学则是大汉士子向往求学的圣地,从东汉开国到董卓进京之前,大汉朝的高官绝大部分都是太学生出。那时的太学就像现在的北大清华一样,没有一流的智商,就算你是高官子弟在太学也不好混。这样一群堪比北大清华学子和北大清华的教授或是院士的超高智商人群来学初中以下的现代知识,那并不比吃饭喝水简单多少。虽然相对他们来说这些现代的知识都是新事物,但这群人学起来也是没多大难度的,之所以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学完那些知识,都是因为这些知识杨岳虽然回忆起来了,但当年他学的时候,也只学了个大概,有些知识也没吃透,面对这等高智商人群,杨岳是忽悠不了的,他自己又花了很多的时间去把他当年自己没弄懂的知识弄懂了之后,才给他们讲解的,至于弄不太清楚的知识杨岳干脆就不教了。可怕的是,没一次都只需要杨岳教一遍,他们就理解得差不多了,在回去自己研究一下,第二天就搞定了,这种变态的学习能力,让杨岳感觉压力山大。每天除了下课之后,陪陪黄蓉之外,杨岳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和杨赐学习儒学经典去了,没办法,如果没有字典,连字都认不全的杨岳对国学那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身为大博士的他怎能不懂国学呢?只有恶补了,好在有个本身就是顶级大儒的伯父在毫无保留的教导自己,也是杨岳的幸运了,深知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杨岳,也发了狠的努力学起国学来,把白发苍苍的杨赐给感动了一把。
太学生也不是一年到头都在读书的,他们也有暑假和寒假,春节正值寒假,太学放假了,杨岳自然也跟着放假了。回到解良的杨岳看到关羽这个县令还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心里暗爽不已,还是当老师好啊,过年了,还有个假期,不用上班,多好啊!
“长生,有些时日不见,你瘦了!”
看着关羽有些憔悴,杨岳有些愧疚,让一个将帅来处理政事,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主公也瘦了!”
关羽看着杨岳因高强度学习国学而瘦了下来的身形叹道:“主公学究天人,却仍不懈跟着杨公学习经学典籍。关某却仗着自己有几分武勇又知几点兵法,便以为自得,直如那井底之蛙一般,觉得天下之大,也没关某做不了的事。自接任解良县令以来,才知自己才疏学浅,狂妄自大而不自知。今改名云长,日后当努力读书,发奋图强,方不负这堂堂九尺之躯!”
关羽说完,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暂时的挫折,不会消磨英雄的意志,只会让关羽这等人杰激发出更强大的斗志。
“好!云长有此壮志,日后必有所成!”
杨岳心里呐喊:终于改名了,叫关羽关云长比叫关羽关长生顺口多了!
“抬上来”
杨岳一拍手喊道。
两个壮汉抬着一大口长箱子放到关羽面前,然后退了下去。
“云长,岳在洛阳时,特请匠师郑浑给你和公明、鸿飞各自打造了一把武器,你打开看看是否何意?”
杨岳指着长箱子对关羽说道。
“多谢主公”
关羽俯下身去,打来箱盖。只见一把全身由精钢打造的长刀静卧其中,其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鐏。
“好刀!”
关羽提起箱子中的大刀,舞了一圈,又忍不住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好刀!”’
“此刀名为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乃大汉第一匠师用天外殒石,精心打造而成,吹毛断发,削金断玉,实为神兵利器也”
当时杨岳给郑浑的一大块殒石时,郑浑混浊的双眼立马闪闪发光,马上拿着杨岳画给他的图纸二话不说,带着他的弟子把殒石搬了回去,着手打造杨岳要求他打造的武器去了。
杨岳请郑浑打造的武器有四把,青龙偃月刀,长柄宣花大斧,一双大戟,一柄配剑。
佩剑是给自己的,见那些书生都喜欢陪带一柄佩剑,杨岳也想装装样子,打造一把佩剑带在身上,也挺酷的。
长柄宣花大斧是给徐晃准备的,那双大戟自然是典韦的,早就被那家伙带在身上了,就连谁觉都要放在床边,第一匠师打造的武器,不是哪个人都有福气能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