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墨点
“我建议你们伺机行事。有门路有渠道的时候,也许可以卖给官府。但一定要记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千万注意,要小心,不要贪心,不要落得被捉了去一辈子给人家干活的地步。”
这并不是林慧在危言耸听。军工场绝不是让人养老的地方,为了技术保密,都是在内陆深山开辟出人迹罕至之地,里面的上下人等都是极难出来的。
区区工匠,别人可不像林慧这般平等相待,完全是可以用来牺牲的卒子罢了。
陈李二位对视了一眼,目中都有凝重之色。
二人吃了大半辈子的工匠饭,还是知道些斤两的。李师傅率先表态道:“林公子说的是,这些东西索性烂在肚子里便是。”
李师傅则是睁大两眼,摊了摊手道:“老李你说啥?什么东西要烂在肚子里?我这如今有两把子年岁,记性越来越差了,居然连早上吃过啥都想不起来了。”
林慧忍不住莞尔。
话点到也就是了。至于今后涉及到这些技术工艺的人,会不会外传获利,已经不是林慧可以控制的了。
武器的变迁,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无疑是最为巨大的一步。热兵器的发展,完全可以改写战争的方向。
林慧无意在这个时代成为推动者,能自保就好了。不过历史的演变自有其内在的动力,即使没有自己带过来的枪械技术,热兵器时代也在逐渐降临,只是速度慢些罢了。从万始皇帝在格兰使团手中购入长枪之事,便可见一斑。
吃过晚饭,林慧轻轻松松泡了个澡。便准备了一个小包袱,装了几件换洗衣裳。
花了一千两银子换来的《六玄神书》三天阅读权,还是赶紧用掉好了。林慧打算用林辉的身份,索性住上两晚,将三天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第二日在去申府的路上,林慧还设想了几种情形,若是申老爷子再提起结亲之事如何应对。没想到的是。申老爷子……根本没露面。
申家的门房显然得了指示。听说是‘林辉’来访,要阅看神书的,当下便将林慧引到了外院的一座独立小院。
院子相当小。只有三间正房,厢房偏厦一概欠奉,整个院子整洁而冷清,似乎已经许久没有人用过了。
那门房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一边给林慧开门,一边感慨了一句:“这院子还是当年老太爷在的时候静修用的。”
三间正房的功能很简单:一间带净室的卧室、一间只有书案没有书的书房、还有一间则是厨房。
门房推开卧室的门。示意林慧可以先休息一下,随后便指挥着两名小厮,搬来了一些新鲜的米面肉菜等物,粗粗一看。足够两三个人吃上三四天的,只有林慧一人的话,更是绰绰有余。
看来申家对一千两银子很满意嘛。招呼得如此周到。
一名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小厮留了下来——据说他会做饭。
林慧虽然很高兴此处清静无干扰,却也不怎么愿意自己下厨——不是懒。主要是浪费时间。如今的时间,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
踏正午时,《六玄神书》被几名穿着黑色劲装的人护送着,由一位不认识的老者送了过来。据说这名老者是专门负责申家祠堂的。《六玄神书》平时保管在申家在琼台的祠堂之中,这次是专门护送进京的。
林慧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千两白银虽多,可申家的底蕴更足,并不像是为了银子。那么,申老爷子做个寿,如此麻烦的将《六玄神书》弄到上眙,到底为什么呢?
别人的心思不好猜,林慧也懒得猜。
反正有书看就好了。
沐浴。
焚香。
端坐。
林慧看着面前摆着的泛黄的《六玄神书》,心跳也不禁快了几分。
医学之道,博大精深。
对于九玄针来说,六玄乃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金、木、水、火、土、阴阳。
脉络分明,相辅相成。
林慧用右手轻轻捻起《六玄神书》的封面。
翻转。
“人者,天地之精也;人之经脉者,气血之藏也。万物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人与天地合一,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熟悉的内容。熟悉的感觉。
果然,开篇纲要与九玄针法一模一样。
林慧心中微动,加快了翻动的速度,决定先将整本书大略看一遍,有个整体印象。
《六玄神书》并不厚,不过一百多页,虽然字是小楷,内容也不算多。大概翻过三分之二,情形却忽然一变。
没有文字。
其后三分之一,每一页都只有若干墨点。
墨点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有密有疏。
林慧的眼睛睁大了,盯住其中一页,半晌都没有移动视线。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这是穴位图。
每一个墨点应该对应一个穴位。
可是,墨点的深浅和大小又代表什么呢?
再有,顺序呢?哪个穴位在先,哪个穴位在后?
姿势呢?站着?坐着?躺着?
林慧站起身来,走到窗前,透过雕着梅花图案的窗格向外看去。
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在院中的残雪映衬下十分显眼。
林慧的脸上露出了笑意。这只鹦鹉有一只脚上还绕着一段红绳,估计是那位公子小姐养的吧,居然给啄断红绳偷飞出来了。
那只鹦鹉丝毫没有被抓回去的恐惧,落在地上昂首挺胸阔步而行,时而低头啄上几下,时而转头四顾好像在呼朋唤友,留下好些爪印之后,忽然扇动翅膀飞到了树上,再从树上飞去院墙上,沿着院墙的琉璃瓦走动了片刻,转眼不见了。
看了一会儿,林慧觉得心中轻松了不少,将视线从外面收回来,仍是站在窗前,远远地看着书案上翻开的书页。
关于经络穴位,到底是如何起源,是如何发现发展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文字记载。
通常提起的时候,若是需要溯及起源,都是含糊地说些类似‘经过几千年实践摸索积累’‘无数人心血的结晶’的字眼,但若是认真思考,所谓摸索积累的说法,根本说不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