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有梦想的董仲颖
如果说刘备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拨云见日,那么董卓此刻的心情也差不多了。
李儒笑眯眯地走后,董卓火速令人找出一切和伊尹、周公乃至霍光有关的典籍。
没多久,董卓女婿牛辅带着两个小弟郭汜和李傕过来拜见董卓了。
结果一进门,却见董卓居然在那里傻笑着看书!居然在看书!实力到达玄级巅峰的郭汜瞬间拔剑指着董卓,娇喝一身:“呔,何方妖人,竟敢冒充我家董公!”
董卓微一抬头,地级中期的真气瞬间释放。
郭汜只觉手一软,剑“啪”的一声就掉了下来,随即满脸震惊,她自然能识得这股气息是董卓本人。可是,董卓居然真的在看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怎么这么没规矩?”董卓训斥道,“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这里是雒阳皇城!要有规矩懂礼仪,不能让那些文武百官看轻了,丢咱们凉州人的脸!”
此言一出,别说是郭汜,就连牛辅李傕都被呛了一下。
昨天我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啊!那时你可是怼天怼地,脏话飚的让郭汜这女汉子都脸红,今天居然跟我讲规矩讲礼仪?
董卓却不管众人怪异的眼神,他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条咸鱼了,而是……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于是,董卓将自己的想法给众人说了一下。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和董卓关系最好,此刻也不禁傻眼:“明公,你要做什么……李银?”
董卓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没文化,是伊尹!”
此刻他全然忘了自己也是才听李儒说起过这个名字。干咳一身:“某家现在有了追求,既然有机会,自然要向伊尹周公一样名传千古!”
郭汜嘴角一抽,急了:“董公,那之前说好要给我们升官的事情呢?”
其实也就郭汜敢这么直接的问董卓了,毕竟她是董卓诸多部下中唯一的女性。董卓儿子死得早,女儿也早就嫁人,董卓也将郭汜视为亲女。
董卓一脸无辜的装傻:“我说了什么升官?”
“怎么这样——”郭汜和李傕对视一眼,忍不住哀嚎一声。
牛辅硬着头皮道:“明公,您都位极人臣了,可我们这些部下都还是些中郎将、校尉,这样是不是……”
董卓瞪了他一眼:“是不是什么?你们立下了什么功劳?让我怎么给你们升?我将来是要做伊尹周公那样的圣人的!任人唯亲让后人怎么看待我?”
牛辅和李傕一脸懵逼,郭汜更是差点没笑出声。你这几天的所作所为难道会给后人留下好映像吗?
不过董卓并不在意牛辅他们的想法,他此刻已经有了一个远大理想,他要朝着这个理想奋斗!
董卓把牛辅等人撵滚蛋,自己则继续苦读伊尹周公霍光等名相的传记。
第二天,看了几本传记的董卓觉得自己俨然已经是个文化人了,于是找来李儒商量。
首先是要扬名,董卓也知道最近几天的所作所为不会给世人留下好印象,但名声这东西能挽回还是要挽回的。
李儒捻须,给董卓出谋划策:“当年窦游平和陈仲举两人名动天下,诛杀宦官不成却反遭屠戮,后来朝廷剥夺了他们的一切官爵,更不许他们后人做官。董公若是能顺从天下人的愿望,替冤死的窦游平和陈仲举以及他们的党人伸冤平反,那么定可收天下士子之心!”
董卓眼睛一亮,窦武陈蕃也不过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董卓也有所耳闻,更知道他们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地位极高!于是拍掌笑道:“妙极!某家即刻便让……咳,便奏请天子,为陈蕃窦武两位老大人平反!”
“且慢!”李儒阻止道,“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会以为这是天子所为,就不会记着董公的好了!”
董卓眼睛微眯:“那你说怎么办!”
李儒露出神秘的笑容:“自然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要为陈、窦平反的,是董公!”
两天后,已经官至太尉的董卓拉着三公中的其他两人——黄琬杨彪,带着鈇锧(古时候的铡刀)大摇大摆的上朝了。
一路上人人侧目,不知道这董卓又再搞什么名堂,上了朝,董卓“昧死进谏”,请求赦免陈蕃等人,并且恢复他们的爵位,若是不允,便请求天子用鈇锧铡下他们的脑袋以谢天下。
刘辨喜出望外,差点脱口而出“那你们就去死吧!”然而董卓微微抬头,目光冷峻地看了他一眼,刘辨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这才想起,这件事,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太尉是国之栋梁,朕怎忍心呢?”
于是刘辨强忍着恶心,假模假样地安慰了董卓几句,便下旨赦免了陈蕃等人的罪,并恢复他们的一切爵位,还擢升了他们的后人为官。
至此,本来还在观望的一些趋炎附势之辈见状,立刻对董卓阿谀奉承。每日送礼的、拜访的门庭若市。
董卓对此更是自得不已。颇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感。
不过作为泥腿子出身,董卓和何进一样心里难免有些自卑,对那些有文化有名望的大儒名仕,是嫉妒加敬仰。
在李儒之前,周毖和伍琼等人就已经和董卓有了亲近之意,于是董卓又任命周毖为吏部尚书,伍琼为侍中,郑功业为尚书等等。又听说荀爽蔡邕是当代硕儒,名动天下,正好荀爽在朝为官,于是拜其为司空,又征辟蔡邕,却被蔡邕婉拒。
董卓这时正好在看蔡邕当年上奏给汉灵帝所陈述的七件事,真是真知灼见,文采斐然!这让泥腿子董卓心里大是喜欢,打定主意要让他辅助自己,而听闻蔡邕拒绝征辟,不由大发雷霆,以诛其三族为威胁,又急令州郡征蔡邕到他府内。
蔡邕当时的感觉就像“哔”了狗了,真是树大招风,无妄之灾啊!就在他准备磨磨唧唧进京的时候,收到了楚驿的一封信。
看完信件,蔡邕皱眉沉思了许久,于是令人收拾东西即刻进京。
“子璋,你难道早就预料到了?”蔡邕坐在马车上,看向颍川方向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