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西部都尉
董呈董福主仆二人商议良久,终于拿定主意,迁!
虽然觉得董羿信中所言有些危言耸听,但如今天下局势波诡云谲,谨慎一点总比疏忽大意要来的好。
也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对了,还有这封书帛。”董呈拿起手边另一封书帛,对老管家董福道:“这是羿儿给关长生的书信。”
董福看着书帛封面上‘长生吾兄亲启’几个字,却道:“老奴却是没有看出那关长生有何特异之处,却不知少爷为何对此人高看一眼。”
顿了顿,董福又道:“关长生此人性子傲慢,眼高手低,又常惹祸端,量他有何出息?”
言语间虽无不屑,却有疑惑,不明白董羿为何会如此看重关羽。
董呈闻言,哈哈一笑,道:“福叔恐怕是看走眼喽。”说着站起身来,又道:“之前我看这关长生,不说其他,单说武道境界,已有六品。他如今不过二十余,修炼的法门也仅是豢龙旁支广为流传的基础法门,能有这般能耐,已属不易。年轻人有这本事,一身傲气也是理所当然。”
说着话,将书帛递给董福,道:“遣人将这书帛送到解县去吧,既然羿儿看重此人,自有他的道理。”
董福双手接过书帛,点了点头:“少爷自董事起,就没做过不靠谱的事...老奴这便遣人将书帛送去。”
...
解县城中,临西门处,新开了一家粮铺。
店门外,关羽赤膊从马车上将一筐筐各色粮食搬进店中,一个老妇人送走客人,走到门边,一脸慈和的看着关羽,神色里满是欣慰。
“我儿累了吧,先歇歇。”
关羽重枣一般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摇头:“不累,娘你先歇着,待孩儿搬完这车粮食,再来侍奉娘亲。”
说着话,又有一面目清秀的年轻妇人端着一罐水走出来:“夫君,先喝口水歇歇。”
这是关羽的妻室胡氏。
关羽接过罐子,咕嘟嘟一饮而尽。
正此时,有人呼喊:“关长生,关长生!”
关羽连忙出门,就见一人飞奔而来。
却是邻家小哥。
那邻家小哥近的前来,从怀里掏出一封书帛递给关羽,道:“长生哥,早先问喜有人送来这封书帛,你正好不在家,我就代收了,这不,立刻给你送来了。”
关羽接过书帛,拱手道了谢,返身进店,一边打开了书帛。
关羽看着,目光逐渐凝聚,脸上略有激动之色涌现。
就有旁侧老母开口问询:“我儿,是何人书帛?”
“是董羿贤弟的书信。”关羽那双丹凤眼微微睁开,有毫光闪烁:“娘亲、金定,我关长生时来运转,飞黄腾达的机会到了!”
二妇闻言,不由齐齐一愣。胡氏连忙道:“董羿小弟说什么了?”
关羽吸了口气,道:“当初我与董羿贤弟约定,待得他在军中站稳脚跟,我便去相助于他。”
“这书信中...”胡氏反应稍快,连忙问道,脸上尽皆是探寻。
关羽点了点头,哈哈一笑,道:“如今董羿贤弟已是一军司马,手下兵马数千。”他晃了晃书帛,笑道:“这次书信于我,正是叫我前往襄助!”
老母不由道:“我儿与董氏小弟相交莫逆,如今前去,董氏小弟定然不会亏待我儿...”
两妇人闻言,皆面露喜色。
大汉帝朝武风鼎盛,民间百姓并不排斥从军打仗。相反,寻常百姓之家还视从军为最好的进身之阶。
何况关羽此去,还有人照料。
按照两妇人所想,关羽与董羿关系亲近,那前途岂非就在眼前?
关羽点了点头,却道:“虽有董羿贤弟照料,但关某也并非开后门走捷径的无耻之徒。正好凭着一身本事,堂堂正正搏出一个门楣!”
关羽的傲气,源自于骨子里。
若此去董羿要给他开后门,恐怕他打心眼里还不愿意。
此人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无疑是个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人。
母子、夫妻三人说着话,逐渐按捺下了心中激动。老母却叹了口气,开口道:“我儿此去,却不能肆意妄为,要多听听董氏小弟的话。与同僚之间,也不能目中无人,以免董氏小弟面色难看。”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我们一家,多亏了董氏小弟帮衬才有现在的好日子,长生啊,可不能做忘恩负义的小人啊!”
关羽重重的点了头:“娘,您还不知道孩儿性子吗?”
关羽祖父一辈还算有些地位家资,但到了他手中,这家道就完全衰落了。从他父亲去世起,都是以务农种地为生,饿不死,也吃不饱。
自从与董羿相识开始,这情况才逐渐好转。
董羿当初每次去关羽家中,都有礼物奉上,或是米粮,或是肉食。尤其是年前董羿前往从军之后,还特意书信回来,自家出资,以借贷的形式,帮关羽在解县开了个粮铺,这才使得关羽一家的生活完全好转。
尤其是两个月前,关羽为了朋友义气闯了祸端,若非董呈襄助,恐怕关羽要么蹲大狱,要么就逃亡去了。
因此,才有关母这么一说。
“董羿贤弟帮我太多,我无以为报,正有这身本事和一条性命,便付诸于贤弟之手!”关羽面色郑重。
然后道:“贤弟信中所言,如今他领兵屯驻于敦煌郡。这书信往来之间,已有些时日,此去若直奔敦煌,若董羿贤弟领兵行军而走,我恐扑到空出。”
说着,沉吟片刻,又道:“董羿贤弟此番从西域撤兵回来,将要常驻凉州。或是往陇西临兆为南部都尉,或是往金城临羌为西部都尉。不论是南部都尉还是西部都尉,皆要从武威穿过。娘亲、金定,我意明日启程,直奔武威前往等候。”
“这么急?”
“时间不等人。”关羽决断。
“也好,”关母道:“这是我儿的良机,万万不能错过。今晚便为我儿收拾行囊...只是我儿此去,却不知何日才能返家...”
“大丈夫在世,正要凭着一身本事建立功业。”关羽神色豪迈:“娘亲,且只管看着,等孩儿锦衣之时,荣返家乡!”
翌日一早,关羽别了老母、妻子,摸了摸尚不及七岁的儿子关平和才四岁的儿子关兴的小脑袋,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半日奔驰,关羽先到问喜直奔董羿家中,谒拜了董呈,这才往安邑而去。
......
渊泉冥泽之畔,董羿大营之中。
中军大帐,董羿召集麾下一众军候,正在商议军务。
“本司马刚刚接到军令!”
董羿目露光彩:“将军已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不日即将前往上任。至于本司马——”
董羿话音一顿,道:“帝朝诏令,我为西部都尉。”
“恭喜司马高升!”
一众军候齐齐起身道贺。
董羿摆了摆手:“将军麾下四司马,我为凉州西部都尉,屯兵金城临羌,司职监察弹压凉州西南部钟存一带的羌蛮。前军李傕司马为南部都尉,屯驻陇西临兆,司职监察弹压凉州东南部一众羌蛮。右军郭汜司马为右扶风郡都尉,屯兵陈仓。左军牛辅司马则随将军前往河东。”
“众军候听令,即日起,大军开拔,目标金城临羌。”
“喏!”
...
问喜县外,涑水畔豢龙山,豢龙氏族地。
那山顶之上,层层云雾之间,有蛟龙翻腾。蛟龙庞大的龙身若隐若现,见首不见尾,谁都不知道到底有几头。沉重的龙威覆压四方,笼罩整座豢龙山脉。
在那云层之下,山巅之上,一座古拙的大殿在云雾里若隐若现,一种缥缈出尘的味道跃然眼前,就好似仙境神殿一般。
大殿中,有宏大的声音回荡,却未有一丝传出殿外。
“玄蛟卫查知,太平道张角议定将于三月初五揭竿起事。诸位族老、各堂堂主,大乱将起,我豢龙氏此番将何去何从?”
这声音十分沉重,言语间就好似一座座大山倾倒而来,威严厚重。
“家主,我豢龙氏三千余年来秉持的策略并无疏漏。”
“出世之策么?”
“正该如此。这蝼蚁之间的争权夺利,于我豢龙氏有何干碍?凭他去罢。”
殿中一众豢龙氏高层你一言我一语,大概的意思都差不离,就是端坐看戏。就如同这三千余年来每一次改朝换代一样,冷眼旁观。
“氏族新一辈诸多子弟已各有安排,能走到哪一步,只看他们自己。只要保证新朝建立之后,朝中有我豢龙氏子弟即可,位高位卑无须在意。”
“正是。”
家主端坐上首,身影若隐若现,静默倾听。
待得众族老、堂主各自说完,殿中又安静下来,这才开口:“此番我意主动一些。氏族对从军、从政的子弟,多一些支持。”
“主动?家主的意思是?”
“氏族主体保持超然不变。但可酌情给予那些子弟一些物资上的帮助。”
“这...”
“既然是家主的意思,我等并无异议。”
“那便如此罢。”家主淡淡道:“勤务堂负责此事,须得按照各子弟的潜力,酌情给予帮助。”
“遵家主令。”
“好了,都散了吧。”
家主巍峨的身躯缓缓站了起来,庞大的威势扭曲周身空间、光线,看起来一片模糊。
片刻之后,殿中左右身影相继消失,只剩下家主静立殿上。
“哎...大世将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