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翻脸
典韦虎吼一声,整间营帐几乎为之一抖,怀抱金斧的淳于琼也是一抖。他是武将出身,对于这个黑厮的本事心里非常有数,而且听说这家伙本来就背负了杀官的罪名,若是发起横来只怕天子节钺也不放在眼里。淳于琼胆战心惊地道:“典韦,你要做什么?”
典韦愤然道:“魏延已取得张梁首级在此,他还有什么罪?”
左丰冷笑一声:“随便砍了个头就可以说是张梁首级么?杀良冒功那是要罪加一等的。”
秋明也怒了:“左公公以前见过张梁吗?怎么知道这不是张梁的首级?”
左丰继续冷笑:“秋则诚是要替魏延出头么?只可惜你自己也是死罪难逃。方才我们进黄巾中军验看了张角的尸首,张角分明是得急病而死,你却说成是死于你手,此乃欺君之罪。”
秋明大怒,看了看左丰身后的荀攸,荀攸却抬眼直望帐顶,缓缓地把头从左边摇到右边,又从右边摇到左边,看样子是叫秋明隐忍为上。
可是秋明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声道:“张角的头都掉下来了,这是哪门子的急病?你们见过这样子的急病?”
左丰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咱在宫中,曾听太医说起怪病奇症,那江东之人常有生吃鱼蟹者,颈项上布满蚂蝗之类虫属,稍一用力便颈断头折,焉知这张角不是得的这种怪病?况且等我回复天子,你猜陛下是信你还是信我?”
秋明心中一把怒火熊熊燃烧,几乎要失去理智,指着左丰大骂道:“阉狗……”左丰眼中一寒,就要招呼淳于琼动用节钺。
“住口”,皇甫嵩暴喝一声,离座向左丰行礼道:“小儿辈不知礼数,冒犯了天使,公公莫怪。”
左丰的神色立见缓和,笑道:“既是中郎大人说情,这点小小冒犯咱就不追究了。不过这魏延失期之罪、秋明欺君之罪,中郎大人有什么说法呢?”
皇甫嵩深深看了左丰一眼:“不知左公公有什么好提议?”
左丰低笑一声:“皇甫中郎是个明白人,那咱就明人不说暗话了,咱这次出京,正是为了中郎大人手里这个革囊,只要中郎把革囊给咱,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皇甫嵩哑然一笑:“原来左公公是为了此俗物烦恼,这有何难?公公只管拿去就是。”
左丰大喜,接过他递过的革囊左翻右找,忽然变了颜色:“皇甫中郎,还有几封信怎么不见了?”
皇甫嵩的脸沉了下来:“怎么,左公公连里面有些什么东西都是知道的么?”
左丰又惊又怒:“皇甫嵩,你少拿话来套咱,咱不怕实话告诉你,这些信干系重大,你最好把信痛快些交给我,不然张公公面上怕是要不好看。”
皇甫嵩森然道:“方才我倒是看到几封信,却是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正要请陛下和张公公一同参详。”
左丰大怒叫道:“皇甫嵩,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咱就治不了你吗?淳于将军,请天子节钺。”
淳于琼耀武扬威地抱着金斧往前一站,中军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皇甫嵩的决定。皇甫嵩忽然大笑起来:“当年太宗孝文皇帝趋细柳而不得入,难道我治军连周亚夫都不如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来人啊,给我将几位天使恭请出军营。”
众将都是欢声雷动,节钺这东西,当你拿回事你就是皇权,不当你拿回事,也就不过是根破斧头而已。典韦急不可耐地快步上前,一手揪住淳于琼,一手拎起左丰,好象提麻袋一般提出帐门,又象扔麻袋一般扔在地上,左丰虽然屡屡向淳于琼眼神示意,淳于琼却丝毫不敢动弹,好象只抱窝的鹌鹑。
荀攸眼前一花,发现张辽已经晃到了他面前,含笑抱拳道:“荀侍郎是自己出去还是……”荀攸连忙道:“我自己能走,自己能走。”说完,他撩起袍袖三步并作一步跑出中军帐,倒象个被发现踪迹的飞贼,引得帐里又是一阵哄笑。
看见三名钦差特使灰溜溜地收拾行装逃出了军营,邹靖等几名援军将领也立刻打道回府,有的还能先到中军打一声招呼,有的却直接拔营而走,似乎生怕再多待一刻就会沾上皇甫嵩的晦气。
随着一座又一座空营的出现,士兵们开始议论纷纷,皇甫嵩把众将全部赶出中军去平息留言提振士气,自己却一动不动地虎踞于帅座上,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夜幕降临,跳动的烛火把皇甫嵩长长的影子投到帐幕上,看上去竟有几分虚无飘渺。不知道过了多久,秋明的声音在帐外响起:“师尊,信都县令阎忠解粮到了,他说有事要求见,师尊见是不见?”
皇甫嵩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闷闷的:“阎忠?现在这个时候他还敢来见我?也算是个有胆识的,让他进来吧。”
阎忠好生整理了一番衣冠才唱名而入,秋明紧紧跟在他身后。在明亮的黑暗中,皇甫嵩的身影显得高贵而孤独,他的声音空洞得好象露水滴在石钟乳上溅起的回音一样:“阎县君这么晚了还亲自押粮过来,有心了,听说你有事要见我?可是又有人盘扣军粮?”
阎忠又正了正官帽:“不敢,下官此来非为军粮之事,实为皇甫公尔。明公可知如今形势已危?”
皇甫嵩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阎忠,阎忠再次摸了摸帽子:“钦差左丰一离开广宗,立刻假节钺通知周边郡县,备说明公轻慢天使,辱节欺君,有不臣之意,要调取三州七郡二十六县的驻军前来清剿你。”
秋明脸色大变:“竟有此事,那可怎么办?”
皇甫嵩把双掌合起立于眼前,指缘轻轻摩擦着眉心,忽然叹道:“荀公达果然好计策,我倒是错看他了。”
阎忠点头道:“不错,我适才已问过贾文和,他也道此必是荀攸之计,为的正是保全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