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林世杰
今天的见闻,让李璟感到震惊。
这只是千分之一的分量,就卖了这么多钱,那么全部卖出去,那会有多少钱。
但李璟知道,这不靠谱。
古玩的价值,就在于稀奇,如果大批量出现,人手一份,还能有那么值钱吗。
就像是人民币贬值一样,这些东西多了也会贬值,所以这种想法,也就是只能想想罢了。
一次两次可以,不会引起注意,但是多了的话,势必会引起他人的窥视。
等到捂不住了,到那时,李璟怎么解释东西的来源。
全部处理这些东西,目光还要放在任务世界。
是的,李璟打算重回任务世界,继续未完成的任务,把这些东西也一并处理。
当晚,李璟一回家,就开始穿越。
再一次降临在民国二十年沈阳,九月十九日凌晨两点。
黑漆漆的,仍然在那个巷子里,仍然在黑夜凌晨时分。
这次的任务,还是钱币,还是东北银行总行的三千万现金。
这是一笔巨款,比上次多出一倍的巨款。
系统情报显示,东北银行总行已经被关东军占领,是第二十九步兵联队下辖的一个小队,共有兵力五十多人。
东北银行被关东军占领,荷枪实弹全副武装,这个时候,无论李璟一个人再怎样做,也无法单枪匹马冲进去,带回三千万现金。
是的,李璟感觉到很为难。
系统的情报支持,是李璟全部的信息来源,除此之外,只剩下书本上的记忆,但是那些记忆很难起作用。
即使系统提供了情报,关于东北银行的位置和现状,李璟知道的很详细。
但是,李璟并不认识通往东北银行的路,这种情况下似乎只能找人问路了,但在黑夜里有谁会给李璟指路。
系统并没有导航功能,并不是地图导航软件。
即使有系统的帮忙,李璟还是觉得困难重重。
在当初回家之后,李璟就查阅资料地图,和东北银行旧址进行对比,大致知道了东北银行所在。
但是纸上的地图,再准确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李璟去实践。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李璟开始前行。
漆黑的夜里,李璟走在街道上。
大街上并没有人,若不是耳边传来枪炮声,还有头顶的月亮,这一定是个美丽宁静的夜晚。
可惜的是,偏偏事与愿违,事实非常残酷,一场战争爆发了。
李璟在走着,速度很快,转过一道道街角。
突然,李璟定住了。
在李璟眼前不久的前方,一队士兵在行军。夜色下看得不清楚,但从士兵的士气来看,应该是东北军无疑。
李璟头脑飞速的转动,看到这群士兵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下一瞬间,李璟笑了,大步流星朝着他们走过去。
啥那时,李璟身上的衣服,就变成了东北军军服,李璟变成了那名东北军少校。
李璟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惊动正在行军的士兵,他们停下脚步拿着枪,盯着走来的李璟。
“什么人?”一声吼声传来。
“你们的长官是谁?”
李璟没有回答,没有停止脚步,依旧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手枪,大声问道。
月光下,李璟走近,东北军士兵看清李璟身上的军装,还有军装上的领章,顿时愣住了。
东北军士兵一一放下枪,没人回答李璟问话,一个个垂头丧气。
“你们的长官呢?”
李璟大吼一声,队伍停下了,有的人着李璟,有的人低着头。
这时,一个少尉排长走过来,立正问好。
“长官!”
李璟没有和他废话,直接说:“带我去找你的长官,我有军务找他。”
李璟重重的说,着重突出军务两个字。
少尉心中一个激灵,连忙答应。
“是!”
部队又开始行军,李璟在队伍外走着,没多久就找到部队主官。
一名上尉连长,名叫林世杰,东北军第七旅621团一营三连上尉连长。
在那里,李璟见到了林世杰。
“上尉!为什么带着士兵逃跑?关东军来了为什么不反击?你这是当逃兵这是临阵脱逃!”
李璟盛气凌人,大声问道。
李璟先发制人,一上来就扣下一个大帽子。
作为一名少校军官,尤其是东北军司令侍从室的参谋,张学良的侍从幕僚,没有这种气势才让人感到可疑。
李璟在用着一种策略,气势上的压制,会让人不由处于下风,处于支配地位。
李璟就是用身份地位上的优势,还有气势上的压制,通过这名上尉连长,来取得这个连两百多人的指挥权。
是的,李璟打算派兵去攻打东北银行,将占领东北银行的关东军尽皆击败,夺回三千万现大洋。
因为有着系统的帮助,九一八事变情报支援,还有时代背景介绍,李璟对于九一八事变知道的非常多。
所以很多时候,李璟其实都不是在表演,而是真实地演绎。
李璟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是历史书读的并不少,九一八事变知道的并不少。而在后世中国,每个人对九一八事变都很熟悉,李璟当然也不例外。
当真正来到这个时代,李璟才感受到那份沉重。
那些举动,李璟并不是像局外人一样的表演,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从系统提供的情报,让李璟知道了以前许多不知道的事,也让李璟对九一八事变有了真实地了解。
比如,下不抵抗命令的人其实是张学良,而不是蒋中正。
比如,南京蒋中正给张学良的密令,就是抵抗击退敌军,而张学良错误估计形势,为了保存实力,一枪不放就灰溜溜入关。
比如西安事变,张学良的目的并不单纯,他当时的目的,是通过中*共的关系搭上苏联的线,增大东北军的生存空间。
还有,抗战前,民国最大的汉奸卖国贼,就是奉系军阀张作霖,而不是洪宪皇帝袁世凯。
关东军为何能在东北各地驻军,这就是张作霖与虎谋皮卖国求荣。东北与其说是张学良不抵抗丢掉的,还不如说是张作霖一步步送给日本的。
还有,三十年代奉行革命外交的南京政府,对外政策极为强硬,收租界废旧约改关税。
种种举措,西方国家忧心在华利益受损,导致改变对华态度。而日本也趁机改变温和的政策,转向强硬。
而此后九一八事变国联调查,西方国家态度暧昧,也证明了这一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