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烧死了
“咳咳~”
“你又咳嗽了。”
姜晟(chen)倒了一杯滚烫的开水递给咳嗽的这人,说:“刚刚烧开的,要不要放点儿茶叶?”这人摇头,接过水杯捧在手里,靠着床,漆黑的眸子望着小桌上的电脑,电脑里还放着美国大片电锯惊魂2。
姜晟,一个极其男性化的名字,但顶着这个名字的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女生,今年也有20岁了。父母都是刑警,本来想要个儿子来继承他们刑警这份伟大的工作,可天不遂人愿地生了个女儿,但她父母依旧还是叫了这个名字,顺带着还把她扔到了警校。
只是她骨子里天生叛逆,也就待了一年便自己把自己给弄了出来。具体怎么弄出来的,没人知道。令人感到喜剧的是,就算出来了,也还是被她那老父亲扣上了刑警这份工作的大帽子,还剪了个精简干练的齐耳碎发。
“Carefully!!!”
一声惊呼从电脑里传来,姜晟拉过一张凳子在她的床边坐下。电影正播放到:警探埃里克·马修与他年轻叛逆的儿子丹尼尔争吵后,警局呼叫他到拼图杀人狂所设计的命案现场作调查,因为他的名字被写在墙上。受害者被一个致命的铁制面罩夹住头部而死亡,面罩上标示著威尔森钢铁公司的标志,马修便召集了SWAT来到此公司的废弃工厂。
里面有一个摆放多台电脑的控制室,荧幕画面显示著许多受害者受困在一个充满毒气的屋子里,而其中一个受害者就是他的儿子丹尼尔。电脑旁边有一个计时器,标示著受害者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存活。
拼图杀人狂就在那工厂里,静静地坐在办公桌旁,因为罹患癌症,看起来非常衰虚弱。他告诉马修如果他能与他坐下来长谈,他的儿子就能安然无恙。
电锯惊魂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恐怖的悬疑片,不管是逻辑理论还是各种学科知识的运用都十分的完美,同时血腥度也是公认的排名前十的大片。
“都看过三遍了,怎么还看?”姜晟问她,忽然感觉到有凉风吹进来,转头,看见窗户打开了一条细小的缝,冷风便是从那里吹进来的。想着这人低于常人的体温,眉梢不禁蹙了起来。
现在是冬季,室内没有空调,空气里的冷气比外面还要多。这人就需要更多的被子和滚烫的热水,在冷风中待久了都能把她吹冻着,于是伸手准备去关窗户。
“听说,老字号快要歇业了。”
忽而,这人开口了,声音低沉,有些像男人的,但她确确实实是个女的。这话一出,让姜晟快要触摸到窗户的手停了下来,转而起身站到窗户边往那个方向看去。
入眼的都是雪,白茫茫的一片。这个冬季的雪很大,冬至还未过去,雪就开始下了,下了一整晚都还没停,积雪覆盖了整个城市,粘在在那些招牌上,银色的,很好看,散发着寒冷的气息,让更多人都愿意蜷缩在屋子里,找各种理由不愿出门。
然而,在这样的雪色里,一块垂挂着的红色古式招牌很不和谐的在风中摇晃,黄色的‘袁记古董行’几个字很是显眼,尤其是上面还有三个小字‘老字号’。招牌上面的积雪偶尔掉落一小撮,沙的一下就降落在地面,淹没了下面不深不浅的鞋印。鞋印只有一只,另外一只想必早已经淹没了。
姜晟这样想着,最后还是决定关上窗户一丝不留,以免把这人吹感冒了。但还是来到床边坐下,问她:“有问题?”
这人却没有回答,视线依旧定在电脑屏幕上。姜晟也看过去,此时受害者正在屋子里找寻解毒剂,他们在地下室发现留言给欧比(纵火犯)的录音带,得知欧比正是绑架他们的人。不久之後,欧比试着爬入一个火炉拿取解毒剂,触动机关而被烧死在火炉里。
看到这里,这人终于有了动静,浅浅呼出一口气,不知是不是体温过低的原因,经形成了淡白色的冰雾下沉。然后,她说:“还是烧死了。”
“这部片子本来就是这样设定的,你看过了这么多遍又不是不知道,何况……”姜晟话语一滞,目光震荡了刹那。
看了一眼这人,这人很白,并不是那种自然白,而是一种病态的苍白,但得益于那一头黑色的短发倒不是特别的明显,漆黑的瞳孔目光淡漠而平和,像是死水一般平静。
然而,姜晟的心却急躁了起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然后伸手到旁边的桌子里拿出一包烟,抽出一根叼在嘴里,却没有点燃。她还记得,这人不喜欢烟味,一丁点儿都受不了。
烟对女人来说,实在不是个好东西。偏偏的,她又是个烟瘾极重的人。因为这个,在警校没少被教官罚,但她还是喜欢抽烟。也就在这个人的面前才会收敛些许,实在忍不住,便走到走廊上去抽,抽完了,也要漱完口再进来,免得这人闻到烟味难受。
一个楼层的学生知道了还笑说她护崽,她也没去反驳,随她们怎么说,只要这人不难受就行。
嗅着烟里面那让人上瘾的尼古丁的味道,姜晟问:“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嗡——
没等到这人的回答,却等来了手机的振动。
姜晟拿下烟,伸手从衣服口袋里摸出手机接听,“嗯,是我……我现在学校里……什么!……我明白了,一会儿就过来……嗯,开到学校后门吧,只能从那儿走……明白了,我准备一下。”
挂掉电话,姜晟抬头看向这人,这人还是一脸的淡漠,仿佛全世界都漠不关心的样子。姜晟知道,这人又陷入思考模式了,看逻辑性强的电影书籍然后去深思逻辑性的对与否已经是这人的习惯,从小时候就这样。
再次将烟叼进嘴里,吸了一口那浸入骨子里的味道,说:“后街有人被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