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 身虽已殆,精神永存。
0371身虽已殆,精神永存。
王亮只了解大概的经过,对于确切的情形,他不知道:“在十一连连长杨星春带领下的小分队从西端向险区前进,试图同营副教导员李显文汇合的时候,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
特大山崩爆发了。
李显文、杨星春等十名在险区内的官兵壮烈牺牲。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走完自己最后的生命历程的。
在险区内,他们到丢经历了些什么。
我们只知道,他们献出了自己壮丽的青春。
十位英雄长眠于川藏公路,他们的精神也闪耀在千里川藏线上。
一九六七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
当人们正深受那场大风波影响,迷失掉方向的时候。
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了能够把物资运上去,为了能够打开一条通道,他们,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为什么每每提及这些事情的时候王亮就感慨颇多?
营副教导员。
放在二零一八年的今天,这没什么。
在很多人眼中,这连个官都算不上。
就这个级别,转业安置一下恐怕连副主任科员都费劲。
但在一九六七年,营副指导员、连长、副连长、副指导员、排长、班长,哪怕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都会备受敬重。
那是一个无比崇军拥军的年代。
无可比拟。
家中有一位军人,那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
不知道为何,王亮总是对那时候的事情记得特别清楚。
川藏线上十英雄牺牲一个月后,我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岸舰导弹,首发点火发射成功了。
川藏线上十英雄牺牲两个月后,我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109丙研制成功,字长四十八位,平均运算速度每秒十一点五万次;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或许,这就是特殊的历史情结吧。
1977年,川藏线进行大范围改造,由三级路面升级为六级路面。
1978年,川藏线改造因为缺乏资金而停滞,路况日趋恶化。
1979到1984年间,年平均断通时间长达一百六十四天。
1985到1992年间,年平均断通时间一百八十天,川藏线基本瘫痪。
1996年,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组建,但还是因为经费不足以支持路面修复。
有多人人为了这条路奉献了青春和生命。
王亮记得,祖国记得。
王亮道:“武警交通一总队四支队,这是武警交通部队历史上第一支以养护保通为主要任务的部队,他们负责守护着川藏线环境最艰苦、海拔最高的八百公里路段。从川藏交界的竹巴笼到林芝境内的东久乡。”
“那里,塌方、雪崩和泥石流发生最为频繁。其中然乌沟雪崩、冷曲河滑塌等堪称世界地质灾害之最!但在四支队官兵们的精心养护下,这段公路从原来每年不足六个月的通车时间提高到现在的十一个月!”
川藏线全线一共有两百零九个道班、工区一共有三千三百名公路养护职工。
这条公路通车四十多年,基本上没有大修过,但到现在仍然能保持通车,在世界筑路史上堪称奇迹。
王亮到过那里,了解道班工人们的情况。
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冬天,只能靠化冰取水。
夏天,水害阻断大陆,只能靠盐和辣椒拌饭下肚充饥。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默默的奉献。
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抢险救灾,维护公路顺利畅通。
有一座巨大的石碑,坐落在西藏拉萨的市南,拉萨河畔。
王亮道:“那是在一九八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为了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三十周年,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而建立的,我还记得石碑上的碑文。”
【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东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宁,动工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两路全长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时通车拉萨。】
【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
碑文简单明了,用最朴实的文字说明了世界屋脊的自然特点。
【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
【五易寒暑,艰苦卓绝。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三十年来,国家投以巨资,两路几经改建。青藏公路建成沥青路面。高原公路,亘古奇迹。四海闻名,五州赞叹。】
不容分裂,友谊,天长地久。
英烈,万古长青。
【巍巍高原,两路贯通。北京拉萨,紧密相连。兄弟情谊,亲密无间。】
【全藏公路四通八达,经济文化繁盛,城乡面貌改观。藏汉同胞,歌舞翩跹,颂之为”彩虹”,誉之为”金桥”。新西藏前程似锦,各族人民携手向前。】
【值此两路通车三十周年,感激中央,缅怀英烈,立石拉萨,永志纪念。】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立】
【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藏历十六绕回阳木鼠年十一月三十日】
评论区。
“当被代入到那个年代中去,尝试着去用那个年代的思维方式去了解那段历史的时候,心中不免波涛汹涌。千言万语,如鲠在喉。感恩、感谢!”
“缅怀先烈,向英雄致敬。身虽已殆,精神永存。”
“这才是该被人们记住和感恩的。”
“十一万官兵和群众用双手和近似于原始的工具凿岩断石修坡筑路,在整个川藏线筑路工程中,近四千名官兵把血肉之躯奉献给这条英雄之路,平均每一公里深埋着一点五名英烈的尸骨!何其壮哉!敬礼!”
“英勇的十八军指战员!伟大的老西藏精神。”
“谱写了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
“都是英雄!”
“为了西南边防的稳定和发展,一代代川藏线人用生的艰辛、死的壮烈托起了这条生死线,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默默驻守着这条国防运输线。”
“他们活着没享一天福,牺牲后还要为祖国守边防,我才付出了多少?想想牺牲的战友们,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已经不单单是王亮为年轻的汽车兵们做的一次思想政治工作了。
在这一刻,数百万的中国人民知道了他们,知道了他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不再孤独。
【PS:川藏线上十英雄:营副教导员李显文,连长杨星春,副连长陈洪光,副指导员程德凤、谭仁贵,排长曲月伦,班长杨庆忠、李荣昌,战士陈昌元、李兴富。1968年11月14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李显文等十名官兵‘无限忠于***的川藏线上十英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在后来五十年的时间里,行经烈士纪念碑的物资部队都会用鸣笛的方式向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