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遇仙桥下仙迹再现
目前这等酒质,只提供给几位老人家与夫人们,就是李之自己,之前也极少舍得饮用。
不过,无涯界一行,采集到太多如今世界所没有的果子,而且是灵气环境下的产物,由它们来酿制的猴儿酒可就高级了太多。
在李之于外间奔忙之时,秘境内的孙思邈就担负起大批量酿制的工作,再有庞啼一旁帮助,眼下这样的酒质可是足足有上万斤。
不多时,一众老人来到,江陇感慨道:“还是多亏了你啊,才有的江家如今兴旺!”
老明王笑着接言:“正文,你猜猜江家的酒楼,每月有多少收成?”
“总有个三、四百两吧?”
李之也是极有兴趣知道,毕竟他与江家感情很深,不亚于东诸山的颛孙世家。
但这座酒楼建在深山外缘,绝少会有人迹经过,他嘴里的数目,已经是多说了。
江陇哈哈大笑:“平均下来每月也有个两千两二三,你只猜出个零头!”
“有这么多?”李之的语气里充满了惊讶。
“可不就有这些,别忘了他们可没有地方解决吃喝,还有更指望着江家给梳理与天机阁的关系呢!”
李之想想也是,以目前二十几家势力长久驻留来看,各自另带有随从若干,再加上临时来到者,日常留宿客人就有个百十号了。
江陇接着道:“这还是承弼道长近段时期不在,一经消息传出,会有更多人赶来!”
“安全问题呢?有些修炼这可是嚣张得很!”李之不无担心地问起。
“没有问题,不仅有李瑜将军派来的十几名禁兵宿卫常年驻守,老君殿与天机阁也另有人员派护。而且江家也有四人在天机阁修炼,你二舅的老大,已经是三级狩猎师了!”
二舅是江城,大儿子江满囤今年十九岁,早先就有一级狩猎师的实力,之前江家唯一的修炼者。
他的体质只能算是一般,所以李之只送出了一部分丹药,并未刻意指点。
“我们江家与华清宫御膳堂的生意如何?”
“有李邵、李瑜二位将军的帮衬,一年总有个几千两收益,甚至咱们家的铁器也开始供给了。不过他们的需求量很大,一家铁匠铺可做不下来,被我分给了附近作坊一些!”
“再加上与正清文绮堂的生意,江家每年也有个万两收入了吧?”
“去年我算了下,是一万六千余两,还没算上零星收到的金子!”
“哈哈!”李之乐道,“这比长安城一些大世家的年收益还要多些!”
老祖宗笑着插言:“比之东诸山也强上些,怪不得他外公这般喜兴!”
老明王道:“这样下去个几年,江家足以成为一个大世家,族中的小辈们,可是要早些送到城中读书,说不定日后会出现几位可用之才!”
“瑜然她母亲已经在张罗了,明王府的老大家的也在跟着忙活!”江陇言道。
他所说的老大是明王府的三代长子李昱李方伦,从二品中书侍郎,职掌诏命,其地位堪当当朝宰相,没有多少实权。
在高宗去世后,就调往国子监任教,那里可是大唐教育的主管机构和最高学府,找他正合适。
众人的话题当然不会就这样平淡下去。
忽然间,江陇提出一问:“正文,你可还记得骊山故事里的与遇仙桥事件?”
李之心神一动,隐觉老爷子话路有话。
遇仙桥事件,他当然还记得,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骊山深处的,某架桥由此名“遇仙桥”。
临潼县为五年前才有的名称,之前被叫做昭应县,昭应之所以被改为临潼,就与此次事件密切相关。
此事后来被证实,所谓得仙人指教实乃个人杜撰,这一系列闹剧的发起者,就是当年时任昭应县丞的王品。
据说是那位考生莫翁谷的远房长辈,又得了其重礼供奉,这才想出如此大逆不道,却又稀奇古怪一出好戏。
只因由他所发起的遇仙一事当时轰动很大,并因此被皇家赐名为昭应,出自于“盖至孝感天神,昭应如此”。
更因此引来高宗圣诏御意,在那间位置修筑一座遇仙桥。
遇仙桥因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莫翁谷因此事而改名就是其出处,对外声称感念仙人指教之恩。
莫翁谷是最直接受益者,一度被提拔为尚书省员外郎,并曾有短暂翰林学士经历。
不料想,有有心人远去陇西寻找莫翁谷家乡,才意外得知其有一名远亲就是王品。
因此此事最终败露,而考生本人也无真材实料,故而惹怒一些朝廷内热络于此事宣扬之人。
最终因此次事件被戳穿为一场笑话,莫翁谷从此下落不明,其始作俑者王品,因此事而投河自尽,不然会连累更多人。
但此人临死前所贪银子,被他自己一路散弃,临至那条自尽河边也正好散尽,据眼见者闻听,此人投河前高呼:仙凡路隔,作茧自缚!
对于这个故事,当时李之是确信无疑的,至少根据作茧自缚这句成语的来处,他对事件本身仍留有疑问,却对那人投河前高呼之辞深以为然。
他以为,编故事的人,不见得会有精炼出新成语的能力。
因为当时此事事关皇家尊严,被勒令严谨流传的,直到百年后的白居易的一首诗,才真正将这句成语广泛流传开来: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李之甚至个人猜念过,这位诗王以写出大量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并希望以此补察时政而著名,会不会原诗句里,就存在着隐讽此次事件之意?
那次事件实际上,在当时任昭应县一个小小的县衙小吏,根据他对王品的了解,对此事件有他自己的怀疑之处。
而当时讲述的那人叫做谷西绣,他当时就任尚书吏部考功司考功令史,深知当年的科举考试难度非常之大。
很多士子毕生应考都考不上,当时有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法,可见科举考试之难。
科举考试难度太大,所以很多人考到白发苍苍都不能中举,这就是“赚得英雄尽白头”一句最真实由来。
既然科考如此之难,无真材实料的那名考生又怎能高中,继而更有入职翰林学士经历?
因为在谷西绣看来,能当年通过科考并被翰林院录取者,只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为那人有真才实学,且能以新员身份得以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再有三六九等之别,也是专门伎艺人员,那可是专为皇帝召集一批作为私人参谋的文士,以备顾问之用。
二为确实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一事为既成事实,或许仙人身份有待考究,但承蒙贵人相助不可泯灭,当然这一点难以理喻,也无从考证。
在他看来,根据他对莫翁谷数面之识的认知了解,反而是第二条愈发匪夷所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之至今犹记得,当时说这话的谷西绣言语之间的语气,像是怀着忌讳莫名,话题到他嘴里就截然而止了。
事后,杨高澹曾向李之提起,谭师傅的老家就在陇西。
根据杨高澹的问起,谭师傅直白告诉他,陇西每与突厥或吐蕃一战之后,就等于在当地重建构防工事,哪里还有什么原住民不知死活,仍牢牢守护着一方祖地苟活?
而且但凡战事一起,入侵敌匪的各等扰劫就会延绵不绝。
他所在的路王村老家,已是远离边陲重镇上百里,全村二百三十余口仍被洗劫一空,除他之外均被屠戮殆尽,那里何来究其那名考生具体由来一说?
因此杨高澹认为,是朝廷某些人,有意在遮掩什么得仙人指教一说。
再结合高宗仍坚持将那座桥遇仙桥御赐名号,于是李之与杨高澹均隐隐觉得,得仙人指教事出有因,绝非事先刻意编造。
至于王县丞则是被推出来的替死鬼,或许是想借以掩饰或平息朝廷内外不和谐之音。
此时的李之仍不知,时隔十几年后的唐中宗复辟之日,高宗留给他的一道御旨,道明了其中一切。
也算是对于他帮助李姓皇族所做贡献的最后一次赏赐,令他从中受益,惠至终生。
“不是经过验证,确为人为编撰?外公因何又提及此事?”
因一直怀疑内有蹊跷,李之还是禁不住惊奇地问道。
江陇的语气一下子变得相当神秘,甚至故作姿态地四下旁顾了一番:
“这是因为上月里又有人称,石翁谷中再一次有仙人踪迹出现!”
尽管老爷子的神态,引来李之几乎要呵呵生笑,但想想其中牵连,深知之前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之巨大。
江陇又是当年王品手下一名小吏,又怎会不知此类流言会犯了某些人的忌讳?
所以老人家绝不会妄自开口,其中必有玄机。
联想到此处,李之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果然,江陇不等他再次开口,已在紧接道出:
“此次望见仙人踪迹者不是旁人,就是瑜然的四舅江洪!这件事我连家人都不曾提起,目前只有你四舅与我,还有他三人知晓!”
江陇手指指处,正是羡风主持。
随着如此慢慢道出,李之及在场人,也了然了其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