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与庞士元踢皮球!
荀攸心思很细,席间将注意事项向张靖、熙影两人分说明白,订好熙影进宫时间,这才与张靖两人痛饮一番。荀攸心里含着气,不停让熙影敬张靖酒,只至张靖喝得有八分醉意,这才放张靖回府。
张靖劳累一天,又饮了不少酒,回府后沉沉睡去。次日一早,张靖先练吐纳,又练了会拳剑,这才去吃早饭。饭罢正要去宫中,门外来人来报,道:“庞统大人来访。”
庞统与历史上不同,没有凤雏的大名,也没有经受求官不得的窘迫,学成以后就被姜述征辟。姜述时任大将军兼任丞相,庞统最初任相府门下吏,历任丞相少史、东曹椽、丞相史、丞相征事、丞相长史。姜述攻伐幽、并、凉三州,郭嘉、庞统随军参谋,立下不少功劳。其后讨伐袁术,庞统担任中路军主将,太史慈在东,何苗在西,三路大军半年内平了袁术。战后庞统一直在豫州任上,先是担任豫州刺史兼任兵曹,不久卸下兵曹一职专心行政。
法正、庞统、刘晔、鲁肃等地方大员,皆是姜述近臣出身,诸人史上皆是名臣,到任以后,绩考皆优,姜述识人之名也因此冠绝天下。诸州刺史绩考,以青州刺史荀彧为最优,无论才德政绩官声皆让人称道,青州是大齐心腹重地,又有东莱经济特区,姜述数次欲调荀彧入朝,皆因无合适人选接替作罢。荀彧因为政绩卓越,按照朝廷绩考规定,职级早已升为一品,虽是一州刺史,但与贾诩、郭嘉两人品级相同。荀彧以外,政绩再优者,要数鲁肃、庞统,两人目前职级为二品,与九卿品级相同。
张靖即使身为皇子,遇上庞统这位老资历的地方重臣,也要格外尊重。张靖命人大开中门,整理衣装亲自出门迎接,见了庞统躬身为礼,口称叔父,礼请庞统先行。
庞统身材短小,相貌丑陋,少年时常受别人嘲笑,十分看重面子。庞统跟随姜述多年,张靖十分熟悉他的行事好恶,做出这般姿态并非存心笼络,只是不想因此得罪庞统。
张靖少年老成,待人接物十分自然,让庞统感觉如沐春风。庞统路上与张靖寒暄,表面询问院内布置,实际在考评张靖的言谈举止,等到两人在客堂落座,庞统不由暗自赞好。张靖自从出门相迎,至客厅落座,所行礼数十分周到,言谈举止异常贴切,神态不卑不亢,竟无一句失言,也无一处失礼。以小小年纪能够如此圆润,庞统并未想起何人能与张靖比肩,即使姜述当初也未必做到,庞统对张靖开始重视起来。
张靖与张角合魂,与姜述合魂还不一样,中年大叔当年穿越,并不了解汉时礼法,张角人生阅历何等丰富?见识多么渊博?其他方面可能比不上姜述,但在待人接物等礼节方面,张靖比姜述要强得多。
庞统心中暗自点头,暗道四皇子并非外界传言只是武勇仗义,只看这待人接物,应是心有丘壑之人。庞统此来是为了堂妹婚事,却未立即说出口,而是打个哈哈,道:“这次进京述职,昨天午后忙完公事,就想来拜访四皇子,听说你昨日故事,料想你不得空,所以一早前来打扰。”
张靖摸了摸鼻子,脑子急转,庞统不谈婚事,扯这些话题肯定另有深意,一时摸不透庞统意思,也打个哈哈,道:“我行事鲁莽,是有名的惹祸精,昨日惹了祸,还未来得及去给父皇、母妃请罪,心中忐忑得很。叔父足智多谋,今日来得正好,正好请教免除训斥之法。”
庞统本想探探张靖的底,但听张靖声色不动,将皮球踢回来不说,还给出了道难道。张靖请教这事,若是庞统推辞不说,不免让人看轻,若给张靖出了计谋,一旦宣扬出去,便会无风起浪,被动地搅入皇家之事,实是不智之举。庞统眉头微皱,笑道:“荀家诸杰皆是当世智者,与四皇子往来甚密,何必舍近求远?”
庞统这话说得十分巧妙,将话题踢了出去,顺便转到这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上。张靖摸了摸鼻子,心中不由暗叹,父皇提拔重用的这几位大佬,人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张靖道:“叔父可别提这事,现在外面都在传我与文若伯父家影儿的事,其实没有这回事,只是与师兄弟聚会,看他们都带了女友,不得不寻个人充面子。此事有些胡闹,父皇今日定会训斥我,何况我心中早有所属,却不是影儿。”
庞统见张靖回答滴水不漏,既否定了联姻之事,又不避讳与荀家女的亲近,让庞统有些捉摸不透。两人就着这个话题,又聊了一会,庞统对张靖的才情心智已是认可,心中忽然生出一个想法,皆说流言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以张靖这份才情,姜述真能将他排除在储君争夺者之外?即使张靖与熙影现在还没有婚约,但张靖与荀家亲近已是确定无疑,姜述若对黄巾系与荀家联合毫无异议,是否代表张靖可能归宗成为储君?
皇室夺储有史以来最是残酷,从史书上略知一二,一旦站错队,轻则永不叙用,重则抄家灭族。若非十分亲近的关系,智者都会远离夺储事件,即使不得不参与夺嫡之争,也会提前准备好退路。
庞统近年数次升任皆写表请辞,主要原因就是担心牵连夺储之争,所以远离朝堂,置身事外。庞统前期得了张靖书信,见与刘中联姻,心中就生忧虑,不为别的原因,只因刘中身份特殊,原是旧朝皇帝。庞统熟读史书,清楚亡国之君难有善终者,这次借着述职之便回京,其实是来京城探听风声,判断与刘中联姻是否会遗祸家族。
庞统原是姜述近臣,最熟悉姜述性情,知晓姜述若是在位,刘中定会无忧,庞统最担心的是新君即位以后,所以庞统此次来京的主要目的,就是探听诸皇子行事举止,判断诸子继位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变故。